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者寄语

2016-03-18节选自巾悦

癌症康复 2016年1期
关键词:恢复健康小何寄语

□节选自《巾悦》

医者寄语

□节选自《巾悦》

编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第三届“清逸杯”作文比赛在美丽的春季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那些在平时不显山露水、默默工作的可爱的女职工们,她们在“我想对患者说”和“医者寄语”中道出了从医之人的厚道仁心。文章收录在《巾悦》文集。《癌症康复》杂志多年来关注医患关系话题,系列刊登这方面的文章。杂志选登《巾悦》文集中的部分优秀作品与读者分享。我们愿为医患关系和谐作出更多努力。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这是给“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何玥的颁奖词。

2013年2月19日晚8点,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静候着“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终于如我们所愿,第3位出现的人物就是刚刚12岁、来自广西阳朔农村的最美女孩小何玥。在大家眼里,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上贴着“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但她不幸患了晚期脑瘤,在弥留之际,她看到一篇报道:西藏的一位18岁小伙因患尿毒症,缺乏肾源,无法实施移植手术,即将离开人世。年仅12岁的小何玥给父母留下遗言,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最后如她所愿,她的一肝两肾分别移植到西藏小伙和另外两个人身上,挽救了3个人的生命。

她生前在作文里留下这样的文字:“人最珍贵的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死后,身体能够助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何玥实践了她的诺言,也感动了她家乡的无数人。自她第1个捐献器官之后,何玥父亲以及家乡的同胞共20多人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赠志愿书,这是她12岁生命留给世间的最大财富。12岁的小女孩坦然面对生死已属难能,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我们一家人被她的壮举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对正在学医的女儿说:“将来有那么一天,我也会这样。”女儿也对我说:“我也可以做到。”曾经当过6年兵、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我家先生紧接着坚定地回答:“我更能做到!”

美丽的小何玥,你的在天之灵听到了吗?

(医保处 田秀芳)

最近,医疗纠纷、医闹的新闻屡见报端,甚至出现了患者伤人的恶性事件。我不禁在想:医生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使者,而患者可以说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患本应是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为何冷漠、仇视等字眼充斥着当今媒体上的医患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患者,我可以理解患者生病时的焦虑和无助,可以理解患者候诊时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患者做抉择时的纠结与彷徨。所以,作为医生,消除患者病痛的同时,也会尽可能减轻其负面情绪。但是,我想对患者说:“也请您一定相信并理解医生。”

如果医生为您解答疑问时,没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请您理解,医学是非常专业的学科,医生不可能把相关知识全部告知,但是一定会将最关键的信息传达于您;如果候诊时间稍长,请您理解,医疗资源有限,患者太多,也许您前面还有病情更急的患者,但是我们会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如果医治结果不尽如您意,请您理解,疾病很复杂,有很多我们至今未能克服的病症,但是一定会给您最优的治疗方案;如果对医疗制度不满意,请您理解,制度并非医生个人所为,但是我们要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会为咱们老百姓提供更加健全的保障制度。

总之,请您一定相信,医生与您的目标一致,那就是“健康”。“医患和谐,医患一心”本就是治疗疾病的一剂良药,让我们一起为健康而努力!

(科研处 钱文彩)

谈起医者,总要涉及他对应的服务对象——患者。因此,医者寄语,我想也有医者寄予患者的话。

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都会经历健康、疾病、恢复健康、致命疾病、死亡的动态转变过程。我想把寄语送给每一个健康人、每一个患了病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每一个活着的人,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熬夜、加班加点,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损害身体健康。我想对他们说:“请珍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因为生命只有1次,健康是事业的基础。从现在做起,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每一个身体已出现问题的患者或是疾病早期患者,我想对他们说:“患了病不可怕,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重视身体为我们传递的重要信号,积极求医问药,也可恢复健康。”我还想对疾病晚期不能恢复健康的患者说:“亲爱的患者,不要害怕,人生最后的旅程有我们的陪伴、护航,你不会孤独和无助。我们会尽力帮助你减轻和抚平内心焦躁、怨恨、恐惧和担忧,加强心灵呵护,感悟生命活着的意义。宽容别人,解脱自我。”

我想,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医者的职责,也是我对于患者深深的寄托。愿每一个健康的人爱惜身体,保持健康;每一个疾病早期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恢复健康;每一个疾病晚期的患者能够减轻身体及心灵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安然、平静地接受现状,安详无憾地离开。

(消化肿瘤内科 李艳玲)

猜你喜欢

恢复健康小何寄语
寄语
特约主编寄语
新年寄语
老何与小何
发现最美的教育故事
4我们如何通过治疗恢复健康
寄语
恢复健康事业的人文关怀
产后恢复健康进行 产后恢复3步曲
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