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先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016-03-18刘军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分析探究

刘军莉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祝福》,感受很深:她以“祥林嫂的生存分析”为课堂的切入点,让人耳目一新,课文内容分析得水到渠成,课堂安排得老到自如。不得不佩服这位教师的功力,不过心里还是感到有点不足——课堂好像是教师问题的展示,学生只是在配合教师分析问题。打个比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像猎人与猎枪的关系,教师是猎人,学生是猎枪,教师指哪,学生就打哪,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加强了学生的参与,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没有真正调动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二)说:“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在大多数课堂却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把第一个环节“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抛到脑后了。以《祝福》一课为例,肯定要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而分析这个形象从哪儿切入则是训练的重点。学生大多知道名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学生想到这个突破口是不是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好得多?最起码学生享受到自己发现的乐趣。还有一些细节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让学生发现并分析,是不是也能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这样匪夷所思的结果——那些课堂上少讲甚至不讲的教师教学成绩却比那些在课堂上口吐莲花的教师的教学成绩好。个中道理,是不是前者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是值得语文教师研究与探索的重要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时期,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发表独特的见解。作为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切不可越俎代庖。凡是学生能够完成的事,一律由学生完成。同时,教师要提前设计好课堂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在探索中进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问题。即使学生刚开始不能发现问题,但随着这种意识的训练与培养,学生一定也能受到熏陶,慢慢提出自己的问题,可能发现的问题浅一些。

现在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若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就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请先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好吗?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分析探究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设问引导探究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两只想打架的熊
智珠
Units 13—14解题分析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