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消极情绪对学生工作的影响

2016-03-18赵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

高教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辅导员对策

赵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



高校辅导员消极情绪对学生工作的影响

赵博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复杂性、繁琐性,在工作中,每名辅导员随时随地都会产生愤怒、焦虑、恐惧、委屈、紧张、痛苦、悲伤等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已影响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文章针对高校辅导员消极情绪对学生工作的不利影响,分析消极情绪发生的原因,提出消除消极情绪的对策,促进辅导员更好地、愉快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消极情绪;影响;原因;对策

Abstract:Th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ity and complication. Every counselor will have negative emotions like anger,anxiety,fear,injustice,tension,pain,and sorrow,which may affe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tudents. For negative influences on work with student affai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having those negative emotions and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aiming at promoting counselors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tudents

Keywords:counselor;negative emotion;influence;reason;countermeasure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辅导员奋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师长,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然而,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辅导员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消极情绪,严重阻碍了工作效率和自身健康,逐渐成为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辅导员工作实际出发,探讨辅导员消极情绪的影响、原因及对策,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情绪的概念、分类及功能

情绪,一般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它通过态度的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的关系。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以该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2]情绪一般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是一种心情低落以及陷于不愉悦的主观体验,如愤怒、焦虑、恐惧、委屈、紧张、痛苦、悲伤等。

情绪有四个基本功能:第一,适应功能,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人们通过各种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第二,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第三,组织功能,主要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第四,信号功能,情绪能在人际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3]

二、高校辅导员消极情绪对学生工作的不利影响

(一)辅导员消极情绪降低了工作效率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纽带,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等重要职责。辅导员带着消极情绪投入日常工作,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疲于应付,缺乏工作热情,工作不积极,失去进取精神,甚至对工作产生懈怠感,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比如,上报数据不及时、冷漠对待学生来访、忽视学生思想动态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辅导员消极情绪阻碍了影响力

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师长,学生有事情最先寻求帮助的对象就是辅导员,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的消极情绪会阻碍这种影响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绊脚石。

(三)辅导员消极情绪疏远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辅导员在工作中,由于消极情绪不能很好的释放,往往会转嫁给学生,如对犯错学生怒火冲天地大声呵斥、对学生求助漠不关心、对学生反映问题态度消极等。这些会引起学生反感,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辅导员失去了良好形象和感染力,疏远了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4]

(四)辅导员消极情绪弱化了辨别力

辨别能力有利于辅导员透过事物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有利于辅导员从学生动态中甄别出真实、有效的动态,有利于辅导员从问题中辨别出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带着消极情绪看待学生,就如同带上了有色眼镜一样,对违纪学生不问青红皂白就严厉批评,对学生矛盾不深入了解就加以指责,往往会产生偏见和错觉,使辅导员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辨别力被弱化。

(五)辅导员消极情绪削弱了创新力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具有创新力,否则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消极情绪长期出现,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出现混日子现象,完全不顾工作质量和效率,面对新问题不思考,面对新事物也不接触,不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工作,完全停留在原有固定工作模式上。长此往复下去,辅导员会失去自信,对未来发展迷茫,削弱创新力。

三、高校辅导员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

(一)辅导员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辅导员是一个集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于一体,具有管理、辨别、沟通、创新等能力的引路人。任何人都会产生消极情绪,辅导员也不例外。由于辅导员认知能力不同,导致处理消极情绪的方式和受消极情绪影响的程度也不同。有的辅导员能正确看待消极情绪,通过一些方法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停留时间较短。有的辅导员由于心理学知识缺乏,不能正确看待消极情绪,往往因害怕面对而选择逃避,任凭消极情绪伴随,停留时间较长,消极情绪未能及时消除或转化。

(二)学校配备辅导员的数量严重不足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配备很难达到这条规定,导致辅导员工作量和强度加大,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细致周到地开展工作。有学生多的辅导员与学生少的辅导员进行比较,往往会感觉到心里不平衡,消极情绪比较普遍。

(三)辅导员职责不明确

一方面,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在这种状态下,辅导员做了许多班主任的工作,导致重复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能力较差,只要是关于学生的事务,就找辅导员,往往会出现忙于应付,推诿扯皮现象。

(四)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

辅导员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战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沿。辅导员工作涉及到学生事务的各个方面,由于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生活习惯都不同,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格式各样的问题,每天都奔波在宿舍、教室、食堂、办公室之间,处理学生事务,时常会有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发生,下班后还担心自己所带的学生,辅导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四、消除辅导员消极情绪的对策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但由情绪引发言行的后果有好坏之分。积极情绪可以使辅导员精神抖擞,提高工作效率;消极情绪可以使辅导员精神颓废、意志消沉,降低工作效率。辅导员的消极情绪不可能完全消除,而是要疏导情绪,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从而更好地、愉快地开展学生工作。

(一)掌握心理学知识,正确认识消极情绪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任何人都会在某一阶段出现消极情绪,但消极情绪并不可怕,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就要认识问题。辅导员可以加强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对消极情绪有个系统的正确认识,合理释放消极情绪,掌握适合自身的调适方法,如:宣泄法、暗示法、转移法、安慰法等。[5]

(二)学校经常开展辅导员活动

辅导员消极情绪的消除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为辅导员提供沟通交流平台,经常性地开展诸如茶话会、竞技比赛、拓展训练等活动,广泛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使辅导员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消除自己的孤独感,缓解忙碌、紧张的工作带来的压力,使消极情绪得到释放或转化。

(三)建立完善的制度

第一,完善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条例的建立,明确各自职责,减少重复工作;第二,完善辅导员评奖评优制度,制定完善而详细的评比原则,做好公平公正公开,调动辅导员工作热情;第三、建立各职能部门协调机制,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四)改进工作方法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辅导员要在工作实际中,找出学生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明确工作理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防止被事务性的工作牵扯过多的精力,发挥创造性思维,改进工作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容地开展学生工作。

五、结束语

消极情绪无处不在,辅导员应当正确认识消极情绪,积极对待不要逃避,防止带着消极情绪工作,努力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使消极情绪得到释放或消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3.

[2]刘玉华,刘美涓.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94.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6-357.

[4]郑志婷,佟雪峰.教师消极情绪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5):93-97.

[5]陈玲玲.加强高校辅导员自我情绪管理的必要性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4):239-24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189-02

作者简介:赵博(1982-),男,辽宁抚顺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辅导员对策
静心
幼儿消极情绪的表现及家长的应对策略
——以三门峡市H区幼儿为例
诊错因 知对策
测试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用心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