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学说的“秘密和诞生地”
——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016-03-19王虎学
王虎学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马克思学说的“秘密和诞生地”
——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王虎学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91)
摘要:毋庸置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起点上极具代表性的一部经典著作。这部著作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胚胎”和“萌芽”,堪称马克思学说的“秘密和诞生地”。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联姻”,提出了分析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并阐发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初步提出并完整地展现了他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重读这部著作,还应该从国内外围绕这部著作而展开的旷日持久的争论特别是在关于“顶点论”与“不成熟论”的交锋中,进一步引申并思考如何客观评价进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一重大问题。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起点上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经典著作。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手稿》这部“种子式”的文本中,包含着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进行综合论证和阐述,从这个意义上讲,《手稿》堪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秘密和诞生地”,是首次全景式地展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形象的最初蓝图和典范文本。今天,我们重读《手稿》,回到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真正策源地和最为原初的语境中,从理论源头和思想根基出发揭示经典的精神实质,感受经典的永恒魅力。
一、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联姻”
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已经完成“两个思想转变”,在《手稿》中,马克思正是从他刚刚获得的新的立场即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性地考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问题是,哲学专业出身的马克思为什么要去研究政治经济学?促使马克思写作《手稿》进而实现哲学与政治经济学“联姻”的背景和动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方面,从大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马克思写作《手稿》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一是基于理论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要突破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哲学的传统,创立新的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必须开展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只有这样才可能完成哲学史上“壮丽日出”般的革命变革;二是基于工人阶级运动的实践需要。当时,随着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工人阶级的斗争迫切地需要新的哲学理论作指导,而要完成这个任务,离开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从马克思本人思想形成发展的轨迹来看,“《莱茵报》时期”是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期间马克思所遭遇的“难事”深深地触动了他的思想神经。众所周知,大学毕业后,马克思从书房走向社会。1842—1843年在《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并了解当时欧洲工人的真实处境和现实生活状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案的辩论中以及在对摩塞尔河地区农民状况的调查研究中,第一次遇到了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为什么是难事呢?原因就在于,当时马克思所信奉的黑格尔哲学认为: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国家和法的原则决定社会生活,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马克思很快发现了与他所信奉的理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一种现象和事实:一旦物质利益与思想观念以及法的原则等发生冲突的时候,物质利益较之思想观念与法的原则往往更有力量,而且,物质利益总是占上风。这样的现实和事实促使马克思开始反思进而批判他所信奉的黑格尔哲学。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对于国家和法的性质及其变化原因,必须要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找,而不是相反,而政治经济学正是研究和探索“市民社会的解剖学”。应该讲,这是促使马克思的哲学转向,进而走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初动因。
除此之外,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交往也促使他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44年恩格斯发表在《德法年鉴》创刊号也是唯一一期上的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称赞这是一部“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1]。
综上,在《手稿》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联姻”。当然,从根本上来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并没有偏离马克思终其一生的理论主题,而是对人的解放这一总问题的继续探索和研究,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后来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时间线索来看,大约从1843年底到1844年初,马克思到达巴黎之后,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正是在阅读伟大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经济学著作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现在保存下来的已经为数不多。而《手稿》正是马克思对自己在这一时期进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步概括和总结。对此,吉登斯曾客观地评价指出,《手稿》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批判的最早尝试”[2]12。
二、异化劳动与共产主义的理论“雏形”
根据最新的中文译本,《手稿》由一篇“序言”和三个未完成的“笔记本”组成。从形式上看,整个《手稿》带有明显的个人研究笔记的性质,就此而论,《手稿》还远不是一部已经完成的“成熟”的著作,但是瑕不掩瑜,《手稿》可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部“百科全书”,尽管有些还是以萌芽或胚胎的形式出现的。总体上看,《手稿》的思想内容主要是由马克思在阅读前人著述的过程中对原文的直接的摘录、概括性的转述、批判性的注释以及马克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组成。而关于《手稿》的核心理论,有人认为是异化劳动;有人认为是共产主义。实际上,如果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看,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都属于《手稿》的核心理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从根本上来说,异化劳动理论就是探索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的学说,而共产主义理论旨在阐明人如何扬弃人的自我异化、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因此,如果从人的解放这个主题出发重读《手稿》,其主要内容就体现为两大理论成果: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
(一)异化劳动理论
毋庸置疑,异化劳动是《手稿》的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在《手稿》中,马克思在研究了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问题以后,写下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一片断。在这一部分里,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异化劳动理论。
1.“异化”概念
