应用型大学类型边界与标准研究
2016-03-19陈恒敏
陈恒敏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应用型大学类型边界与标准研究
陈恒敏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361005)
摘要:应用型大学是一种新的高校类型。清晰界定应用型大学的概念特征、发展方向、类型边界,将有助于完善多元发展目标和产教融合导向的应用型大学体系,明确其发展路径。本研究在师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应用型大学的标准进行了探讨,为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类型边界;体系标准
在工业信息文明日益发展、科技创新产业不断成熟与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一社会基本需求需要高等教育体系的反馈、呼应和支持,以培养、教育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宗旨的应用型大学应运而生。究其根源和历史背景,应用型大学在我国当代教育领域中仍然属于一种全新的高校类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要走出一条独立、成熟,且符合国情的应用型大学发展道路,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亟需在理论上明确应用型大学的类型边界并厘清其办学标准。对此问题的相关调查和研究,对于我国应用型大学的体系构建和标准设立,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的结构改革和体制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应用型大学的类型边界
(一)应用型大学的特征分析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同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的职能作用等方面有相似性,并具备高等教育属性。高等教育是受教育者在完整地接受了中等教育之后开展的更高层次的教育类型。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层次上,着眼于培养并训练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大学需具备一定的原创性技术研究能力,强调科研成果转化并落实应用研发职能。在办学上还应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区域发展。在科学技术文化继承与创新方面,担负起代际传承并对知识和文化的相关特点和内容进行扬弃的职责与作用。
具体来看,在教学方面,应用型大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培养高层次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同研究型大学培养具有开创性、探索性、领军能力的高精尖一流人才,以及职业技术院校培养面向一线、具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的定位互为补充,构成较为完整的高教育人体系。其次是以研发型为主、实施型为辅来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1],此目标定位突出体现了社会的人才需求在高等教育层面的落实和实现。而就人才的高端性而言,人文情怀、科学意识、道德伦理观念、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等同样是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科研方面,应用型大学应具备一定的原创性技术研发能力。诚然,应用型大学强调应用,并十分讲求实用性及技术性。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环境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开展更具开拓性、原创性的科研工作,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与职责。较强的科研能力本身也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反过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此外,科研能力的做强做大是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职业技术院校“能上能下”、互通有无的重要对接窗口和交流途径。在面向地方的办学维度上,技术创业和技术型科研活动也是应用型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应用型大学的研究应更进一步强调实用性、功能性,更为“接地气”,与其发展定位、资源投入、办学特点等相适应、相匹配。
在社会合作及服务方面,应用型大学的协同合作办学应预留多方对接窗口,并同产业发展的各部门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满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需要。这里的协同合作是指应用型大学融合多种社会资源办学的特点,可资参照与借鉴的模式有产、学、研一体化协作,校企深度共享合作,县校交互对接发展等,其共同点是将学界、商界、业界以及行业、地方等各类资源融汇在办学实践当中并取得多方效益。协同合作将有利于更好地挖掘技术资源并深入开发人力资源,将本地区人才红利和资源优势更好地予以充分发挥。这些模式并非可有可无或处于从属地位,而是应用型大学自身办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加以配合和运用。要将各方面社会资源同应用型大学协作发展的方式更加深入地贯彻到大学自身的发展中,从而成为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与特色。
(二)应用型大学的概念类型差异
高校分类是一个在理论上及实践中都极富挑战的操作性难题。高校分类有两条基本路径,其一是基于经验体系的分类学研究范式,其二是基于概念体系的类型学研究范式[2]。二者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应然与实然、先验与经验的不同。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历程而言,应用型高等学校这一概念体系属舶来品,其实践和操作在本土已有先例,故而可视为某种概念上先验的、却又经验性地融合了已有发展历程的混合产物。在名与实之间,“应用型大学”这一概念因此产生了种种差异。
目前,理论界对于应用型大学的概念范围和内容体系的讨论方兴未艾,且对于应用型大学与其他相应的名称,如“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应用职业大学”、“应用技术类大学”、“应用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应用技术型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本科院校”等之间的区分和差异还存有较大争议。从理论根源而言,应用型大学概念在早期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实践教学尝试中屡被提及,并逐渐为教育理论界和地方院校所接受、认知和研究。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所形成的“应用技术大学”概念体系,则从国际普适性、国家本土性、地方特色性以及院校协调性等角度出发,对应用型高校进行了更为细化的类型规范和定性,从而使得地方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具备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指向和概念结构。
无论“应用型大学”还是“应用技术大学”,抑或其他关于应用型高等教育院校的名称概念,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一种新型的应用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其教育主旨在于培养学生成为高端应用技术性人才,并具备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意识、专业与道德全面养成的素质、基础与创新共同推进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工业、制造业、服务业、高新产业、创新型研发部门等一系列实体和虚拟经济体对应用能力型人才所提出的数量及质量要求。而“应用型大学”在诸多概念体系中,具备总领性和概括性的概念特征,不仅包含了其他某类细节性或指定性概念类型,同时也拓展了应用型高等教育院校的指标和概念范围。因而,可以用“应用型大学”来作为对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和院校发展的总体指代和概念指征。
(三)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方向
