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18周凌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柳州545006
周凌(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6)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
周凌
(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对全方位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对学校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多媒体课件的研究意义、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在实训课教学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看法,以达到开展学习和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教学
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talents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society,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c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the rol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prospect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develop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nd research.
Keywords:multimedia; courseware; computer; teaching
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和社会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更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比例越来越高。教师们希望通过运用那些生动亮丽的图片、动态效果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从而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点。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去把课件整合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是教师设计教学以及课件的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多媒体课件的研究意义
多媒体课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适当的选择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计算机多种媒体技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20世纪70年代,多媒体课件开始运用于教学中,也是最为普及的教学模式。在那个年代,多媒体课件还不能够完全取代常规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因为以下的原因: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经费投入非常大,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周期非常长,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规范性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智能含量非常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知识更新速度非常慢。
然而经过几十年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仅仅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频、视频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作用
(一)多媒体课件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样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资源。在这样前提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要结合实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使用和拓展教学资源,更具创造性与灵活性的使用教学资源。
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思路理清,对于教学知识点、重点、疑难点的解答更为生动形象。而且在操作上对于重点、疑难点更具可重复播放的效果,以便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多媒体课件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可以使用文字、图像、声频、视频等多种素材,因此多媒体课件能够呈现非常生动形象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给学生在感官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效果,这比起教师一味的讲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重点、疑难点的印象和理解。
对于真实情境的再现,多媒体课件有着无与伦比的可比拟性,这主要体现在多媒体课件可以直接插入视声频。而且在多媒体课件中还可以设置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更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观能动的去解决问题,学生同时长了知识和智力。
(三)多媒体课件能够清晰的呈现教学内容
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教师教学的内容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全,必须要有重点,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点讲解清楚透彻,那么这样的课堂才能算是成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光是靠嘴巴讲是不能完成的,比如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比较危险的操作、比较微观的世界等等。因此,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所展现出来的画面,除了能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更能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使学生很轻松的就掌握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疑难点。
(四)多媒体课件可以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
在一堂课的教学结束后,教师最关心的莫过于本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充分的利用好网络资源,把多媒体课件所展示的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发布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反馈,从而教师就能更快更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生动态。
三、多媒体课件在实训课教学的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可重现性及可重复性,可以让学生操作起来事半功倍
实训课程的教学通常由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即要讲解理论知识,又要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如果教师只是把操作步骤写在黑板上,然后不厌其烦的和学生讲解,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是很难理解其操作结果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给学生展示操作步骤及操作结果,这样直接的教学,就能比较彻底的分解教学任务,把教学重点、疑难点逐个击破,从而从整体上减少了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进而使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记忆更为深刻。
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每个班的学生都不可能在同一层次上,都会分成三五九等,那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所差别的。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对于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和操作,有可能到了后面要么全忘记,要么就把类似的知识点和操作相互混淆。但是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教师不可能老是重复知识点和操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可重现性及可重复性,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复习,为教师的实训课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互动性及仿真度,可以模拟完成一些因设施设备缺失而无法完成的操作实训
考虑到当前公司企业中的设施设备更新换代得比较快,而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实训的设施设备很难跟得上更新的步伐,再加上有一些设施设备十分的落后,学生在对实际设施设备的操作上很难理解和不知如何动手操作。所以在很多时候,面对一些实际操作,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因为没有实际的设施设备给学生操作,所以学生很难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为了弥补实训中的不足,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相关视频、音频、图片等材料制作出互动性及仿真度极高的多媒体课件。在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观看栩栩如生的课件,模拟完成一些不易完成的操作实训,这样就可以达到和实际操作一样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可以模拟完成一些具有不安全因素而不易完成的操作实训
在我们日常的实训课教学活动中,总有一些因为用电的安全问题,例如电工类的有些实训课需要在强电的环境中进行。还有一些实训即使是可以操作的,但是由于可见度极低,教师在演示操作的时候学生并不容易观察。这个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内容充实、互动性强、比较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给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观察,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多媒体课件的发展前景
20世纪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后来经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单一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未来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方向,应该倾向于能够直接的反映出这些问题,这也是多媒体课件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大可以设想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通过计算机智能化的运算与推理,动态生成因人而异的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智能诊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向学生提出更改建议,以及下一步学习内容侧重点的建议;通过对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计算,智能诊断向教师反馈提供教学重点、疑难点的建议等等。
相信这样的设想不是幻想,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熟练使用制作软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智能型与人性化的多媒体课件必将成为教师教学、学生自学的最有效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居晨燕.教师智慧在计算机课件制作中的体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刘玉杰.计算机课件制作中的几点商榷[J].中国电力教育.
[3]肖逸平.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108-02
作者简介:周凌(1979,12-),男,汉,广西平南,本科,讲师,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