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雕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趋向探究
2016-03-18陈克云
陈克云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安徽 黄山 245000)
徽州木雕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趋向探究
陈克云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安徽 黄山 245000)
摘 要:徽州木雕,是以古徽州为中心,积淀本土民族内涵,融汇中原等外来精华,从母体中诞生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并承载了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极富装饰性、民族性与人文性,是明清雕刻艺术的核心、精髓。徽州木雕,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已经打上了社会盛衰、宗法儒教、民族文化和“图形遗产”等烙印,因此,研究木雕,对特色艺术与多元文化生态的丰富保护,对探究民族信仰、人文精神、文化传承和审美趋向等内容,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徽州木雕;人文精神;审美趋向
徽州木雕源于该地的气候、经济、习俗、信仰、生存状况和意识等,同时留下了大量的“图形遗产”,其核心是一个“仁”字,体现了人文、伦理、儒学、礼仪等美学思想,诸如民族信仰与导向、知识结构层次和容量、价值取向及思维定律等。徽州木雕对判断纷繁的艺术形式、发扬优秀传统艺术、呵护艺术创作等都有极高的价值趋向,伴着民族文化、儒家传承、社会荣辱、宗法烙印等各种痕迹,徽州木雕慢慢地走来,它所传递的是社会文明的破碎,还是辉煌之后的黯淡,让我们共同走进徽州木雕的神秘世界。
一、徽州木雕的渊源
(一)历史渊源
皖南的徽州,享有“东南邹鲁”之美誉,是徽商的故里和聚集地,南宋罗愿在《新安志》中说,徽州是“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1],说明徽州有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诸如:程朱理学、戴震朴学、教育家陶行知、新安画派黄宾虹及徽商、徽菜、徽雕、徽剧等。约十四世纪初,徽州木雕诞生了,虽生不逢时,却能根植母体优越的经济、地域、自然、历史和文化等背景,奇迹般地创造了“学成派、艺成派、杰成派、商成派、人成杰等诸多现象,成为江南亮丽的奇葩。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入选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元代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诗中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更赋予它极强的文化效应和诱惑,木雕就是古徽州崇儒兴文,融中原异域文化,从母体中诞生的独特地域文化。
(二)儒学渊源
最初的民间木雕,是和宗教紧密相连的,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了民族的灵魂和信仰。隋唐统治者尊儒、重道且礼佛,形成“三教鼎立”或“三教合流”的格局,加之石窟、壁画、雕刻的兴起,即“成教化,助人伦”,儒教占了上风并风靡神州。到宋代理学兴起,北宋“二程”及南宋朱熹进一步加以完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屈人以顺天”等口号,宗法制度和理学被进一步巩固强化。[2]明清时期,佛教和道教相继衰退,儒家彰显了强劲的势头,逐渐占统治地位。
徽州木雕,可以说是蒙尘奢华的夜明珠,是徽商兴衰的历史见证,其风格与儒教、宗法和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风格上已无秦汉之雄劲,缺盛唐之恢弘,存魏晋之潇散,融元明之稳重,日趋繁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242.Z.20160530.1459.001.html复缜密,渐失刚劲粗放之气,呈典雅、庄重与唯美,给人含蓄、斯文、凄婉之感受,这或许是清王朝衰落前的回光返照。徽州木雕是徽州商人、文人、匠人、庶民和官人共同创造的财富,融非凡的智慧、创造、毅力和汗水,寓深厚的审美意蕴、儒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等。
二、徽州木雕的礼教特征
(一)儒教文化背景
徽州,汉代称“新安郡”,唐朝称“歙州”,到宋徽宗时改名“徽州”,宋徽宗偏用避讳的“徽”字,据历史记载,是为了记录平定方腊叛乱,歌颂皇恩浩荡,而故用此字,但据《辞海》注:“徽者,美也”,即美好的意思。徽州地势险要,群山相绕,山清水秀,与世断隔,有土著山越居民定居,至三国吴主孙权,武力征服此地,徽州之门才被打开,后北方战乱,中原人南迁而日益繁荣起来,宋代,此地已成“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十室九商”的盛世宝地,一个人文渊籔之地、仁义礼治之邦逐渐形成。[3]究其因:一是民族的融合、佛教的渗入、新安经济飞速繁荣;二是中原仕族休养生息,给新安注入了新鲜血液,确立了以儒教、道德、伦理为中心的宗法新秩序,后程朱理学推波助澜,宣扬崇儒尊祖及三纲五常等,并以之为最高道德准则。
清《茗州吴氏家典》卷首所云:“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持,而以邹鲁之风传若子孙。”[4]为维护天理,不惜杀身成仁,儒学思想开始一统天下。应允程朱理学和儒学,古徽州烈女贞妇比比皆是,慈孝、恩荣、仁义和贞节牌坊随处可见,俨然成为儒家理学的精神化石。而依附建筑的木雕,是新安母体文化背景应运而生的胎儿,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其内容自然而然会打上儒文化和理教的胎记,呈所谓“齐家、治国、修身、平天下”的思想和本质特点。
(二)礼教特征
木雕源于传统,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出发点。在古代,维系社会关系主要是伦理道德、伦理纲常及忠孝节义等,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儒”字,故木雕以“忠恕”为根本,以“仁爱”为核心,以“礼义”为规范,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雍容有度而又自然真淳。
