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微型学习资源建设研究*

2016-03-19王成霞班莹

高教学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学习者素养

王成霞 班莹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微型学习资源建设研究*

王成霞 班莹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

英语微型学习资源建设是进行泛在学习、微型学习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泛在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及微型学习资源构建因素进行了调研,从而构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三类微型学习资源,同时提出了资源构建中的问题及建议。

泛在学习环境;微型学习;资源建设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利用电脑、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学习已经走到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泛在时代。泛在学习环境指计算机、数据库、互联网等各种设备和资源联成一体而构成广泛存在的网络,即泛在网,基于这个网络系统和数字化资源,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合适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进行连接,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移动设备的移动性、微小性、智能性,学习者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型学习,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微型学习一般具有主题突出、时间短、内容精等典型特征。微型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轻松愉悦的学习价值观,利用零碎的片段化时间呈现微型内容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特征,满足了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要[1]。“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泛在学习和微型学习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催生的新型学习模式,网络资源建设和实践必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行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微型学习资源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泛在学习环境调查研究

有效泛在学习的发生依赖于泛在学习环境的创设,构筑泛在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泛在通讯网络、智能学习终端、学习资源网、学习服务等四个部分[3]。

作者所在学校互联网、校园网使用方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上网,已具备泛在学习的通讯网络环境。

智能学习终端方面,数据显示,手机、电脑和ipad在学习中的使用率分别为91%,82%和9%。说明智能学习终端的广泛使用已满足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泛在学习的硬件环境。

学习资源网方面,学生最喜欢使用的网络有:因特网(59%)、无线网(38%)、校园网(32%)。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约一半的学生认为很容易获取,网络学习资源很多,不知道有效获取所需资源,说明学生信息素养有待加强。

对于学习服务,95%的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以助其选择具体的学习资源,86%的学生需要教师的监督,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说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需要培养和加强。

二、微型学习资源构建研究

微型学习资源的构建主要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设计,设计要体现微型学习的典型特征[4]。微型学习的时间必须控制在20 min以下,通常以5-10 min为一个单元,更加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特点[5]。微型学习资源的设计,受到微型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认知方式、学习动机、媒体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设计符合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从而促进微型学习者的学习。

网络学习资源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64%)的学生基础薄弱,有语法学习需求;高职学生由于仍面临各种考试,因此有三级、专升本考试学习需求的学生分别为50%和41%;因学生基础较弱,有四、六级考试学习需求的学生仅占23%。有课外知识拓展和网络英语视频需求的学生都比较少,分别占18%和14%,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需求占26%。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学习视野狭窄,亟需加强和拓展,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习。

对于微型学习资源,32%的学生表示喜欢,表明学生对微型学习资源的认知水平较低。35%的学生使用过微型学习资源,仅占约三分之一,26%的学生经常使用微型学习资源,只有四分之一,表明学生对微型学习资源的认知方式也不高,网络资源的利用还有待加强。对于网络资源,约50%的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媒体素养提升的空间也很大。以上数据表明微型学习资源的构建一方面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努力提升学生对微型学习资源的认知水平、认知方式、学习动机和媒体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中心的微型学习资源构建,根据需求调查结果,分为三类资源:

一是基础知识类微型学习资源,满足基础提升需要。此类资源一是来自于如可可英语、沪江英语、大耳朵英语等大型英语学习门户网站,可利用的资源有语法知识、词汇学习、阅读、写作、听说等资源。二是来自于教师总结的5-15分钟的微型学习包,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如每一项语法、20个单词为一单元的过关词汇训练都可作为一个微型学习包,及时通过手机微信定时定量推送给学生。