应用型大学应首先立足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产业结构、区位特质及资源条件,从内生驱动和外部推动两个方面协同推进,在深刻了解并梳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办学传统以及可资利用的办学资源基础上,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要以实践为办学导向,直接面向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界、职业界建立紧密联系,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开发创新能力[3]。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其综合发展方向:
1.基础扎实、多元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大学应着力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4]。在夯实基础的基本前提下,打造具有多种能力、差异化发展方向、符合受教育者个性发展及人格养成特征的培养模式,从而培养更多厚基础、宽口径、多路径、广方向的各类人才。
2.本科为主、深化拓展的办学层次: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应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同时对更高层次类型适当统筹兼顾。在学校本科办学基础扎实、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前提下,可尝试往更高办学层次开展科学研究及创新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延伸人才培养链,适量发展专业型硕士层次教育,甚至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挖掘出对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具有较高造诣并可资成为应用型大学师资储备力量的高级人才。不同类型的应用型大学在办学层次定位上应当重点突出、有所选择。
3.以点带面、成片发展的学科专业方向:应用型大学应结合自身优势并以对接地方行业产业链为引领,大力培植、夯实部分优势专业及优势学科,进而从单个专业出发,以点代面使各个相关专业的关联性加强,全面带动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并促进优势学科、前沿学科及交叉学科建设统筹管理、协同推进。专业群建设需以人才培养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从顶层设计上布局发展方向,以此明确应用型大学自身的学科定位及优势特长,推动文、理、工、医、农等学科门类的协调发展。
4.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区域合作方向:应用型大学具有更深刻的应用与实践品格。不同于研究型大学面向全国、探索前沿的发展方向,也不同于职业技术院校立足微观县域、对接县域本地行业的精致化、本土化策略,应用型大学应整合自身发展优势并同本区域的前沿产业、急需行业、重大项目、人才急需相对接,在微观层面的“县域经济”与宏观层面的“大经济”的中间地带寻求社会服务的角色定位。此外,应用型大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应发挥院校主体能动性及高等学府的前瞻性、先导性和智力优势,结合实际主动探索、建构并引领本地区社会经济的新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优化提升。
(四)应用型大学的边界设置
应用型大学应当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明确自身发展边界。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分为三种类型: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多科性或单科性的专业型大学或学院,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多科性或单科性的职业技术院校,以各行各业实用性知识为主,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5]。三种类型中,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多科性或单科性大学或学院即是应用型大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历程中,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以其较为长久的理论研究、办学实践和较为成熟的发展路径,已构成高等教育体系的双稳态结构[6],二者互补性强、针对性明显,人才培养异质性显著。在双稳态结构中存在的裂隙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应用型大学可以发展的空间。一般来说,应用型大学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7]。在三种层次的办学主体共同存在、错位发展这一格局之下,不同院校不可千校一面、盯准一种模式,应当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并走分类发展之路。因此,应用型大学要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定位及边界设置,不可一味向研究型大学看齐且盲目贪大求全,罔顾实际地追求过高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目标。当然也不可仅仅满足于点到为止、“够用即可”,应以培养就业对口的学生为己任。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唯有相互补充完善、借位竞争发展、多元优势并举,并在自身边界内明确资源配置、落实发挥专长,方能构筑不同高等教育主体和谐发展的完整格局。
应用型大学还应注意高等教育体系外部的边界限制并注重同外界资源的良性互动。应用型大学需要与业界建立紧密联系,构筑高知识、高技能人才同业界的双向沟通机制。这种机制对人才的输送既包括学生的输送也包括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输送,是一种双向多元互惠格局。由于应用型大学在校地合作及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位置,其办学格局、办学姿态势必是开放的、多元的、包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型大学仅仅是业界的后备学校或者就业培训中心。应用型大学始终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部分,是一个办学主体,对外窗口的开放并不意味着其主体地位的丧失或自身特色的完全消失,反而增强和巩固了应用型大学在教育领域内部和社会产业外延的双层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业界资源在应用型大学发展中是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甚至可以成为现代大学治理的深度参与方、合作者与利益共享者,但这种介入始终应以大学为主体。应用型大学要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办学意识和基本原则。此外,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与外界资源的互动中,应用型大学的“服务”面向并不等同于跟随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后亦步亦趋。应用型大学应保持办学上的能动性、主动性,在校地合作中发挥智力及技术上的先导优势,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意见并以之引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应用型大学的标准确立
(一)师资建设标准
教师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其需要一支师德高尚、技术实践及业务水平精湛、教学功底深厚、拥有较高教学热情的教师队伍。围绕此目标,应用型大学应以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构建的重要标准,推动形成高校与企业、行业部门等联合选拔、培养教师的途径,让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的理论实践并举型优秀人才进入大学校园,增强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
达成此标准,首先要明确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的特点。由于我国《教师法》、《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及规定的相继出台,高校对于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有了切实要求。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学位授予数量不断增加,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后的回国任教人员也与日俱增,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逐步提高[8]。然而,应用型大学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理论能力、研究能力极为看重,而应用型大学则特别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培养人才目标以及科研要求的不同决定了后者不能完全模仿前者。但在现实中,相当数量的应用型大学存在着照搬研究型大学师资配备模式的状况。这种倾向是一些应用型大学还未发展成熟、不具有独立发展模式的表现,亟需引起多方重视并大力倡导、深度变革。
