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2016-03-18刘志尹西竹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高教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黑龙江特色艺术

刘志 尹西竹(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刘志尹西竹
(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在目前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不佳的情况下,应当将地域文化艺术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对艺术教育的实施予以支持和约束,促使高校艺术教育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开展具有地域文化艺术特色的艺术课程、氛围、活动等,教育学生,培养出一批批地域文化艺术功底深厚的艺术创作人才。所以,文章将重点分析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如何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有效应用。

关键词: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高校艺术教育

尹西竹(1990-),女,汉,黑龙江省绥化市,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

Abstract:Under the poor condi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art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ollege art education in order to form a regional culture system. In addition,the support and restraint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rt education。By this way can the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 be promoted to fully dig and utilize the Heilongjiang regional culture and arts,form art courses,atmosphere and activities with regional artistic features to educate students and train a batch of talents armed with knowledge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art. So,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how to effectively apply the Heilongjiang regional culture art in college art education.

Keywords:Heilongjiang;geographical culture and art;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形成地域文化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需要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但由于在国外文化的冲击下、后现代文化的发展下,地域文化艺术逐渐被冷落、忽视,导致地域文化艺术价值埋没,同时也不利于本国文化艺术的弘扬与传承。在我国教育工作逐步向国际化靠拢的今天,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应当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文化,并充分开发本土的文化资源,形成特色化的高校艺术教育,促使我国艺术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所以,在发展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的挖掘与利用,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课程、活动、氛围,提升学生艺术创作水平,使学生逐步成为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的概况

黑土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带,黑土地域文化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的边缘地带,黑龙江文化其实是中原文化的一个分支。在历史长河中,几千年来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中原黄河流域在发展与延续的过程中,逐渐被分散,形成多个分支,黑龙江文化就是其中一支,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受当地劳动人民风俗习惯、社会现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黑龙江文化呈多元化特点,也就是可以构成多个小的文化单元,如冰雪文化、林业文化、金源文化、知青文化、俄罗斯文化等[1]。目前黑龙江文化以两种形式呈现,即:

(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相对于本国其他地域文化来说,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确流淌着与之相似的文化血统,但长期受特殊地理条件、人文风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黑龙江地域文化更为独特,其成为我国众多地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地域文化。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形成了黑龙江地域文化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征,是一种多元一体的边缘文化。黑龙江地域文化既要应对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对本土文化,特别是对各世居民族原生文化形态的撞击、渗透、挤压与同化,同时也要考虑其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并对外来的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进入采用宽容、妥协与吸纳等灵活姿态。这种双方不断碰撞和交融的结果,就形成了多元一体,既开放又封闭的边缘性文化。[2]因此,从不同视角看黑龙江地域文化,可以呈现出不同特色地域文化,如东北文化、关东文化、黑土文化、寒地文化等。

(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产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引领。黑龙江是一块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土地,黑土地不仅培育出丰饶的物产,也孕育出特色鲜明、昂扬向上、富有感召力的文化精神。在近些年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黑龙江省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将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开发作为重要工作之一,也就是依靠地域文化的引领,积极发展地域文化产业。具体工作内容为:

1.大力发展地域文化产业

从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运用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重视保护黑龙江地域文化资产,培养保护与研究地域文化专业人员,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多元化开展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合理发展文化产业经济,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业、互动文创产业;开发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工艺品等,逐步全面发展地域文化产业。

2.全面提高人们的素养

地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说地域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在于全面提升人文素养。黑龙江省人民文化素养的培养,必然离不对地域文化的吸收与运用,借助弘扬地域文化、传达地域文化内涵等方式,深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挖掘地域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德育价值,可唤醒乡土感情,催生价值认同。促使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得以提升[3]。

二、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概况

艺术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教育,对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对艺术的丰富表现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意在提高学生艺术设计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使学生成为优秀人才。而基于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实际情况,其教育规模不断提升。因为黑龙江高校越来越注重加强专业艺术团体的合作与交流,适时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雅艺术活动等,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这一情况,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参与到艺术教育当中。加之黑龙江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增加艺术类学生数量,使得艺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黑龙江艺术教育的建设还呈现不断完善的状态。在近些年国家大力支持文化艺术发展的背景下,全国性艺术学科交流座谈会的开展,大大提升了艺术教育学科的价值与地位。在此影响下,各大高校在原有艺术专业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与艺术相关的专业,发展艺术教育。黑龙江高校在艺术教育方面也做出同样的努力,促使高校艺术教育建设日渐完善。但尽管如此,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随意、师资力量不理想、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涵盖知识少、对地域文化资产保护重视程度不足等。所以,探究正确的发展之路,良好发展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4]。

三、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对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的概述,可以确定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中融入地域文化艺术,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多民族、多地域的色彩,南北、中西文化交融,成就了其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地域风格。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教育,有利于良好发展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

(一)设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核心。校本课程是以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前提,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育资源、教师群体优势的前提下,进行细致分析,进而开设的。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设置,则是深入研究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了解黑土文化、东北文化等,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将地域文化合理融入到课程中,设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课程。例如,在设置艺术设计课程中,首先了解黑土文化、形成历史、文化特点、文化内涵等,在此基础上设置黑龙江流域民间手工艺品制作选修课、黑龙江文化艺术研究选修课等。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还需要注意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使课程结构呈多元化特点,以保证交叉课程、边缘课程、外围课程等各种课程设置均合理[5]。

(二)营造学术氛围

除了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之外,还要营造学术氛围,自然的影响学生。如此,黑龙江高校应当注重研究黑龙江地理、黑龙江旅游资源、黑龙江民族服饰、黑龙江风俗等,将可以代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元素运用到学术氛围营造当中,促使学术氛围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能够有从学习氛围的变化到兴趣影响再到专业学习的过渡,加强对地域文化的多重理解与发扬。例如校内环境营造中,运用可代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元素,增强校园文化色彩;开设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专栏,定期宣传黑土文化、东北文化、知青文化等黑龙江地域文化。

(三)开展地域文化艺术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深受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影响,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地域文化、感受地域文化,提炼地域文化精髓,从而提出艺术设计题材与内容,进行文化艺术创作,这不仅使学生文化艺术创作水平提高,黑土文化开放性特征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启发。黑龙江独特的民族演变与历史变迁,决定了黑土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要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不要墨守成规,要兼容并包,才能够继承、传承、创新黑龙江地域文化。

四、结束语

目前,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处在发展阶段,尽管在艺术教育规模与建设上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但高校艺术教育依旧存在不足之处,阻碍其向国际艺术教育接轨的进程。对此,应当基于国际艺术教育要求,将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中,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观摩展览、艺术课程、学术氛围、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参与其中互动,进而深入了解黑龙江地域文化,将其灵活的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提升自身艺术创作水平与对地域文化资产的重视,并继承、传承、创新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

参考文献

[1]赵玉琢,丁思尧.黑龙江传统地域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4):127-128.

[2]于湘琳,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内涵及教育功能[J].卷宗,2013 (1):2-3.

[3]刘迅.西北区域民间、民俗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163-164.

[4]刘爽.黑龙江高校书刻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探索与实践——以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5):98-99.

[5]曲辉.论民间艺术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关系[J].科技展望,2015 (13):261-26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128-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策略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E053)

作者简介:刘志(1981-),男,汉,山东昌邑,学士学位,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黑龙江特色艺术
特色种植促增收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中医的特色
纸的艺术
完美的特色党建
黑龙江弃风博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