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建议
——以山东省东平县为例

2016-03-19田晓涵井立义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4期
关键词:东平县成员农民

田晓涵, 井立义

(1.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烟台 264670;2.山东省东平县农经办,山东东平 271500)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建议
——以山东省东平县为例

田晓涵1, 井立义2*

(1.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烟台 264670;2.山东省东平县农经办,山东东平 271500)

在对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行业发展单一、管理人才匮乏、金融服务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及建议,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近年来发展迅速。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山东省东平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是目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对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1 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近年来,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07年的8家,发展到2016年9月底的1 554家(其中联合社5家),年均增155家以上,注册资金9.5亿元,入社5.5万户,带动农户6.6万户[1]。2016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 428元,同比增长8.4%。

1.2 创办主体趋于多元

1.2.1 专业大户带动型。全县共500个,占比32.17%。老湖镇有名的“玫瑰大王”王瑞青发起成立的瑞青玫瑰种植合作社,年产玫瑰90万kg,产值达1 350万元。每公顷薄田产值由原来的7 500元增加到9.15万元,种植户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带动了当地玫瑰产业快速发展,被认定为2016年度林业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戴庙镇东金山村张某发起创办的金宏水产养殖合作社,年实现产品销售纯收入超过1 600万元,成员人均收入达3.5万元,是当地人均纯收入的3倍多,该合作社也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社。

1.2.2 产业优势辐射带动型。全县共467个,占比30.08%。其中,依托蔬菜基地成立的迅发有机蔬菜合作社,通过大力发展有机蔬菜,开展“农校对接”销售菜品,使成员纯收入高出非成员35.4%,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1.2.3 龙头企业带动型。全县共295个,占比18.99%。戴庙镇泰禾食用菌合作社依托山东泰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办,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示范引领全镇乃至周边乡镇走上食用菌产业化发展道路,安置东平湖库区劳动力1 800余人,辐射带动食用菌企业26家,让2 820余户菇农年增收1.5亿元,被认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

1.2.4 村干部带动型。全县共151个,占比9.69%。新湖镇范洼村党支部书记鲁某牵头创办的华信淡水养殖合作社,与农业部、省、市、县建立了稳定的技术指导关系,通过为成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生产技术指导、产品保鲜销售等服务,实现了水产品产量和质量双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泰安市首个国家级水产养殖示范社。

1.2.5 农技推广(科研)部门带动型。全县共118个,占比7.60%。东平县畜禽良种场创办的金穗小麦产销(育种)专业合作社,成员遍布县内8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实现了硬质小麦种植良种化。

1.2.6 其他类型。共23个,占比1.47%[2]。

1.3 品牌意识持续增强 截至2016年9月底,东平县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28个;注册涉农商标446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件,“安山大米”“大羊薄皮核桃”“彭集花生”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著名商标”,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发展新模式。

1.4 发展领域日益扩大 由初期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到粮食、油料、蔬菜、林果、花卉、水产、畜禽、旅游等8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机、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合作社。发展区域呈现出由本村走向全国的趋势,服务范围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所有环节[3]。

1.5 运作方式逐步规范 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由松散型逐步向紧密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通过对内服务、对外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既壮大了合作社自身,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2 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行业发展相对单一 东平是个农业大县,合作社经营大多数还只停留在蔬菜、瓜果种植、种苗培育、肉牛羊、生猪饲养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缺少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大、附加值高的商品,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合作层次较低,不能有效地适应抵御市场风险的要求。

2.2 管理人才匮乏,科技水平低 由于农民合作社参与者大多数是农民,文化水平低,专业知识普遍不高,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农民合作社辅导员多数为兼职,缺乏系统的教育与培训,难以适应农民合作社发展需要[4]。人才匮乏、科技水平低已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根本因素。

2.3 金融服务相对滞后 目前,东平县合作社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其他筹资渠道相对狭窄。各级政府都强调金融服务向农民合作社倾斜的重要性,但相应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国家有关的项目引领和金融政策扶持事实上大多数都向龙头企业倾斜,真正以农民合作社名义从金融机构取得的贷款不多。因此,资金严重缺乏导致合作社难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共同难题和“枷锁”。

2.4 管理体制不顺畅 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农业、经管、工商、发改、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但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农业经管部门作为合作社的指导监管单位,也因无法及时掌握合作社的数量、规模、类别等注册情况而导致工作被动。

2.5 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缺少按惠顾额返还盈余的分配机制、完善的监督保障机制以及有效的成员合作动力机制。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其一,现行的盈利分配方式使得普通成员不能获得他们创造的全部价值,从而使其缺乏合作的动力;其二,由于合作社成员、合作社联系农户、非成员农户在实际操作中界限不清晰,导致非成员农户“搭便车”心态严重。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政策引导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了解合作社的性质、组织形式、办社原则等,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5]。

3.2 提高人员素质,培育典型示范 一是举办培训班,对合作社负责人、经济能人、农业经纪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理念的合作社带头人。二是支持合作社聘用大学毕业生、农业类技术人员,吸收物流、营销、信息等方面人才,培养专业市场营销队伍。三是结合农业产业优势, 培育一批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带动性强的合作社典型,通过示范带动,为合作社的发展探索新路子[6]。

3.3 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运作程序 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健全制度,规范设立成员理事会、监事会等,坚持农民“自己创办、自我管理、全员受益”的宗旨[7],合理安排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可分配盈余的70%以上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进行分配,切实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

3.4 注重资金扶持,破解发展瓶颈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合作社,且将农业项目交给有条件的合作社实施。二是加强信贷支持。涉农金融机构要切实改善对合作社的信贷服务,简化手续,适当降低利率,提高授信额度;降低信贷担保门槛,推行成员联保信贷。三是政府成立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对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开展资金互助。四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和初加工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的合作社免征所得税[8]。

3.5 强化经营管理,实现优质服务 一是充分发挥品牌的示范作用,加大“三品一标”认证指导力度,鼓励合作社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扩大合作社规模,推动产业发展,把合作社与产业发展密切结合,大力发展“一品一社”等形式的合作社。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自办加工流通企业,形成完备的“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三是鼓励合作社之间联合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优势合作社在全员管理、技术应用、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作用,引领其他合作社共同发展。四是积极寻求“订单供销”模式。通过订单形式,形成稳定的农资采购供应和农产品产销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五是重视市场营销。通过搭建营销平台,为合作社发展畅通产销渠道,构筑流通网络,农特产品可免费上网直销,促进农产品生产。六是农民负担监管部门要注意防范和查处向合作社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等损害合作社权益的问题。采取各项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1] 宋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51-62.

[2] 赵铁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63-185.

[3] 张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学术交流,2011(11):101-106.

[4] 赵建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合作社快速发展的背景[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187-192.

[5] 江尧辉,周军.景德镇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170-171.

[6] 赵铁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形势与趋势[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13-20.

[7] 孙中华,魏百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58-176.

[8] 吴秀珍.北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西热带农业,2009(6):30-32.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ggestions for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A Case Study of Dongping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TIAN Xiao-han1, JING Li-yi2*

(1. Yantai Institut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670; 2. Dongping County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Office, Dongping, Shandong 271500)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of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in Dongping Count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was analyzed.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industry development, lack of management talents, lagging financial services, im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on of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rapid development.

Dongping County;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status; Suggestion

田晓涵(1995- ),女,山东东平人,本科生,专业:市场营销。*通讯作者,高级农经师,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2016-11-04

S-9

A

0517-6611(2016)34-0210-02

猜你喜欢

东平县成员农民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东平县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初探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泰安市民宗局、道协为抗洪抢险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