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2016-03-19王艳春马驰题原张劲松秦月

高师理科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毕业生环节

王艳春[1],马驰,题原,张劲松,秦月



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王艳春[1],马驰,题原,张劲松,秦月

(齐齐哈尔大学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IT行业,社会需求虽然比较大,但是毕业生数量大,就业竞争压力也大,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深入实施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摆脱就业困境,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电子信息工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连续15年毕业人数递增的情况下,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预计在770万以上,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以及往届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预计将有1 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1-2].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社会需求虽然比较大,但是毕业生数量大,就业竞争压力也大,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专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专业招生数量、生源质量及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1 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大学生就业探索

1.1 新形势下社会需求分析

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在市场供求关系上普遍还是保持稳定的状况,社会需求量相对乐观.本专业毕业生在全国各地都有着比较广阔的市场,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江苏、大连等沿海发达地区.对于深圳、广东、浙江这些电子、IT类行业很发达的地区,虽然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多,但大部分公司都要求应聘者要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很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这对于跨省去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有很大的挑战,需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技能才有可能被招收[3].

1.2 就业技术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公司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专业技术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从总体上看,以下几个方向的就业市场广阔,社会需求量大[4-5]:

(1)硬件方面,市场对比较高端的硬件开发技术需求量大,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DSP和FPGA等技术,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人才;

(2)软件方面,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互动媒体和数据库开发等行业需求量非常大,JAVA/J2EE,.NET和VC++等软件技术仍占主导地位,熟悉Windows,Linux应用平台和内核开发是就业应聘时的一个优势;

(3)网络及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通讯行业的要求比较高,移动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技术人员还比较少,应届毕业生如果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熟练掌握该门技术,受聘于比较大型的通讯技术公司还是有相当宽阔前景的;

(4)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及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

(5)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4类人才最为短缺.

1.3 本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通过近3年就业情况分析和对学生的摸底调查发现,本专业学生主要存在的不足是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形式的严峻性.实践创新能力薄弱,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实践创新意识,对积极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缺乏热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专业师资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的步伐滞后于社会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需求.就业准备不充分,认为大学毕业了就应该能够找到工作,缺乏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意识,工作经验不足,社会接触少,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6-7].

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2.1 深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

以深化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实践能力.树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理念,以专业主干课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通信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和EDA技术等5门课程的理论、实验、实践环节“一体化”、“模块化”教学实施,从“感”、“传”、“控”3个分支的独立改革到协作互通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将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引入教学过程.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加强实验实践环节

根据社会需要和专业发展,针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的问题,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和过程考核.搭建了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践课程群,包括电子信息综合实验、传感网络综合实验、无线技术应用综合实验和信息处理综合实验.在各个综合实验模块中增加了创新实验项目,教师给出创新实验课题,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对于实验实施效果较好的项目,实验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创造意识.在以往的课程设计环节中,每个专业教师参与指导一定数量学生的选题、指导与考核,教师和教师之间是“背对背”各施其职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各个实践环节间没有必要的联系.在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后,将“综合实验”、“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设计”和“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了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教学过程设计.实践指导教师由4~6人作为一个指导团队,研究课程设计选题、过程指导和考核环节.在考核环节中通过答辩环节了解学生情况,将课题从一个实践环节延续、扩展、应用到下一个实践环节,从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与制作到小型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从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到电子产品综合开发与制作,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阶梯式多样化第二课堂

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进入专业开放实验室,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分层次多样化开展科技讲座、竞赛、撰写学术论文、开展科技节等多样化、系列化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新需求.

(1)以加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重点,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并把工作落实到具体教师,第二课堂和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室工作由专人负责.

(2)为了促进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积极性,研究制定教师、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技术竞赛相关奖项与对应课程的学分替代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节活动,提交作品10余项;组织了专业“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评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若干.

(3)TK-NCC01型钻具回次进尺长度可达2 m,在保证较高岩心采取率的同时提高了钻进取心效率,能有效的控制钻井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实践项目从小到大、从易到难梯次化设计,实践技能梯次化培养.从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制作到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从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到电子产品综合开发与制作,学生们不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4)鼓励一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高年级带动低年级.30余名大一学生在实验室里得到了锻炼,参加了“电子设计竞赛”,成绩显著.对专业有所认知,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今后进一步完善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使更多想进实验室进行锻炼的学生能够走进实验室,实现心中所愿.

2.4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打造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鼓励和引导优秀学生、有特长的学生参与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使他们能够进一步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前沿知识,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同时也使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所学专业的前景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学生本科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层次化、系统化和持续性等特点,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作为重要途径.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项目驱动可以使学生积极获取、积累和整合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3 结论

人才来源于教育,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关键因素为切入点,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搭建实践创新平台.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充分解决大学生“出口”问题,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1] 侯士兵,毛伟,宣璇.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路径探析[J].就业指导,2015(12):95-98

[2] 孙春玲,张梦晓,赵占博,等 . 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5,33(4):87-90

[3] 刘小春, 饶盼, 李婵. 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因素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的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2015 , 32(4):70-75

[4] 李莎,李刚.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9):199-201

[5]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调查和专业分析[EB/OL].(2011-12-22)[2015-12-01].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p- 1117165330.html

[6] 叶青,黄明,宋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装备,2013(1):48-50

[7] 金翠云,汪晓男,李大宇.多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16-108


Research of enhancing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tudent′ s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WANG Yan-chun,MA Chi,TI Yuan,ZHANG Jin-song,QIN Yu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s the IT industry,social demand is relatively large,number of graduates is large,employment competition pressure is large,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remains grim. Depth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reform,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to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bility,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will help students better grasp jobs,get rid of employment predicament,enhancing studen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practice innovation ability;employment;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1007-9831(2016)02-0081-03

TN0∶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02.023

2016-01-10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012);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工程项目(JG2012010676)

王艳春(1972-),女,辽宁辽阳人,教授,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E-mail:wanghong_yc@163.com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毕业生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中信号处理系统的应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