儒教首先表现为孝道,孝悌是伦理道德的核心,统治者也提倡“以孝治天下”,并将它作为建国治邦之基,立身教民之本,反映敬老、养家、忠君、爱民的淳朴美德,展现华夏的美好、善良、仁爱和人性。孝道的题材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为团体的族聚或族居,从而构成道德准则、伦理规范和社会基本结构。[5]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团结稳定是前提和核心,累世同居是儒家思想、中庸哲学、宗法制度对百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的产物。
其次是忍让和中庸。忍让是一种大度、涵养和宽容,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姓一直都具备这样的基本性格,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忠恕”,即难己及人,忍让宽容,无禁欲意识和原罪观念,讲究中庸有度及和为贵,达到感情的沟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忍让和中庸有利于缓和各种矛盾,有利于培养厚德载道、宽厚兼容的品性,有利于塑造热爱和平、博爱天下的精神,体现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及悲悯情怀。
再次是忠、节、义。忠、节、义均为政治范畴,亦为伦理思想范畴。忠是民族的脊梁、精神和灵魂,是优秀素质的集中体现,已渗透到每个公民的血液中;节是气节和节操,气节是坚贞不屈,顶天立地的骨气,节操指节制、操守和操行等,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是检验行为和灵魂的标杆;义是本心的善性,是民族与生俱来的本性和道德,是公认的品质和人格。忠、节、义所表达的伦理原则,使民族优良素质更完满,文化和灵魂更完美,完全符合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阐述,即站在社会、国家和民族立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个人立场,实现自己梦想和自身价值。
古人认为,言不尽意,则立象以尽之,强调符号比语言更重要,故附丽于木雕,其实质是儒教思想、文化和教化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徽州人生在其中、心在其中、乐在其中,随时进行着肉体、精神、灵魂的浸染和愉悦,研究木雕,既是对徽州遗留精神文化的珍视,也是对徽商理想人格的充分肯定与赞美。
三、徽州木雕的艺术特征
徽州木雕以数量多、内容广、成就高而堪称徽州三雕之代表,伴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愈加受到游客的青睐和关注,虽萌于社会衰落时期,为时很短,范围较小,加之又身限僻壤穷山之中,但其布局齐整、结构巧妙、造型优雅、装饰华美、营造精心和寓意深刻,堪称世界一大文化奇观,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徽州木雕走进千家万户,深得百姓的好感,有极强的吸引力,已成为有地方特色并为群众所钟爱的艺术,特点如下:
(一)鲜明的汉唐遗韵
木雕表现上升的自信、蓬勃、富足和繁荣,与时代的衰退、贫穷、柔弱和落伍正好相反,无山野之民的害羞、穷酸和小家碧玉之嫌,呈都市的华贵、富态和大家闺秀之态,这与徽商的生活条件、气候环境、文化底蕴、雕刻技艺是有关系的。其沉雄奔放、精美绝伦和古朴典雅让国人震憾。观徽州木雕,如领略恬静美丽的山水画,如聆听静谧凝固的音乐,能唤醒我们心灵的共鸣,感受伟大母体艺术的强劲脉搏和激情律动。
(二)完美的构思和装饰
木雕构图大胆,圆合完整,主题突出,形神俱佳,反松散而成精工,有举重若轻之感,呈喧闹富丽之气,加之木材的肌理及自然功效,可谓鬼斧神差巧夺天工。
(三)巧妙的光影与色彩
木雕的材料不考究,注重极佳的光影效果,虽为立体,但人物的头、胸、手和脚却风姿绰约,美轮美奂,如印象派对光影的捕捉,可谓塑优雅之身形,添流动之气韵,有摄入灵魂的气息和幻觉。
(四)语言程式多元化
木雕艺术语言呈程式化和多元化,形成高度概括的形式和内涵美,含蓄但不失夸张,平面立体相互交融,囊括多种技巧,力求千锤百炼,线条简洁、古朴而率意,结构豪放、严谨而缜密,浑然天成并相得益彰。
四、徽州木雕的人文价值
徽州木雕是一个特殊名词,在特定环境中,最富民族性与人民性,是古老成熟的艺术,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其身后的文化积淀和丰富内涵,值得去探寻和挖掘。囊括工艺、图案、造型、色彩等价值,还有思想、民间文化、历史和宗教等价值,体现审美、社会和文化等“多维一体”的多重性。
(一)美学价值
徽州木雕体现儒家的美学思想,强调“忠厚”、“诚信”和“礼仪”,重情义、人性,重慈爱、德行,其核心是“仁”,强调美与善的本质,重视情感与道德的结合,彰显古典美学思想。欣赏木雕,感受材质、结构、形态、色彩与美学规律的协调统一:形象清新、淡雅、得体而装饰性强;风格单纯、质朴、明朗而古色古香。其作用是美化家园、陶冶情操、传播文化、礼教后人、提高艺术品位和赏析能力,唤醒视觉感官的享受与共鸣。另外,相比设计和应用,木雕丰富了文化的元素,留下的“图形遗产”,有更多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有助于世界艺术的多元并存和互动。
(二)艺术价值
木雕的社会功能是一方面,沿袭自然朴素的审美风尚也是一大特点,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纯熟的语言和精湛的工艺,完全符合“道法自然”、“文化悟道”、“以道释器”和“中和”等传统,以自然和朴素传承天下太平,诸如“一生平安”、“人寿年丰”、“五谷丰登”等。理学强调朴素的主体精神,重神韵轻形体,视朴素为真为善为美,看彩色为假为恶为丑,木雕表现的淡泊含蓄,隐藏的古风遗韵,传递的人文情怀,均受程朱理学的影响。
老庄美学思想的平淡、自然、知足、乐道和安贫等,达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木雕的宗旨是关心人的本性、本源、精神生活和人的价值,使人的心灵颤抖、惴惴不安,使人的心情澎湃、涕泪满面,其内容和人的内心有契合点。[6]古老的神州大地诗意朦胧,生机勃勃,在与世格格不入的破旧老房子里,无数睿智的心灵在孕育、萌芽和生长,徽州木雕渐渐地消失了,留给我们的只有心中的遗憾与惆怅。
