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的思考*

2016-03-19任晓红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74

高教学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就业率应用型学术

任晓红(重庆交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

关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的思考*

任晓红
(重庆交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

文章从教育的国际分类标准、就业率考核约束和大学基本职能等方面探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向哪转”的问题。分析发现,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延伸,“专业教育”是地方性院校应用型转变的一个合理方向。地方性高校应用型转变的当务之急是消除中国现代教育“重普轻职”的思想沉疴,构建并完善贯通中高职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与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专业教育体系,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

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变

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中国有600多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约占中国高校总数的50%)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同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2015年和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涉及到该问题。自此,“向应用型转变”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然而,对“为什么转”,“转什么”、“转到哪”、“怎么转”和“谁来转”等问题普遍缺乏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迫切需要政界和学界共同破解[1]。本文将从教育分类的国际视野、就业率约束和大学基本职能等方面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应该转向何方的这一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涵及国际分类标准

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针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普遍趋同、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做出的被动调整。目前国内对“转到哪”等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等问题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有必要从应用型本科高校职能内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等方面加以厘清思路。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涵及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高校指以应用型而非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和第三批录取院校(2016高考取消了三本),其功能既不同与于传统意义上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同于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学术教育。与学术型大学不同的是,应用型大学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熟练掌握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

与学术型相比,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其次,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对研发能力相对无更高的要求。再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可见,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未将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与高级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相区别。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内涵也不断地演变。

(二)教育的国际分类及其对中国应用型高校的启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颁布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并在1997年和2011年分别作了两次修订以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普适性,ISCED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推广的教育分类方法。2011版的ISCED(ISCED-2011)主张职业教育是“为使学习者获取某种职业或行业或数种职业或行业特定的知识、技艺和能力的教育。职业教育有基于工作的成分(即实习),成功完成这样的课程将得到由有关国家当局和/或劳务市场承认的与就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专业教育则是面向那些高地位的职业而进行的职业教育[2]。ISCED-2011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视为两种平等、分工合作、相互融通的教育类型,学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延续与深化,专业教育则是职业教育的延续和深化。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一样的上下贯通与体系完备,即从第2级初等职业教育开始,到中等职业教育,到中等后非高等职业教育,再到专科职业教育,可以向上延续至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专业教育,使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职业教育不再是低层次的断头教育[3],ISCED-2011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技术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根据ISCED-2011,我国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归属国际教育体系第6级,在国家学位或资格证书结构中位列学士或等同层次,主要为学生提供中等程度的专业知识、技艺和能力[4]。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上升空间欠缺,被广泛地视为一种低层次教育,迫切需要构建包含专业教育在内的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二、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的合理方向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究竟转向何方,是转成职业本科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框架内的改革创新?是转为应用技术类型,还是应用科学型?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回到高校本质上。

(一)就业率对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变的影响

目前,就业率高低成了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决定专业去留的硬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大学正被异化为产品加工厂。就业率造假已成公开的秘密。“就业率低停招”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就业率普遍不理想却对国家科技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基础学科正面临萎缩,而且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失衡,更何况就业市场供求关系本身是一动态概念[5]。知识与信息爆炸时代,学习能力是最好的职业潜力,就业率不应该成为地方性高校应用型转向考虑的决断因素。

(二)高等教育职能及其与地方性高校应用型转变的关系

要探讨高等教育的职能有必要从“大学精神”中寻找答案。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6]。一般将“大学精神”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创造精神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及其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生命力根本。批判精神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社会关怀精神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

与其他社会组织比较而言,大学的根本职能体现在知识传承与人才培养上。依据洪堡的观点,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一个基本职能,科研成果的多少本身标志着大学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应用型高校的大学本质说明抛弃创新性和学术性是错误的。从学术性和应用性的关系看,学术水平越高,其应用能力也越强,应用型高校应用水平的提升同样离不开学术水平的提高。事实上,真正的学术具有更强的普适性和应用性,国外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不仅学术贡献大,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薪水也很高,“斯坦福精神”不但拥有众多的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的获得者,还拥有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目前,我国高校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肆虐,“为论文而论文,为课题而课题”,大学精神的丢失致使真正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甚为稀缺。可见,学术性和应用性均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内在统一于任何一所高校,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本质是高等教育范畴内转型发展,并不是转变为社会培训机构之类履行的教育,应用型高校与学术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学术还是技术占据着高校职能主要的地位。

(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的合理方向

综上而言,转向与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相衔接、且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本科,大力发展专业教育不失为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变的一个合理方向。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转化是在高等教育范畴内的转型与发展,因此,地方院校应用型转变不能弱化科技研究,与学术型大学相区别的是,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由学术转向了技术领域,更加关注工艺过程和注重如何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三、研究启示

通过分析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学术研究基础好的可朝着研究型大学转变,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可朝着高级职业技术型(即专业教育)转变,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即使转向了应用型,其学术研究依然不可缺少。其次,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地方性高校应用型转变的积极性,迫切需要消除中国现代教育“重普轻职”的思想沉疴,借助地方院校的应用型转变之机,构建与完善贯通中高职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与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专业教育,为技术技能人才打通上升通道。最后,应用型本科应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率考核指标相对于学术型大学而言更为重要,但应用型高校的大学本质决定其依然不能脱离创新性和科技研究,因此,就业率不应该成为考核与评判应用型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决断性指标。

[1]储常连.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七问[N].中国教育报,2016-4-12.

[2]Peter Jarvis.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M].London:Kogan Page,1999.

[3]和震,李玉珠.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构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7-135.

[4]陈飞.国际高等教育标准分类新调整对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2,07:29-31.

[5]胡艺.“就业率低停招”大学不是加工厂[J].人才资源开发,2012,02:79-80.

[6]储朝晖.“大学精神”语义的实证分析 [J].复旦教育论坛,2004,04:36-40.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problem that where the application type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ransforms to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standards,employment rate assessment constraints,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University and so on.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as an extension of the traditio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is a reasonable direc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nsforms to.The top prior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is to eliminate old idea in China modern education that norm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re better t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build and perfect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unning through higher vocational and junior colleges and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ystem of undergraduates,masters and doctors,open the rising channel for th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local universities;application type;transformation

G640

A

2096-000X(2016)17-0062-02

重庆交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庆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定位及课程体系设置”(1402002)。

任晓红(1969-),女,四川西充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率应用型学术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