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书法临摹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6-03-19杨莹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高教学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范本书法意识

杨莹(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论书法临摹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杨莹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问题意识在书法临摹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宽书法临摹的知识背景、改善书法临摹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临摹的现状和加强方法指导。

书法;临摹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①书法临摹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临摹课程打下扎实的书法基础和初步具备创作的能力。学生在临摹过程中具备问题意识,即能够充分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在理解中学习,而不瘦简单得对范本进行复制。注重临摹教学中对学生题意识的培养,既能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能使学生收获新经验,更好地掌握书写的技能,并成功地过渡到创作的阶段。

书法史上不乏带着“问题意识”进行临摹学习且取得成功的鲜活例子。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米芾,他自己就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可见他通过书写来活跃自己的思维,也就是说他是带着问题意识进行书写的。仔细梳理他学书经历和书法发展的道路,就充分证明这一点。他一开始临习颜真卿的书法,悬肘书写来锻炼臂力。后觉颜楷俗气,转而倾慕柳公权书结体严谨。同时他还师法沈传师之“自有超世真趣”。后来又认识到柳诚恳师法欧阳询却远不及欧,“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于是弃柳而学欧。继而又觉欧字“如印板排算”、“如新痊病人,颜色憔悴,举动辛勤”,转学“如熟驭战马,举动从人”的褚遂良的书法。②由此可见,米芾在临习古代书家的名迹时,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带着“问题意识”,他不仅能领悟各家的优点,又能在临习中发现其主要的缺点,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转益多师,最后自成一家。

但是,在书法临摹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现象。不少学生缺少探索的积极,没有问题可问或有问题不会问等。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临摹学习认识定位的偏差是问题意识缺失的根本原因

对于初学书法的学生来说,临摹是进入是书法殿堂的不二法门。但是在学书的过程中,由于对书法认识不深,加之外界个别不正之风的影响,不少学生对临摹学习认识定位出现了偏差。常见的有两种现象,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尚处于临摹的初级阶段,需要亦步亦趋地堆原帖进行精准的临摹,以尽可能多地习得书法技巧,这时往往会被指责没有自我,只顾模仿,甚至被称作书奴;另一种情况是有个别学生直接就认为书法临摹学习不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认为“随人做计终后计”,或是认为书法临摹学习就是对书法范本的简单复制。这两种情况都将导致学生学习心态不端正、目标不明确、思维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等,必将导致问题意识缺失。

2.捉襟见肘的书法知识体系是问题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

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套用古人的说法,需要有“字内功”和“字外功”。书法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学生在解读临摹的范本时理解难深入,不能透彻领悟书家意图,更不能生发联想;常常无法感知临写的字问题的存在,而当知道问题的存在时却无法明确问题的来源或是无法用书法的专业术语来描述出存在的问题。由于对问题情境的不清晰,个体不能对问题情境产生知觉,从而无法产生问题意识。

3.模糊的问题界定是问题意识混沌的直接原因

在书法临摹的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似是而非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书法术语表达的空白、书法相关概念外延的模糊,导致逻辑思路的模糊。即使发现自己在临摹书写时有许多问题存在,不能浓缩提炼其核心问题,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理清问题的思路,有时求证的问题并非自己想要突破的困境,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问题意识处于混沌状态。

结合上述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在临摹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拓宽书法临摹的知识背景,肥沃问题意识的土壤

在书法临摹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中国书法史的演进过程,各流派风貌,使他们获得比较和鉴别的常识,从而能够批判地继承传统精华。通过对古人书论的解读,了解中国美学思想体系。在临摹学习中才能不断地与前人的学书经验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此外,在书法临摹教学中还必须引导学生广泛地汲取各种艺术门类的养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文、史、哲方面的素养。书法作为一门抽象艺术,虽然以汉字为造型基础,其书写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基本功扎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的悟性和学养的高低。鼓励博览群书,不仅拓开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底蕴,往往能带动他们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获得将书法放在整个文化传统与人类精神活动中去观照的能力。③