其次,政府以及应用型大学要合理设置激励机制。通过培训、交流、引进等手段促进教师队伍的协同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更高的办学层次上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后备军。
其三,师资队伍建设应特别强调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强调协同合作。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需要不同学科、专业、团队力量的协同创新。因此,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强调教师队伍的协同性、合作能力、团队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9],同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科学研究标准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研究型大学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型大学就不能或不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应用型大学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有利于在实践技术研发等领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 为行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跳出封闭性的教育体系,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5]。对应用型大学而言,应特别注重强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转化的时间长短、成功与否是科研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在发展路径上,应用型大学的科学研究要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资源及平台优势,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应用型大学的科研是应用型研发,应鼓励科研人员结合学校办学资源申请合适的科研项目。在校企合作当中,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技术优势同企业等业界需求相对接。在人才培养中,结合应用型大学的教学目标,以项目为引领,落实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科学创新。在校地合作当中,经过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掌握和了解,找准需求和发展方向,以科研工作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持。
在评价体系上,应用型大学应着力于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出适合自身科研工作发展的管理方式。应用型大学的科研氛围不如研究型大学。教师除了基本的教学工作外,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线参与者,还需要通过同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10]。在教师工作量较大、科研积极性不高的客观情况下,应当创新应用型大学的科研管理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好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应用型大学要自觉推动制度转型,培育制定符合实际的科研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不宜盲目照搬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模式。由于工程技术较为强调成果转化及实践应用,且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唯理论至上、以论文为主要评判标准的科研绩效考核方式需按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予以改革。对一些周期较长的大型技术项目而言,短期考察无法较为全面或综合的反映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参与程度以及成果价值,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具体和长期的跟踪分析和调研。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科研成果表现方式往往大相径庭,应用型大学要结合各自学科专业特点研究出独具特色且切实有效的差异化评价体系机制,不能以一套体系去套用所有的学校、学科和专业。
(三)人才培养标准
培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并举、开创性与熟练型同在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培养人才标准的目的。“应用型”大学的核心要义就在于技能和实用,为此应当致力于培养业务水平精湛、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强、技术熟练的高级人才,优秀人才还应当具备领导、组织、顾问等较高层次的应用能力,不仅能够掌握基本技能,还能够处理、解决甚至研发出更为便捷、高效、节约的技术路径与方法。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转变期,就业市场出现了部分结构性滞胀困局。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规格是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扎实的学科基础以及具备充分自学能力的毕业生,同时还需要向更高级的院校、机构等输送人才。职业技术院校是直接面向一线工作单位输送人才,其培养模式重视应用性而探索性不足,强调动手能力而理论功底不足,学生在知识更新、技术创新等能力上不占优势,高级实践型、技术型人才供应乏力。由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外溢以及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的自身局限性,导致就业市场对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产生供求错位,从而引起结构性困局,这恰恰需要应用型大学培养优质人才的填充。应用型大学强调校企融合,企业一线的培养锻炼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更新需求相对接,处在多方社会资源交流互惠地带,培养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理论水平高级应用人才可谓占据天时地利。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具有探索性、创新型品格的优秀人才更能经受就业市场的严峻考验。
此外,应用型大学在培养人才时需要强调对学生人文情怀的教育与培养,不能片面强化工程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忽略了人文教育。一流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流的艺术家,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形成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培养。不能将应用型大学同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等教育理念及教育传统割裂开。人文情怀是孵化优良社会文化环境、锻造优质人才的重要窗口,人文情怀的培养不但是对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及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修养的强化,同时也是有效启迪思维、促进科学技术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对全社会爱国、明理、诚信、敬业等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普遍形成同样很有帮助。
(四)课程设置标准
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要与其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专业能力体系的构建逻辑是: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实践能力与方法能力,与之对应并优化的课程体系可以涵盖: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与方法课程(课程、模块与环节)等[4]。