二是英语课外实践类微型学习音视频资源,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课外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一种是5-15分钟的针对英语角、主题活动、外语节、网络学习等学生亲身参加的课外学习活动的视频、音频素材资源。教师对此类资源定期分类整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目睹自己的学习表现,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提升参与度。主要是利用此类资源对学生的反拨作用,刺激和鼓励学生学习。另一种是利用手机拍摄的取自于真实场景中的鲜活语料资源。如作者参观某博物馆时发现有很多丰富文化内涵的优质的双语语料,拍摄后发送到微信群供学生学习。为了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或背诵或阅读录成音频资料,同时要求学生抄诵拍摄照片,音视频资料同时发送到微信群,保证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链接性自主学习微型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和学习领域,拓宽文化视野,提升媒体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升综合能力。此类链接性优质网络资源,主要由教师精选于网易公开课(TED演讲)、微课网、爱课程网(中国精品课程网)、慕课网(可在线学习国内外名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等远程在线课程,内有很多优质微课资源)、Chinadaily、VOA、BBC网站等网络资源。目前精选了30余个视频学习资料及丰富的文本学习语料,涵盖爱情、幸福、人生发展、人与环境、为人处事、成功之路、文化、经济等主题,注重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对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及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的培育,引导学生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去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

三、关于微型学习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一)兼顾微型学习资源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微型学习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相互之间结构松散,主题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不强。加之学习时间短暂,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连续的知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构建微型学习资源时,一定要提炼内容,分类整理,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模块。如教师在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小的模块时,注意各模块间的联系,使整门课程的模块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使学生清晰的了解课程的全貌[6]。

(二)采用互联网资源+学习平台资源构建方式,兼顾学习资源的“量”和“质”

泛在学习、微型学习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学生上网时依然不会错过开放、多样的网站资源,要么流连于某一个角落而花费很多无谓的时间,要么蜻蜓点水甚或雁过无痕地浏览下资源信息。虽然量大,但很容易产生学而不深、用而不精的状况。解决的办法是建立融微型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学习服务等为一体的学习平台。教师精选和推荐的微型学习资源一旦有了平台作为依托,将不再结构松散、支离散碎,实质变成学生利用整合优质资源的固定场所,方便学生短时间内快速进入情境,迅速完成知识构建,保证良好的学习质量。第四军医大学打造了以一站式服务的微型学习资源综合门户——精品工程网,集中呈现各类微型学习资源、教学信息和教学服务,供学习者点播使用,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按需学习的需求[5]。如果不具备此等条件,可暂时借助于网络云盘、博客等的存储空间,及时上传各种资源,方便学生选取学习。

(三)兼顾微型资源在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之间的转化

微型学习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一种非正式学习,主要依托于网络,“它使用不同的技术设备将学习内容嵌入到日常生活中”[7],资源使用重复性差。加之发生微型学习的环境十分复杂,公车上、地铁内、候车大厅里、早晨洗漱时、工作闲暇时等,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8]。很难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解决的途径一是让学生将这种非正式学习转化为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浏览资源,但对于重要的、新的知识要转化成正式学习,认真记笔记,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整理,深化和内化知识内容,并不断重复利用。二是教师一定要把它们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补充和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学习笔记评比或定期抽查,当作课堂教学内容考核的一部分。三是教师把微型资源适时引入课堂,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四是注重学生学习策略训练和信息素养培育,统筹规划好学习内容,先学习再去浏览其它信息,做到主次分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1]胡通海,汪颖.面向成人学习者的微型学习资源分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sh.xinhuanet.com/2016-03/18/c_135200400_15. htm.

[3]吴金红.基于普适计算的高校泛在学习环境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4).

[4]程志,龚朝花.活动理论观照下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4).

[5]许卫中,宁玉文,许浩,等.医学微型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6).

[6]顾凤佳.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学习课程设计原则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7]张豪锋,朱喜梅.整合式微型学习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10(7).

[8]胡通海,汪颖.基于实用性视角的微型学习资源分类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

Construction of Micro-learning English resources is the basis of Ubiquitous-learning and Micro-learning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learning.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asic elements that are involved in Ubiquitous-learning circumstance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learningresources and thereb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pproach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kinds of Micro-learning English resource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Ubiquitous-learning circumstance;Micro-learning;learn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G647

A

2096-000X(2016)24-0049-02

文章系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人才资助项目“泛在学习环境下高职英语微型学习资源建设和应用研究”(项目号:JR2015Y098)研究成果。

王成霞(1973-),女,山东邹城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班莹(1976-),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教师,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学习者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