“异化”概念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是指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财产的让渡等。后来,“异化”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著作中曾被广泛使用过。而黑格尔是第一个真正把异化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进行探讨的哲学家,他主要是在对象化、外化的意义上使用异化。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异化为自然界,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这种异化,回到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自身,因此,异化是黑格尔构造思辨哲学体系的工具和杠杆。费尔巴哈通过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异化观,建立了人本主义的异化观。费尔巴哈从感性的人出发,认为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又把上帝当作独立的主体,顶礼膜拜,因而上帝是人本质的异化。
客观地讲,在《手稿》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异化”概念都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术语之一。吉登斯曾鲜明地指出:“《手稿》的基调是: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普遍本体论意义上的‘异化’范畴移植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去。”[2]18也就是说,“异化必须被当做一种历史的现象来加以研究,只有从特定社会形态的发展的角度才能得到理解。”[2]24吉登斯进一步分析指出:“异化劳动这一概念表明的并不是‘自然人’(没有被异化)与‘社会人’(异化了的)之间的张力,而是表明一种‘特定的社会形式’——资本主义——所蕴含的潜力与这种潜力实现之不可能性之间的张力。”[2]19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既蕴含着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又蕴含着工人当下实现的不可能性。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来自德国古典哲学又从根本上不同于它。正如吴江在《异化思想述评》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从马克思《手稿》以后的早期著作看,马克思是用异化概念,在内容上和实质上,不仅和黑格尔的根本不同,而且和费尔巴哈的也大不相同。”[3]总之,在批判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他的异化劳动理论,并在明确区分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
2.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
在《手稿》中,异化劳动最初是以胚胎的形式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基础,也是把这三个组成部分统一起来的重要理论纽带。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系统阐发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或称为四重规定性。
其一,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已经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者相对立。换言之,劳动产品成为不依赖于劳动者的独立力量,他们生产得越多,他们占有的产品反而越少,从而反对他们自己的异己力量就越大。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具体表现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51“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4]53“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生产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4]54
其二,工人与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异化不但表现在劳动产品也即劳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劳动活动也即生产活动本身之中。相比之下,劳动活动的异化更具根本性和前提性,试想,假如工人没有在劳动活动中使自身异化的话,那么,工人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又怎么会和工人成为对立双方呢!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活动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自己的劳动活动中,工人“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强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4]54-55可见,对工人而言,劳动活动不是他的本质规定,而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其次,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对于正常人而言,“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4]55因为,这种劳动活动只是一种人在其中使自己身体和精神双重受折磨的外在的劳动,这不就是一种人的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活动嘛!最后的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4],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活动的异化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全盘丧失。
其三,工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在这里,我们首先得弄清楚马克思所说的“类本质”是什么?客观地讲,在《手稿》中,马克思多次使用的“类”、“类生活”、“类存在物”、“类本质”,等等,都是从费尔巴哈那里借用来的术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马克思固然是在用费尔巴哈的概念,但是马克思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已经赋予这些概念以新的含义。实际上,马克思在这里使用的“类”已不再是费尔巴哈意义上的“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已不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由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劳动变成了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只是人的谋生工具而已,所以说,人与人的类本质完全异化了。
其四,人与人相异化。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从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表现即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到人与自己的劳动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必然导致人与人相异化,而这一切在马克思看来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推论。试想,在资本主义的异化条件下,如果劳动产品、劳动活动都不属于劳动者本身,那么,它们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不属于劳动者所有,它们都已经属于另一个有别于劳动者的异己的存在物了。问题是,这个有别于劳动者的异己的存在物是什么?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这个异己的存在物既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而只能是另一个人。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4]59的确,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通过异化劳动,工人生产出了一个站在劳动之外、对劳动非常生疏的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马克思取名为“资本家”。因此,当工人同自身相对立时,他必然与资本家是相对立的。
3.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
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的同时,明确指出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及其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从最开始,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仅仅是一种因果关系,异化劳动是“因”,私有财产“果”,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就变成一种互为因果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明确指出,“私有财产只有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它的这个秘密才重新暴露出来,就是说,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4]61如果说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引申出私有财产概念多少还带有一些思辨色彩的话,那么,他强调两者后来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借此探索资本主义的矛盾已经触及到了现实的资本主义关系。
