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6-03-19严妍
严妍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应用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严妍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应用型高校招生、教学、就业都产生重要影响。应用型高校要重视学生就业指导,纠正学生就业思想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对纠正学生的就业思想偏差有着天然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学生坚定的就业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传授学生必备的就业常识、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达到就业教育的良好效果。
应用型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就业既关系个人的生存,也关系个人的尊严。通过就业,个人获得劳动所得,维持其生存与发展。就业也关乎人的幸福与尊严。个人在劳动过程中,享受了劳动带来的喜悦,体验了为个人与社会创造财富的成就感,明白了个人对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1]在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逐步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应用型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其数量在全国高校数量中占多数地位。全国高校学生主要集中在应用型高校。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思想、总体发展方向、思路、运行模式、工作重心、培养目标等,[2]都是围绕经济发展与社会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毕业生人数699万、2014年毕业生人数727万、2015年毕业生人数750万。[3]因GDP、PPI、CPI等各项经济指标不断降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没有随高校毕业生同比增加。应用型高校就业教育的忽视使得学生就业思想产生偏差,加重了本就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应用型高校招生、教学、就业都产生重要影响。对应用型高校而言,重视学生就业教育,纠正其就业思想偏差,是缓解学生就业难的一条有力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4]思想政治教育对纠正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偏差有着天然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信心、职业道德、就业常识、人际关系进行培育,以达到就业教育的良好效果。
一、树立大学生坚定的就业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5]“就业难”“难就业”“一岗难求”“毕业即失业”等观点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就业悲观、心理焦虑在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那些认为所学专业是“冷门”的大学生更是感到自卑、恐惧。大学生就业信心的缺失来源于三个方面:娇生惯养、学校名气、专业课程。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是在宠爱的氛围中长大的,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完全能够供养一个大学生读书,不需要大学生去社会上打工养活自己和赚学费。大学生的成长历程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学校到学校,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成长环境使得大学生心理较为脆弱,缺乏“屡败屡战”锲而不舍的精神,很容易因为就业时的辛苦奔波产生挫败感。应用型高校不是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都是地方性高校,招生基本在二本、三本招生。大学生会认为是“沦落”到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入学后,会拿自己所在的高校与高中同学所在的高校进行比较,会因自己所读的学校是应用型高校而看轻学校、看轻自己。应用型高校的学生会认为学校默默无闻地局促于地方,学校的名称在就业时无法成为“金字招牌”。为了保证培养计划的连贯性、严肃性、系统性,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在大学生入学前已经制定出来,也会安排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如理工科的《高等数学》。在大学生的四年中,要遵循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即便有课程调整,仅是微调。有的大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课程过时了;有的大学生认为课程中有些课是“没有用”的;还有大学生是因为填报高考志愿时被服从到所学专业,几个因素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过程也是“得过且过”,成绩单难以拿得出手,就业时与他人竞争自然没有底气。
对于大学生娇生惯养的毛病,一方面通过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在学习、生活中给学生改正的机会。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的教导,告诉大学生,温室里的花朵是无法成长为参天大树,要成为一棵大树就要经历风雨,风雨之后才能看见彩虹。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学生工作中,把一些事务交给大学生去实践,锻炼其意志、培养其精神,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收获将来就业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告诉大学生,就业信心是建立在课程学习上,一个即便意志百折不挠的大学生,如果其学习经常挂科、补考,去社会求职时,又能有多少信心呢?就业信心是建立在夯实学业的底气之上的,如果纯粹地一味注重社会经历,在打工、兼职甚或是逃课创业中去体验社会职业,急于赚得短暂的经济收益,而疏于了大学生独有的本该认真读书,钻研学业的宝贵年华,青春的机会成本将会稍纵即逝,空有盲目的信心也只是空中楼阁。固然应用型高校的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合作交流等都不是顶级的,课程的设置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对一名大学生来讲,学校仅是一个平台、课程仅是一个基础,学习成绩如何最终要看自己的努力。学习任何知识都不是立竿见影的,知识需要沉淀,厚积薄发,尽管就业形势严峻,“多的是庸才,缺的是人才。”就大学生来讲,“主业”是学习,如果其学习能力很差,就业时无法证明自己大学四年的“工作”是合格甚至是优秀,自然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少无心向学的学生觉得眼下班上的“学霸”们貌似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但却忽视了大学是养成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的重点场所,而具备扎实专业功底和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潜力更大,在日后的成长、学习过程中会事半功倍,进步更快。
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6]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各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更看重的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在用人单位眼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依赖于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另一部分依赖于劳动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自由散漫、缺少实干精神、对岗位挑三拣四的做法使用人单位很是无奈。据不完全统计调查,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以百分制给应届毕业生的打分只有30分之低。广东省教育厅曾向2000家用人单位调查“大学生最需要加强何种素质建设”的问题时,超过七成用人单位答案是“职业道德素养”。[7]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其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企业就业的,用人单位如此重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就业指导教育中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是对道德理论的认知与学习;二是通过实习对职业道德践行。抓好道德理论的学习与职业道德的践行两个环节,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道德理论的认知与学习中,要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还可以培养大学生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这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践行。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教材中,专门有“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节,提倡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内容的职业道德。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在大一学生中开设的课程,学生对于三年之后的就业形势无法直观感受,在讲授内容的设计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人物访谈的方式,了解亲朋好友师长们如何看待职业道德、如何践行职业道德。在课程讲授中,还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其岗位所需要独有的职业道德。如会计专业学生,有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有不得利用计算机从事违法行为的职业道德要求。因此,在应用型高校中,向学生开设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授课内容上有所调整。学生对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将这些道德理论转换为内心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的道德,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