首先,对于核心专业能力素质的提高,应用型大学应依托于不同的专业和系科,融汇行业标准、学科标准、课程标准,以应用性和实践性理念引领理论课教学。学校可引进业界资源参与大纲编写、教材编订、课程准备工作等,从而使得课程这一结构复杂的系统趋于优化合理。在课程设置中要突出表现应用型理论知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重视对当前重大科技成果和前沿领域技术创新的推介及涵盖,这就从教学内容上促使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具备更强的专业敏锐度和与时俱进的开创性。
其次,在侧重于专业知识和应用实践教学与培养的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养应给予充分的教化和熏陶。通过基础性的通识课程,使得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在大学学业最初阶段具备一定程度的基础知识、现代文化、语言沟通、道德涵养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现代社会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对自身能力与技术需求有清醒的认识。
其三,创新课程设置思维,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多元项目育人。因此,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是应用型大学最基本的育人方式[11]。应用型大学通过对学生的课程作业、实习评定、毕业设计、实地考察等有关实践性项目的学习和调研进行教学目标和标准模式检验,从而根据对培养成果的实践测评和能力考核,来确定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这也要求学校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等的建设,深度参与校企、校地合作,从而为学生实践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和考察标准,有利于对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基础和拓展能力,以及在实践中的方法运用能力等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
还应引起重视的是应用型大学在课程设置体系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与行业标准所需的职业证照考试、技能标准认定等相对接的课程内容,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12]。这既可以激励在校大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可以使得学习成果的转化与认证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结论
应用型大学是一种办学类型,而不是一个办学层次。就实践操作而言,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和管理界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类型特征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且根据固有思路和理解,将两者从单一模式中进行类比,从而认为“研究”要比“应用”更为高端,因此在教育实践中,片面要求人才培养以理论教学为主,对教师能力也只强调其理论和学术研究水平是不对的。这些表明,要厘清并转变社会各界对“应用型大学”的误解,并改变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思路,其过程仍较为漫长,不可能一蹴而就。
明确、框定并落实好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模式、类型,十分有助于完善不同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应用型大学体系,实现全方位、多学科、广泛化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通过此类研究,能够使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路径更加成熟、独立,实现理论上的“正名”,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新道路,而不是成为研究型大学的翻版或者附庸。在保证数量、完善结构类型的前提下,应用型大学发展应充分满足相应的标准。才能确保并提高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达到质量和数量的共同提升,达成“双赢”。同时,强调实践与应用、对接产业和地方、落实协同与发展,是应用型大学稳步前进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夏建国,易丽.论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等教育属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89-92.
[2]雷家彬.分类学与类型学:国外高校分类研究的两种范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110-124.
[3]孟庆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现实性与特色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5-10.
[4]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5]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
[6]史秋衡.不同院校应走分类发展之路[N].人民政协报,2015-08-19(10).
[7]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8]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72.
[9]吴仁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需要解决六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4-05-12(10).
[10]张波,叶晓.应用型大学的科研评价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29(1):10-13.
[11]马陆亭.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0-14.
[12]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
责任编辑周莹洁英文审校孟俊一
收稿日期:2015-12-10
作者简介:陈恒敏(1992-),男,福建宁德人,汉族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16)01-0147-07
Research on the Type Classification and Standard of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CHEN Heng-mi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Abstract:Th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is a new kind of high educational type. Fram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al directions, type classifications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goals and directions of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clarify the developing path. Making clear the standards of faculty construc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urriculum setting etc. i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can fully ensure the educational operating efficiency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upgrade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th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Key words: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typ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