当然,实事求是地讲,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最终从根本上解答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的认识还并不是十分明确,带有一种循环论证的痕迹。譬如说,当马克思从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概念的同时,他又紧接着指出:私有财产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异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所以说,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本身是如何产生以及异化劳动到底是如何导致私有财产等问题,还没有给予最终解决。当然,这一谜团在紧随其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得到了更为清楚的规定和解答,即造成异化劳动的原因是“分工”,更准确的是“自发分工”。总之,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深入剖析,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资本与劳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对立,彻底批判了资本主义反科学、非人道的真实面相,从根本上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私有财产的存在必然进一步形成并固化异化劳动,进而会给整个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基于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只有消灭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才能从根本上使整个社会获得解放。当然,在马克思看来,“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4]128。很显然,在这里的论述中,马克思已经引申并初步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理论。
(二)共产主义理论
在《手稿》中,马克思借助于异化劳动理论,首次从哲学上证明了消灭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从而实现人的解放即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涂尔干深刻指出,“共产主义” 概念似乎已为我们所熟知,但是由于这个概念被任意使用,因此,提起共产主义,“在我们心中唤起的只是含混不清的概念,模糊的印象、偏见和情绪交织在一起”[2]104。
1.“共产主义”概念
19世纪30、40年代,共产主义概念开始出现在西欧的一些报刊上,并且很快成为一种社会思潮。据考证,“共产主义”一词最早产生于1834—1839年间巴黎的秘密革命团体之中。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最早接触到了共产主义。他指出,重要的并不是像某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去搞“共产主义思想的实际试验,而是对它的理论论证。”[5]客观地讲,这是青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基本态度。马克思在随后的《手稿》中,对共产主义阐发和论证显然已经进一步深化了。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这时所提到的“共产主义”,有些是指非科学的共产主义或作为批判对象的共产主义,但更多都是从正面意义上使用的,其中不少还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阐释和规定。
2.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
这里所说的粗陋的共产主义,是当时颇为流行的一种空想社会主义派别。从其表现形态来看,一是以占有物质财富为唯一目的,二是绝对平均化欲望,因而也被称为露骨的、粗俗的、忌妒的、绝对平均的共产主义。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这种粗陋的共产主义进行了最为集中、最为严厉的批判。粗陋的共产主义主张重新分配和绝对平均地占有全部社会财富。他们认为这就是“共产”!在马克思看来,粗陋的共产主义所提出的所谓否定私有财产实际上只不过是对私有财产关系的一种普遍化而言。而且,粗陋的共产主义公然主张“公妻制”。马克思对此进行了集中而严厉的批判,他指出:“把妇女当做共同淫欲的掳获物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4]80。
3.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
在《手稿》中“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一部分,马克思不仅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等错误思潮,还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他自己的共产主义观,集中表述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4]81为了更为完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共产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对上述这一大段引文做进一步分析和阐发。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首先意味着人本身的解放,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如前所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而私有财产只不过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一种物质的、感性的表现而已,因此,扬弃私有财产,这本身就是对人的一切感觉与人的一切特性的彻底解放。而且,共产主义理论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合乎逻辑的展开。所谓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就意味着共产主义决不是仅仅通过对物的扬弃就可以获得的,更为根本的一点是,共产主义是要通过对人本身的异化性质的彻底扬弃才能获得的。诚然,共产主义意味着对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保存,也就是说,共产主义不是完全取消而是积极保存以往人类发展所取得的所有文明成果,甚至包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这里的共产主义决不是以对财富、对物的片面占有为目标,而是要实现人本身的解放。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共产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相反,“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85。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正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和谐统一。在《手稿》中,马克思强调指出,共产主义既承认自然界先于人的存在这一基础地位,同时又特别强调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本身在共产主义具有最高的价值。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完成了的统一,是二者的“合题”。而且,马克思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共产主义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矛盾的解决,而且,一旦私有财产被共产主义彻底扬弃,人的存在与本质、人的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也将随之真正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共产主义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解答了历史之谜,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这不就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自觉嘛!
最后,关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现实中的共产主义的诞生活动,又是在思维中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共产主义的生成运动。他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4]128由此可见,理论上的共产主义与现实中的共产主义还不是一回事,二者不是立竿见影的关系,决不能简单地在二者之间画等号,而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
三、“顶点论”与“不成熟论”的交锋
众所周知,当沉寂了88年之久的《手稿》于1932年公开问世之后,随即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广泛、持续、激烈的争论,在这种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中,各种争论随之纷至沓来,时至今日依然有增无减。正如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所言,长期以来,《手稿》一直都是“斗争的论据,诉讼的藉口,防御的堡垒。”[6]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手稿》的态度都很鲜明:有追随、赞成者,亦有批判反对者;有全盘否定者,亦有无限拔高者。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研究《手稿》的人不仅有政治家、革命家,还有许多来自包括哲学界、经济学界、美学界、文艺学界等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他们甚至还在《手稿》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也许就是作为经典的《手稿》的魅力所在吧!