(三)历史价值
徽州木雕,记载、传承、诠释着历史文化与社会信息,逐渐褪去了昔日的芳华,时光的变迁,都市的发展,木雕已走到山穷水尽,作为徽民居的装饰物,它增添了一份文化亮点,一种道德精神,一点人文气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通过木雕可窥民风的敦厚淳朴,工匠的功侔鬼神,木雕经受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洗礼,依旧兴趣盎然,雅丽而幽静,足见当年的繁华与精致。其展示的是生命魅力、坚强博大、伟岸与执着,折射出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个性、道德、文化、文明、民俗等东方美学神韵。
木雕的儒文化精神,比说教更有生命力,更凝聚华夏儿女的精气神。董建华先生曾说,要加强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教育,包括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逊厚道、自强不息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这种美德是多么的重要。徽州木雕是有关人文精神的艺术,是历史与财富相融的文化沉淀,是民族思想和情愫永恒的精神财富[7],正是木雕的这种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英国学者阿尔布劳认为,全球文艺是没有国界边界,也无法统一来界定,表达方式更是无限丰富与创新,而绝不是简单的杂交、同质或融合。因此,对于徽州木雕的研究,有利于当代特色艺术的保护,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并存与互动,有利于人类文化生态的丰富与保护。
参考文献:
[1]蔡颖.徽州民居中的哲学思想体现——黟县南屏慎思堂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0(1):21-23.
[2]刘明来.论徽州木雕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6):129-131.
[3]丁娜. 儒学对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J].九江学院学报,2016(1):108-111.
[4]梁德阔.儒家伦理与徽商精神——“韦伯式问题”的经验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0.
[5]李顺庆,秦杨.徽州艺术的中和之美[J].学术界,2012 (3):134-141.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34-36.
[7]金颖平. 徽州建筑文化特征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责任编辑 王锦坤)
中图分类号:J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2-0063-04
收稿日期:2016-00-0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748)
作者简介:陈克云(1973- ),男,安徽肥东人,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硕士。
DOI:10.13685/j.cnki.abc. 000194 网络出版时间:2016-05-30 14:59
Exploration on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Aesthetic Tendency of Huizhou Woodcarving
CHEN Ke-yun
(Department of Basic Education, Hu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angshan 245000, China)
Abstract:Huizhou woodcarving was a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mainly in ancient Huizhou area combining local national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from outside areas such as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It embodies and carries the main features of local national culture, including ornamental, national and humanistic features, thus it was the core and essence of carving art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a “graphic heritage”, it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conditions, patriarch system, Confucianism and national culture at that time, both in form and in content. Therefore, studying Huizhou woodcarving has great values in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feature arts and diversified cultures, as well as to the exploration on national belief, humanistic spirit, cultural heritage, aesthetic tendency, etc.
Key Words:Huizhou woodcarving; humanistic spirit; aesthetic tend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