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视野下的专业年审制度探析
2016-03-18孙永安王晓敏
孙永安,王晓敏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视野下的专业年审制度探析
孙永安,王晓敏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专业年审或类似制度的目的是奠定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的运行基础。专业年审应以“预期的学习结果”为核心,以定期全面诊断和持续改进为目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而建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因而,要顺应外部环境条件影响和人才培养工作内在要求的改变,构建专业与学校各自履行相关责任义务的质量保证体系与保证机制。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专业年审制度;人才培养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备受重视的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大背景下,迅猛变化的社会对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提出的更高要求。但同时大学教育质量却出现了下滑的趋势[1],这迫使高职院校不得不更加重视教育质量,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学校教育现况进行反思、评估,以谋改进。其中,直接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专业成为工作指向的中心,这一中心的确立要求首先建立专业自主的质量评价及其改进制度,以建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的运行内核与基础。
一、建立专业年审制度的目的
专业年度审核制度(以下简称“专业年审制度”),是高职院校为实现专业教学质量自主保证而建立的制度标准与程序,它与学校给予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的总体质量框架与管理保证系统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工作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作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专业年审制度,既是为了顺应外部环境条件影响的变化,也更是为了满足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内在要求的改变。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关注教育发展及其质量水平。尤其是外部诟病教育质量所形成的压力,对高职教育传统的功能和价值提出了挑战。在高职教育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发展形势下,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出发,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 [2015]168号)》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国教督办[2016]3号)》等文件。,要求职业院校加快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探索与完善有效的制度标准和体制机制。其基本指向是要求学校切实落实办学主体责任、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把对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从“有”转向“优”,落实将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及其价值的首要标准。评估和“诊改”共同的核心问题是:高职教育“怎样是真正的优质”和“如何保证达到真正的优质”。
回应社会环境和发展趋势的教育需求压力,高职院校就必须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向社会相关利益主体说明教育现状,证明培养质量。为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要审核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规格、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保证学校的总体布局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时,仍然保持相同的逻辑内涵和质量水准;二是要确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与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性问题,保证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的与时俱进;三是评估学校在发展规划、政策制定、资源分配等决策形成上的科学性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凭主观、经验决策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些目标实现与否,无论是作为核心工作内容,还是最终的评价标准,都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这就需要通过建立专业年审制度,保证在每一个年度均可以对专业教学过程及相关工作的审核、评价与及时改进,持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年审制度中的质量责任主体
建立与实施专业年审制度时,首先需要明确主体与责任。所谓主体,就是专业年审过程中某种工作及其责任的承担者;所谓责任,就是主体在完成职能规定的相关工作中,需要承担的强制性义务。在质量管理中,保证与保证经常被相互替代使用。但就其内涵而言,存在一定的差别。保证偏重强调质量进步的主体责任,依赖自主性的调动与发挥;而保证偏重强调质量进步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条件影响,要求消除制约质量改进的客观性因素。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和专业,作为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主体,在专业年审制度运行中,所需承担的质量责任、享有的权力和所需承担的义务是不同的。
(一)专业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
专业需要通过全面自我评价诊断,明确改进方向、措施与条件保证方面的需求。系统分析、诊断专业的基本情况,在总体框架和培养细节两个方向对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客观分析与评价。采取依靠本专业所有从教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经验进行规范的集体“会诊”的方式,围绕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诊断,通过“年审报告”为后续改进提出对策性方案(包括内部措施和外部支持与保证)。基于客观现状的系统性梳理、集体分析诊断,以现有的培养经验为基础、吸纳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实效性、合理性和可信度。有条件时可辅以外部专业机构诊断或专家诊断,进一步增加诊断的可靠性。准确可靠的诊断是有效改进、持续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二)二级学院兼具质量保证与保证主体责任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需要充分发挥好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改进与提升的组织保证作用。它作为教学组织单位的基本功能,是在规划、组织、调整、改进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的同时,与学校协调相应的政策支持与条件保证。这需要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需求的掌握要准确;二是在充分了解学校政策条件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可行的支持与保证请求。通过内部质量保证的专业年审工作,可以比以往更好地实现这两个先决条件,二级学院可以更加客观、理性、有计划地逐步争取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政策与资源支持保证,行驶其居于专业与学校之间发挥应有的衔接作用。
(三)学校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改进中政策与条件保证的主体
对于政策与资源条件,学校要改进其办学,对办学方向、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做出科学的决策,决策的依据是影响决策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才培养及其发展动态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并形成综合诊断,据此进行办学资源的调整与分配,以保证实现在投入方向、使用效率与效果效益等方面的有效配置,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的社会功能、质量水平与办学价值的持续提升。
专业年审的有效运行以及运行的质量效果,取决于以上三个质量责任主体各自作用的发挥。据此,可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系统,有效完成由自我评价诊断、综合分析质量信息、形成对策性意见与改进方案、专业在现有保证条件下改进构成的循环过程。所以,明确质量主体责任,建立顺畅的工作流程,形成协作改进的工作机制,是建立并有效运行专业年审制度的前提。
三、专业年审制度的主要功能
专业年审制度的建立,是接受“质量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2]的基本认识,要实现全面检查、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目标,需要具备六个基本功能:
(一)定期全面审核功能
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周期内,每个年度都需要针对培养的质量效果,开展对教学及其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反思。审核其中成功做法和存在的不足是进行有效评价诊断、反馈改进的前提。专业年审制度可以通过执行学校统一的质量监控指令、项目与方法,发挥审核功能。
