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自信之源
——纪念《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颁发10周年
2016-03-18张学亮
张学亮
(西南大学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重庆 400715;广西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高校辅导员职业自信之源
——纪念《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颁发10周年
张学亮
(西南大学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重庆 400715;广西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已颁发10周年,10年来,辅导员制度日趋成熟、队伍日趋壮大,但这支队伍的人员流动频繁也为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之路带来了阻碍,究其原因还在于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不自信。高校辅导员只有对自身职业充满自信,才能破解高校辅导员发展中存在转岗、流失等问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独特的职业定位、广阔的职业前景、过硬的职业能力、丰富的职业获得感,都使高校辅导员彰显其价值,这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自信的源泉所在。
高校辅导员、职业自信、职业能力、职业前景、职业获得感
2016年是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简称“教育部24号令”)10周年,这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纲领性文件。1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和配置更加合理,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在高校稳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已成为我国高校改革发展进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队伍。深刻认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色,每一名辅导员都应坚定职业自信。
一、自信源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性质的重要
高校辅导员是在党的领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设立的一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骨干队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极端重要,体现在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历程中、体现在高校辅导员准入机制上、体现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上。
(一)体现在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历程中
高校辅导员设立和发展体现党的意志和主张,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在高校的具体实践,早在1952年,教育部就专门出台文件,提出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处并配备辅导员,到1965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高校辅导员制度得以正式确立,但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基本上是“双肩挑”模式;198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必须建立一支精干有力的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到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强调提出政治辅导员队伍的素质提升、培训进修、提高待遇等问题,反映了党和政府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空前重视,随着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在此基础上,2006年“教育部24号令”颁发,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至此,高校辅导员制度有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和价值定位。可见,高校辅导员制度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党和国家不断探索推进这支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这支队伍的极端重要性。
(二)体现在高校辅导员准入机制上
从高校辅导员设立伊始,清华大学在向教育部、人事部请示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拟选拔成绩优良、觉悟较高的党团员担任辅导员”,这一标准也为以后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定了基调,自此,学生干部、青年教师、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研究生等成为高校辅导员的主要来源。2006年“教育部24号令”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准入机制进一步加以完善,在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前提下,对学历层次、学科背景、能力要求、培训计划等都作出了要求,这也成为当前高校选拔聘任辅导员必须坚持的标准,在“教育部24号令”出台10周年之际,教育部又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属高校征求意见,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并且“不得有损害党和国家利益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1]等新的规定,要求更加严格和具体;以上是从国家层面对高校辅导员的准入规定,实际上许多高校在遵照这一规定的基础上,又对辅导员学历层次、学科类别、能力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准入机制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充分说明了这支队伍的极端重要性。
(三)体现在高校辅导员工作“最前沿”位置上
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的任务。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青年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寒暑表和主要争夺对象,”[2]青年大学生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在社会思潮极其复杂的当下,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判断和应对复杂社会思潮和西方价值观念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作为青年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站在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地位极其重要。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的要求,明确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提高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能力,进一步突显了这支队伍的重要性。同时,高校辅导员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后一公里”的任务,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辅导员通过与学生交往交流,掌握其思想动态,通过释疑解惑、榜样示范、各类帮扶等方式开展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地工作。突显了辅导员这一职业的价值性和不可或缺性,这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自信的最主要的缘由。
二、 自信源于高校辅导员独特的职业定位
教育部“24号令”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是中央文件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身份、职业内容和职业角色上进行的职业定位,表明高校辅导员身份的特殊性、承担角色任务的重要性和工作内容的针对性。
(一)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这一身份定位表明,高校辅导员既是高校教师,也是行政干部,既可以根据教师的系列进行管理和聘任,也可以依据干部的系列确定相应的行政级别,享受“双重待遇”。从教师的身份要求来看,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学历层次、学科背景、学术科研能力以便承担专业教学;从干部的身份来看,还要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群众基础好、组织管理能力强,以便能够胜任组织和管理工作。显然,这一双重身份,既为高校辅导员个人职业价值实现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也对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高校辅导员绝非“什么人都可以做”、“什么人都能做好”,如果没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过硬的综合能力,是无法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专业性、科学性极强的工作的。
(二)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骨干力量”即中坚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就是说,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优劣。面对1989年的政治风波,邓小平曾深刻的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3]306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形象的用“扣扣子”比喻青年时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4]172高校辅导员独特的职业定位是其它职业无可比拟的,这是高校辅导员坚定职业自信的最特别的缘由。
三、 自信源于高校辅导员广阔的职业前景
