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中的人文构建
——以云南曲靖师范学院为例*

2016-03-19杨智娟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曲靖655011

高教学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曲靖工具性人文

杨智娟(曲靖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中的人文构建
——以云南曲靖师范学院为例*

杨智娟
(曲靖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以大学英语的各个教学环节为出发点,其定位和内涵直接决定着教材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它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出发点,也是评价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最终准则。文章回顾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演变历程中的人文性趋势,并以曲靖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中的人文构建特征。

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工具性

一、概述

教学目标是指基于教学内容这个主要载体,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提出的目的要求。它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出发点,支配着教学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决定着教学的根本方向,同时也是评价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最终准则。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以大学英语的各个教学环节为出发点,其定位和内涵直接决定着教材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的演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规范,教学活动还处于自发的探索阶段。1962年,第一个《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高等工业学校本科五年制各类专业适用》由教育部颁布,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在大纲中明确为:“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1]。1980年又颁布了另外一个教学大纲:“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为学生阅读英语科技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专业阅读教学阶段使学生具备比较顺利地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书刊的能力”[2]。1980年的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较1962年版的有了一些不同,但是两者从深层次上分析没有多大改变,都把“能阅读专业书刊”明确为唯一教学目标。“阅读为主,兼顾其他”的教学目标基调是在1985-1986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确立的:“将技能的训练分为三个层次,即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3]。1985-1986年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对听、说、读、写的要求有所提高,并提出了分级教学的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了满足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读、写、听、说、译等能力已显得日益重要”[4]。在1999年《大纲(修订本)》中,教学目标的表述已经转变为:“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教学目标要求提高了许多,内容方面也进行了拓宽。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从1962年至1999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一直都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任,“没有关注英语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均衡发展,英语作为一门交流工具,更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002年和2003年,全国上下都掀起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曾提出:“转变思想,把由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上来”。2004年的《课程要求(试行)》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导向已经开始转向大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00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课程要求》进一步肯定了该教学目标,这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体现了教育者对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本质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中的人文构建

“认知、技能和情感这三个教学目标是密不可分的,其中认知是技能和情感的基础,情感和技能又对认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教学目标的维度有很多种,但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并帮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和谐发展。基于人文视角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构建,学习者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和知识,更要在语言学习的过程汲取情感和价值的回报。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大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更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与这个民族的文化有着最天然的关联。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习英语的基本知识,还要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和理解。曲靖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明确指出教学目的是“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达到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能力、提升文化素养的目标”。坚持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是当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工具性只是语言的一个特征,大学英语更是一门蕴含丰富人文性的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只有从单一的实用工具性转变到全方位地、立体地开发学生的情感及价值体验,才能切实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实现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在和谐统一,并同时满足社会交往和工作的需要。

(二)思维方式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正确地思维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方式”对人类的外部活动和内在活动方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就英语学习而言,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学科体系的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对学生灌输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而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主动学习者,这既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的根本方向,也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下面将对曲靖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进行探讨。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使用本民族思维的方式来教学,而学生也是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下被动地接受,新的语言还是被纳入了原有的传统模式中。曲靖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中》(2015)中提出“优化学生听说环境,丰富第二课堂,组织优秀教师开展英语分项技能讲座,支持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完善英语之角,办好校园英语调频台节目,开展英语活动周,举行国际文化、时事经纬、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专题讲座,开展模拟求职面试、导游翻译实践等,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完善多媒体教室、适时更新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语言实验室、调频台和校园网络功能,采取与计算机教学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措施。学校进一步加大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投入,扩建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完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并设管理员一名,专门负责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的管理,保证正常运行。设立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专项建设(如自建网络课程)和奖励经费,为大学英语教与学提供基础条件保障”。曲靖师范学院首先积极创设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端正了学习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新型思维模式的启迪。其次学校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良好的物质条件,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物理空间中,学生更容易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合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教育“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语言学科,既有其工具性优势,又有其人文性的独特内涵。杜时忠教授曾明确指出:“人文学科知识具有特殊功能,如能很好掌握,则有助于个人理智、道德、情感及各种能力的成熟”。通过英语这一工具,学生可以学习英语民族的先进思想,并为我所用。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除了要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谊和人文素养等人文教育。

曲靖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中》(2015)规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两大基本课程板块:必修课板块和选修课板块,其中选修课板块包括英语文学、西方文化、证书英语、专业英语、学术英语等方面的课程。课程设置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业交流能力,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职业素养;既是语言能力课,又是综合素养课,实现了课程内容的转型,使英语课更有内涵,更能体现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兼顾。”教学目标中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吸收跨文化中的审美情操,学生在选修课的阅读中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取向,拓展了他们的专业视野,也让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获得升华和超越。

四、结束语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他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灵魂,表现为对基本人格的尊重,对美德和价值的坚决维护和永无止境的追求,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从教学角度来理解,人文性就是把“人”为主体作为学校教学出发点,不仅注重教学过程中知识技能的传输,更突出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关怀。基于人文性构建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才不但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利于促使学生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感悟不同文化的智慧,挖掘出支撑文化的人文灵魂,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价值体系,为今后的人生和奋斗积淀丰厚的人文养料。

[1]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高等工业学校本科五年制各类专业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63:2.

[2]英语教学大纲(草案)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12.

[4]黄建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出路[J].外语界,1998(4).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College English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College English,on which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evaluation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re directly depended.It is,thus,the starting point,as well as the final assessment basis of college English.This essay states the humanity tendency in sett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college English by reviewing its history and analyzes the humanity framework i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college English by tak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umanity;college English;teaching objectives;instrumentality

G642

A

2096-000X(2016)17-0109-02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2Y4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杨智娟(1978-),女,汉族,云南曲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曲靖工具性人文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介绍
曲靖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曲靖时代新装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曲靖方言的语气词“说”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