2.改善书法临摹教学方式,培植问题意识的生长点

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认为,一所大学的使命在于发展它的师生创新能力,形成一股革新的力量,而不仅仅是给予知识。大学教育不在于让学生穷书尽典,记住细枝末节的东西,而是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掌握普遍的方法、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实现教育的价值。④临摹教学中,学生在对经典范本的学习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调整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化被动临习为主动的临习,启发学生如何临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如《兰亭序》中有很多个“之”字,而且形态各异,从中人们就得探索王羲之对汉字的处理方式,“之”放在不同情境下,其同个笔画,同种构形,是如何做出调整。通过学王字,对其动作作分解与整合后,逐渐选择与确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动作范式,以形成自己对汉字在审美上的理解与表达方式,这才是自主的学习。同理,学习其他书体也可以用这一解读方式,自己建构书法艺术的知识,做到学会学习,而不是依样画葫芦了。⑤例如在临摹教学中,每个学生由于知识背景、学书经历不同导致审美取向不一致。在指导学生分析所临碑帖是,如何启发学生自己所掌握的书法艺术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自己的文字描写出来、通过自己的具体挥运表达出来。通过带着问题意识地临摹学习,使历来被人们临摹的经典碑帖重新焕发光彩成为可能,从而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艺术之美,建构起自己的艺术认知图式。比如长期摩挲“二王”范本的同学,在初次欣赏颜鲁公《祭侄文稿》,惊讶其与“二王”迥异的艺术风格。接着从用笔、结体、章法等方面与“二王”的范本进行对比,进而感受到其气息。在其浑厚气息的感召下,联想到忠义正气的颜鲁公驰骋疆场的大无畏形象联系到历来对其人品与书品、胸襟与气度的赞颂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被调动,培植了问题意识的生长点。

3.注重学生临摹的现状,激活问题意识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禀赋不同,虽然学习的目标一致,但进度往往不一样,关注每个学生在临摹学习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现状,加以指导和启发,可以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处于临摹初级阶段的学生,要把自我意识压抑到最底层,以临摹范本为中心,要求准确地表达出范本的方法,尽可能多地积累书法的技巧语汇。处于这阶段的学生将临摹变成机械的复制,这时适时点评学生的习作,要重点指导其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找出临摹的字与原作的差距,从而明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过程中也存在着对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甚至是意志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激活问题意识。而初级阶段过后,学生在临摹时,可以对熟悉的某一片段进行研究分析,并体验书家在挥运时的挥运之势。这个阶段的临摹教学,不再像初级阶段那样把重点放在范本中的点画用笔和结体架构,可以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分析范本与书写者那种创作与被创造的关系。这个阶段重在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分析、归纳等主要手段从特殊的技巧中体会、总结出普遍的规律,为创作时所用,主体的自我意识在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激发了问题意识。临摹的最高级阶段是解决如何从临摹逐渐地实现自由挥运的创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对临范本的精确把握的基础上,重难点在于如何将对空间架构的理解和时间挥运的体验有机地化合,寻找和创造自我。关注学生临摹学习的现状,分析明确其所处的阶段和学习的重难点,将有力地激发其问题意识。

4.加强方法指导,有意识地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可以通过有意识训练获得,在这个过程要注重思维定势的破除。教师通过呈现问题,铺陈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思考,克服懒惰心理。学生在临摹过程中要积极地为自己创设问题的情境,通过发现问题来培养问题意识。如在读帖的过程中,面对每一个范字,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观察思考?它有几个层面的内涵?是否能够通过字形的观察,内部点画的搭配,点画笔势的往来,一步步深入地思考?怎样的线条是有力感的?怎样的内部配制才会使结构严密?怎样的笔势往来才会让字势顺畅?怎样的整体外形才是生动优美的?如此层层深入的剖析,才能领悟到书法这门抽象艺术难以捕捉的法度和美感。⑥这种对问题的分析、剥离,显现了逻辑思维路径,既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使其进一步理解该领域的研究范式,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作为一名教师,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书法临摹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临摹的学习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由临摹到创作的飞跃。

注释

①柳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2000年卷上[M]//童天恩,李康海.探究式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2:577.

②王世国.中国历代书法家评述[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11:214.

③任平.大学书法[M].浙江:西泠印社,1999:12.

④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2007(9):37-40.

⑤谢光辉.书法临摹教学与知识建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8,22(4):125-128.

⑥周英杰.“临摹”——学书法必经之路[J].新课程学习:中,2012 (4):36-37.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calligraphy cop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lack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ssue,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o broaden the calligraphy copy of background knowledge,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alligraphy copying,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atus of students'copying an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method.

Calligraphy;copying teaching;teaching consciousness

G642

A

2096-000X(2016)17-0127-02

猜你喜欢

范本书法意识
书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书法欣赏
书法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书法欣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之吉林范本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