职业前景是指职业发展的未来指向。职业前景是否广阔或充满希望是高校辅导员和社会都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部分高校辅导员转岗、辞职等现象的出现,多是由于辅导员没有看到该职业具有的广阔职业发展前景。实质上,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也可看出,高校辅导员可以享受“双重待遇”、“双向晋升”,在享受这些待遇的同时,还有许多政策倾向,教育部“24号令”第十四条,就提出“高等学校可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如西南大学等高校就分别设置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辅导员,并且享受相应校内津贴待遇,满足高校辅导员职务晋升和改善待遇的需要。不仅如此,2014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提出将高校辅导员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并且较为详细的列出了不同级别辅导员应具有的标准,明晰了辅导员工作的岗位边界和岗位职责,指明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发展思路。不仅如此,为满足高校辅导员深造的需要,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专门单列设立“高校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计划”,政策规定了招收人数、招收一线专职辅导员的比例、招生的相关倾斜政策,而且自2016年起,在保留原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管理学、心理学专业,加上之前开展的“高校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计划”,这为高校辅导员深造开辟了较为便捷的通道。另外,在满足职务晋升、学业提升、级别分类的同时,教育部会同各高校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组织和评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国内高校交流”、“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辅导员们搭建更宏大的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因此,无论从国家层面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制度设立,还是各高校细化的职业发展实施办法来看,高校辅导员相对于其他专业岗位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这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自信的核心缘由。
四、自信源于高校辅导员过硬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能够从事某项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是指:“高校辅导员履行高校学生工作职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统称,既是促进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工作的综合性能力,也是衡量高校辅导员是否合格的专业性能力。”[5]根据教思政[2014]2号文件,高校辅导员应该具有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科研工作能力、新媒体运用及网络舆论研判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多种职业能力,这是在操作层面上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是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显然,在这些职业能力的背后,高校辅导员们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储备,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才能针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健全人格、文化修养、纪律法制、心理健康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辅导。”[6]这些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安身立命之本,但要真正融会贯通的运用好这些能力,必须经过长期的钻研和磨砺才能实现,拥有这些职业能力,高校辅导员就能够在本职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就能为专业化发展、专家型人才成长目标奠定基础,就能够以良好的形象示人、以过硬的能力超人、以出色的成绩服人,就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许部分高校辅导员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具有的这些职业能力,但实际上这些能力已成为辅导员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否则工作就很难推进。因此,过硬的职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最具底气的自信来源。
五、自信源于高校辅导员充实的职业获得感
这里的职业获得感是指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充实感和成就感,即在付出的过程中产生的对自身职业的满足感。当然,这种获得感多是精神层面的。概而言之,高校辅导员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获得感:获得年轻的心态,这是由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想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就要首先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就必须掌握他们的思想特点,积极和他们接触,主动融于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最可信赖的人,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的前提。这样,在频繁的交流交往中,辅导员们的心态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青春力量的感染,收获年轻的心态;获得奋进的力量,大学生不仅是年轻的代名词,也是激扬青春、奋发有为的集合体,高校辅导员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激发青年大学生战胜挫折、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自然也会被这种不怕困难、奋发进取的精神所感染,进而收获奋进的力量;获得人生成长成才最直接的体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们通过宣传先进学生、激励后进学生、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和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找到人生航向。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育者、作为教师直接感受学生的成长,见证学生的成才过程,收到学生的祝福,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其职业价值也就得以实现。因此,高校辅导员丰富的职业获得感是其它职业所不具备的,这也是坚持职业自信最根本的缘由。
[1] 刘旭.高校辅导员须是中共党员[N].北京青年报,2015-11-19
[2] 林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建30周年感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 李忠军.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
[6] 张洁.基于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辅导员专业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3)
(责任编辑:陈九如)
Sources of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for College Advisors
Zhang Xueliang
(NationalTrainingBaseforCollegeAdvisors,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ollegeofManagement,Gu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iuzhou,Guangxi, 545006,China)
Ten years after the issuing of“Regulations on College Advisors’Team Construction”, college advisor system has matured and the team of advisors has expanded greatly. However, there has existed a hindrance to the team's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high personnel flow frequency. High flow frequency stems from lack of confidence, so the key to solving the problem is to boost advisors' self-confidence.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job, the uniqueness of their job orientation, the brightness of their career prospects and the deep sense of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all speak of the worth of college advisors and can become the sources of their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college advisor;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professional ability; career prospects;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张学亮(1980-),男,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西南大学)博士生;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辅导员。
10.13585/j.cnki.gxfdyxk.2016.06.003
G641
A
1674-5337(2016)06-0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