(二)自主评价功能
在学校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下,专业有权自主评价,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自我诊断”并获得尊重与认可,是学校开展专业评价、采取改进与保证行动的必要依据。
(三)对接外部评价功能
在学校教育质量多元评价的条件下,相关利益主体或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需要以学校自身的评价为教育教学信息和质量自评信息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专业年审之类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主动且完整地提供反映教学一线工作及其质量评价的信息,以对接外部评价的需要。
(四)质量信息传递与比较功能
质量评价信息如要横向传递与比较,需要在统一质量标准和审核的程序下获得。专业年审制度作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要求学校所有的专业执行统一质量标准和审核程序。因此,专业之间相互传递质量保证方面的成功做法,可以进行培养质量比较。
(五)质量改进的保证功能
从质量生成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看,是以学生为“学习者”当作中心要素,是为了达到学习者“预期的学习结果”而进行资源配置、开展教学等培养活动的。因此,针对专业培养“教”与“学”的需要,学校需要通过其组织管理与质量保证系统,实现政策、资源、条件与环境等方面的保证。
(六)质量改进成果的累积功能
在某一特定时期,质量改进的目的是达成特定质量目标。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质量改进没有终极目标,而只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持续改进。高质量是一个动态的评价,是在持续改进质量生成与保证过程中,逐步积累而形成的成果。
由此可见,专业年审制度功能的共同指向,就是扬弃以往人才培养过程主要由经验主导所产生的弊病,构建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与过程,是引发教育思想、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变革,以形成更高培养质量水平的有效机制。
四、实施专业年审制度的途径
专业年审制度的建立及其功能实现,需要教育理念、工作思维和管理方式的改变,但其最终意义不在于改变培养与管理的形态,而是要让学生受益,是要保证所有进入学校的学生成为学习者,可以凭借学校提供的更可靠、高效、优质的教育和培养,保质保量地完成预期的学业任务,达成“预期的学习结果”,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评判专业年审制度价值的标准,就是学生是否受益及其程度。为此,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的专业年审,其作用的发挥、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使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学习者的需求
专业年审的自我诊断,是围绕“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一核心构建标准体系,是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在确定培养方向,培养方案设计、执行与结果生成以及形成质量保证的过程中,在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全部过程和所有方面,具有灵魂的价值和作用。如何处理班级授课、专业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专业自我诊断的评估本身,是应作为目的还是手段?是为管理服务,还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破解这些矛盾与难题的钥匙,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它还是联系办学定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评价、质量评估的纽带。学生可在“预期的学习结果”牵引下,有计划地“质变”和“增值”。以此为核心来看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延伸到制定方案的社会环境条件、培养质量的评价与保证,就应设计让学生受益的培养方式和管理方式保证学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二)改进学校的资源配置与管理遵从于专业需求
在现有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制下,人才培养方案是由专业和二级学院组织与实施的。学校的责任一是要建立章程,明确办学愿景、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二是要制定政策标准和配置资源,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证。基于质量主体责任的权利与义务,学校不仅要规范管理二级学院、专业的教学工作,更要通过资源配置、政策标准制定、绩效激励等机制,为人才培养及质量提升提供保证服务。对于履行保证服务的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其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标准在于工作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实质上就是考核其工作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不仅仅是专业教学工作的责任,也是学校及其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的责任,是衡量学校办学及其质量水平的终极标准。
(三)制度化保证在全面检查基础上的持续改进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根本价值在于改进,要通过一个完整、系统的标准体系,组织系统、科学的方法,完成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系统性检查与反思,形成可以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提升的质量保证过程。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达成“预期的学习结果”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思维方式,完善或重构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的模式。建立起以“预期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针对质量生成要素的,培养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反馈、改进提高的管理闭环和改进循环。
(四)查检并持续改进内部协同机制
高质量不仅取决于影响质量生成的各要素本身,还取决于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配合。通过实施专业年审制度,可以定期全面且规范地自我检查、评价各要素在培养过程中的状态,同时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状态及其效果与水平,从而可以更加客观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传播成功经验,修正弥补产生制约影响的“短板”,改进才会有更显著的效果。
与质量概念一样,质量保证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精神层面的意志、意识和精力的投入,也需要时间、人员、经费成本等物质层面的投入;既需要专业化、专门化的机构与人员配置,也需要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和普遍参与。耐心坚持,逐步完善是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拥有的工作心态和发展之路。
[1] (美)E·格威狄·博格.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M].毛亚庆,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2] 王章豹,郑治祥.基于TQM和ISO9000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新概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1-7.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Annual Review Institution under the Vision of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UN Yong-an, WANG Xiao-min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1483,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fessional annual examination or similar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stabilize the running of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which is to centre on the “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 and aim at periodic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s well. Thus, the adaption to the variations both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in talents cultivation to consolidat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mechanism seem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professional annual review; talent cultivation
G717
A
2096-272X(2016)05-0027-05
2016-09-01
孙永安(196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评估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