三、传授大学生必备的就业常识
大学生就业还需要基本的法律知识、礼仪常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就业了,但也意味着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对大学生具有约束力,如果肆意违约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约之前,要对劳动合同的条款有所了解,对工作岗位、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条款要仔细研读,对劳动合同中的不合理、不合法条款要与用人单位协商修改。大学生在用人单位工作后,权利受损时要理智、合法地维权。上述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学生掌握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基础之上。据了解,大多数应用型高校专业设置中并没有劳动方面法律法规的课程,除法学专业外,教授专业课的教师也不懂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传授只能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教材中专有一节“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了条文介绍。这种条文介绍式的教材内容并不适合大一学生,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共鸣性、针对性。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入职是就业的常态,但也有部分学生会采取创业的方式就业。创业所需的法律知识远多于入职,涉及《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对于创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讲座的方式,传授其法律知识,助其规避创业中的法律风险。
大学生就业时具有良好的礼仪对其有帮助作用。一方面,良好的礼仪是对用单人位招聘人员的尊重;另一方面,良好的礼仪也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一个在衣着谈吐、沟通交流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大学生会让招聘人员心存好感。近年来,有部分就业指导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高校从一年级起就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的就业指导课程,其中有相关“求职方法与技巧”的章节模块。而尚有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没有礼仪这方面的课程。学生只能在“就业季”,出资参加社会培训机构学习礼仪。对大学生就业礼仪方面的教育,可由就业指导中心、思政辅导员等学工条线的教师负责。一方面,通过设立礼仪的选修课,传授基本的礼仪知识。另一方面,学工条线的教师与学生接触多,也与用人单位交道多,本身具有良好的礼仪。不少活动,学生、学工条线的教师、用人单位都会参加,教师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帮助学生掌握礼仪知识。
四、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无群。”这说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都要与他人打交道,形成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与领导、同事,甚至竞争对手打交道,这种以职业为纽带的工作人际关系,不同于以学业为纽带的学习人际关系,工作人际关系矛盾更为复杂、尖锐,经济利益冲突更为明显。试想一个唯利是图、自我孤僻、四处抱怨的毕业生是不可能在工作中与他人融洽相处的。大学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大学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锤炼,为进入社会作好准备。工作人际关系的构建可以从学业人际关系开始。大学生通过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促进自己思想行为的完善,又通过接触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同学来提高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为走上社会进行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工条线合力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高中跨入大学,对于学生来讲,首先是宿舍生活的不适应,大多数高校里,本科生是多人宿舍,大家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有人喜欢早睡、有人喜欢晚睡,有人喜静、有人好动,这时候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尊重成为一种需要。其次,大学生要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学习上,自主性大大增强;在生活中,碰到问题需要自己解决。如果不能建立与室友、同学、老师的和谐关系,很难坚持到学业完成,也很难在以后工作中与他人融洽相处。很少有高校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人际关系方面的课程。目前,高校普遍涉及大学生人际关系培养的必修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教材提出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仅有基本原则无助于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教师还要在交往观、交往态度、交往技巧方面引导学生。在交往观方面,要努力培养利他奉献的人生观,就如原苏联作家茨巴尔所言:“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在交往态度方面,端正与人为善的态度,无害人之心、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努力做一个“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的文化人。在交往技巧方面,要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进行恰当的角色定位、掌握与人交谈的技巧。这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所讲授的人际关系的理论知识,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前列的高校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课程,其中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章节,也可与思政课教学相辅相成。对于学工条线的教师来说,主要从事的就是学生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健康等工作,与学生交流谈心、调解学生矛盾,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表达、沟通、交流、协作等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1]佚名.政策频发力就业展新篇[J].中国就业,2015(6).
[2]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3]王璐.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教育界,2015(6).
[4]尹凯丰.从受教育者需要角度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学理论,2013(14).
[5]乔鹏.大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6]汪秀华.浅论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3(2).
[7]程勇.大学生就业过程道德的缺失与修养的加强[J].人力资源管理,2014(2).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llege enrollment,teaching, employment.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employment,and correct the deviation of students'employment though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 natural advantage to correct the deviation of the students'employment thought.Throug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the employment confidence of students,cultivate students'good moral occupation,teach students the necessary employment knowledge,and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Applied university;employm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2096-000X(2016)24-0214-03
严妍(1982-),女,江苏如皋人,硕士,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