问题是,《手稿》到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总体上而言,理论界围绕《手稿》的思想内容和历史地位所引发的争论,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种观点即“顶点论”和“不成熟论”的交锋,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代表性观点,双方热议的问题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上。
“顶点论”认为,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髓所在,据此,他们认为:《手稿》明确主张人道主义,因而《手稿》应该被看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朗兹胡特和迈耶尔曾强调,《手稿》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是“包括了马克思的全部精神视野的唯一文献”[7]78。此外,比利时人亨·德曼强调在《手稿》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马克思,他也盛赞《手稿》“对于重新理解马克思学说的发展进程和全部含义具有决定的意义”,在他看来,《手稿》明确显示出:“马克思的成就的顶点是在1843年和1848年之间”,因此,我们“切不可高估马克思的晚期著作,相反地,这些著作暴露出他的创作能力的某种衰退和削弱”[7]79-80。关于《手稿》的“顶点论”由此而来。
相反,“不成熟论”认为,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髓所在,据此,他们认为,《手稿》中蕴含着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且具有明显的费尔巴哈印迹,因此,《手稿》就被人为判定为一本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持有这种观点的德国人布尔曾在一篇关于《手稿》的专论中尖锐地指出,《手稿》只是“不成系统的残篇断简”而已,而“绝不是一部完整的东西”,《手稿》是一种非科学的道德意义上的作品,它是从五花八门的思想理论中拼凑而成的、没有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的、没有马克思本人的明确观点的一盘大杂烩[8]。诚然,像布尔之流如此苛刻露骨甚至夹带恶意攻击马克思《手稿》的人事实上并不多见,但是,布尔的评论却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真实地再现了一些自诩为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态度。苏联学者巴日特诺夫尽管也给予《手稿》以重要肯定,但是最终却将《手稿》定性为一部“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9]162。关于《手稿》的“不成熟论”由此而来。
站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起点上,我们回归经典,重读《手稿》,就一定要善于从这些历史争论中发现其问题,进而获得启示。我们认为,无论是“顶点论”抑或“不成熟论”,双方各执一词,看似势不两立、水火不容、你死我活,实则内在相通,乃一丘之貉,因为二者无一不是在“成熟”和“不成熟”这种两极对立、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考问题的,客观地讲,这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本身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实际上,“顶点论”和“不成熟论”这种固执一端的倾向和做法都是极其片面和错误的。而且,我们认为,判断《手稿》成熟与否也不能拿年龄说事,不能武断地认为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写的就是不成熟的,那么,试问,谁能保证老年马克思写的就一定是成熟的,这种拿年龄说事的简单化做法也是要不得的、有害的。
事实上,由上述争论便会自然引申出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客观评价进而科学对待马克思的《手稿》?我们认为,科学对待《手稿》,就既不能有意美化《手稿》,也不能人为地拔高《手稿》,更不能故意贬低《手稿》甚至人为抹煞《手稿》,进而置《手稿》应有的价值与意义于不顾。实际上,认真研读《手稿》,我们就会发现,在如何定位《手稿》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借用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评价:《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在类比的意义上,毋宁说,《手稿》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秘密和诞生地”,实际上,这一认识已为国内外诸多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者特别是《手稿》的研究者所公认。
总之,毋庸置疑,《手稿》的出版堪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大事件”。《手稿》在西方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东欧思想界、中国思想理论界,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引发了人们对《手稿》的一次次解读与诠释,这已充分显示出《手稿》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首先,研读《手稿》,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真实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学说从创立之始就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意义重大。其次,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的深刻洞见,对于人的解放的孜孜探索等,构成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立论基础。第三,研读《手稿》,有助于从源头和根基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正本清源,返本开新,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且,《手稿》中所蕴含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相统一”的方法、“经济问题哲学分析、经济问题政治解决”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分析“中国问题”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事实上,在当代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手稿》正在并将越来越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2]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M].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吴江.吴江文稿:上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84.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34.
[6]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248.
[7]列·巴日特诺夫.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M]//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秦水,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63.
[8]曼弗雷德·布尔.异化、哲学人本学和“马克思批判”[J].郭官义,译.哲学译丛,1980(2).
[9]巴日特诺夫.哲学中革命变革的起源[M].刘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62.
责任编辑李兰敏英文审校孟俊一
收稿日期:2016-04-2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15CKS0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虎学(1981-),男,汉族,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价值与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16)03-0008-08
“The Secret and the Birthplace” of Marx’s Theory——Rereading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WANG Hu-xue
(College of Marxism,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Indubitably,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is a classic work on the origin of the formation of Marxism. This book should be called “the Secret and the Birthplace” of Marx's theory, because it contains the “embryo” and “bud” of Marx’s philosophy, political economy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In this book, Marx realized the first “marriage” of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the alienation labor theory of capitalism is put forward and the four rules of alienated labor are analyzed, and the theory of communism is put forward and fully demonstrated. Rereading the book, in the debate over the work especially between “Vertex theory” and “immature theory” in China and abroad, we should further think about the major issue: how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and scientifically treat Marxist classical works.
Key words:“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alienation labor; Commu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