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大庆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6-03-18张阿伟
张阿伟
(大庆市龙凤区行政办,黑龙江大庆 163711)
·教育与教学·
关于加快大庆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张阿伟
(大庆市龙凤区行政办,黑龙江大庆 163711)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在质量层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但是要适应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切实担当起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在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方面的协调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
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调查思考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用技术人才培养、传承技术技能、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大庆市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势在必行。
一、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搞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人力资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甚至影响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大庆要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实用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
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水平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和速度。随着大庆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更多高素质、专业型的劳动者,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要应对瞬息变化的市场形势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对技术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增长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庆市要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抓职业教育,抓培养人才,特别是抓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好储备人才,才能切实提高生产管理、综合服务等一线的生产力水平。
(二)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大庆市多数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每年只有部分年轻人能积极接受职业教育。有效的技能培训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基础,高水平的技能培训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前提。要改变当前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不高的现状,就一定要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使他们积累起行业经验,改变过去只靠体能打工、做临时用工、靠“运气”吃饭的情况。
(三)强化职业教育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
大庆已经形成以石油化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接续产业,特别是服务外包、汽车制造等产业异军凸起,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新领域、新市场的开发,都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中石油“四大培训工程”、油田“八大业务”板块,对油田员工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石油经济还是接续产业,旺盛的人才需求为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职业院校应及时抓住大庆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迅猛发展的机遇,深度研究如何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适销对路地培养落地人才,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庆市的职业教育在质量层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但是对照教育部的要求、省外一些职业院校发展水平以及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大庆市的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业教育发展总体环境需改善
“需求量大、待遇向好、政策扶持、认同度低”是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真实写照。社会上望子成龙、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造成职业院校招生困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就业准入法律法规不健全、就业过程中常受歧视、毕业后待遇较低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新迹象表明,近来各地不同程度的“技工荒”频频上演,严重的供需不平衡让职业教育的就业率和就业者的薪资水平一涨再涨,这对改变传统观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职业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偏低
生源是职业院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命线,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8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高中,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选择上普通高校,普通高中的“低门槛”直接导致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院校的生源数量不足和质量低下,逼得职业院校只能通过不断调整职教的布局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等来缓解招生压力。这对面向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不利的。
(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比重大,年生均教育成本高于普通院校教育,同时受地方财政投入的限制,职业院校的教育经费主要靠自我造血,这就造成实训设备、教学仪器等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另外,中职和高职、职前和职后的实训资源还没有实现共享和有机整合,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和制约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综合性实训基地不能满足需要
我市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场所分散,功能比较单一,缺少满足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以大庆职业学院为例,虽然建成了石油化工、数控技术、焊接技术等设施比较先进的实训基地,但是与一流职业院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五)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尚未形成
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校企对接没有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保障,因此没有真正形成校企“双赢”、门当户对的校企联姻。活力不足的办学方向、简陋的专业设置、低效的实习培训等不利因素,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完全适应大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
三、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职业教育要切实担当起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努力克服和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促进职业教育在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上的协调发展。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政策主导。完善和强化“政府主导、行业企业支持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和参与体制。各级政府要切实统筹好政府办学、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统筹好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生源管理,千方百计提高职业教育的学生入学率,结合大庆市县区、乡镇生源沉淀较多的实际,解除地方政策性生源保护壁垒,引导非农专业的学生自由选择市属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二是超前统筹规划。鉴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先导性,职业教育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维护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在专业设计和人才培养上,要切实根据大庆市经济结构调整、重点产业行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需求,有预见地设计、调整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实现有效衔接。三是整合职教资源。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多渠道落实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围绕全市职教优势学校和专业,进一步打破市(县)域学校类型界限,合理配置全市职业教育资源。通过与发达地区联合办学,加强培育竞争力强的重点专业,不断提升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为大庆市吸引高端产业做好人才储备。四是渗透职业理念。借鉴国外的办学理念,完成高中教育即具备了高职院校的入学资格,不进行统一招生考试选拔录取;“以能力特色为导向”培养技术型人才,突出专业技术、沟通交流、创新设计等多种通用能力的培养。借鉴国外教育理念,教育青年人注重首先能够获取一份工作,先得到物质上的保障,也即树立起职业第一的理念。
(二)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专业实训基地配套建设
一是强化优质高效理念。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的硬件建设,扩大实验实训基地规模,更新教育教学设备,使院校的软硬件建设真正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统筹建设大庆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为全市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提供完善的实习实训环境。二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要积极为校企牵线搭桥,激励企业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授课,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加大对企业技改、科研的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行业利用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三是辟建就业见习基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作用,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服务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与各种类型的科技孵化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合作,为大学生见习、自主创业提供服务平台。组织校企对接社会实践,做到日常性见习、实践和公益性活动与就业的有效衔接。
(三)校企深度合作,做优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完善运行机制。推进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密切校企关系,结合大庆产业结构特点,在制造、餐饮、服务外包等产业,与企业确定共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形成校企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二是健全评价体系。建立由校、企人员共同组成的校企评价组织体系,教学质量评价采取校内评价、社会评价、第三方评价的“多元互补”评价模式。对为学校提供师资力量、实训平台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免除部分教育附加费等经费补偿。三是设立专项资金。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在校企结合制度建设上的引导作用。政府组织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激励机制。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明确学校、企业责任与义务,加强企业贡献的宣传力度,营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强化师资建设,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一是完善用人机制。根据专业特点从普通本科或专科学校择优招录毕业生补充职教专业队伍;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含离退休人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师资队伍改革,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二是给予政策倾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企业高管与院(校)长、技术技能骨干与骨干教师相互兼职任职。核定职业学校编制标准,按照标准配足配齐教师,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技师考试,缓解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缺乏的局面。三是强化职业培训。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渠道,建立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劳动者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为教师接受良好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及至创业培训创造条件。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人才成长环境
一是发挥媒体作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条例》,同时及时发布和通报省市有关就业政策和对职业教育的扶持措施,弘扬“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促进学生、家长升学就业观念的转变。二是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开展“走基层、技校行”等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观念。做好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舆论宣传,切实考虑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真正有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舆论导向。三是树立正确观念。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培树高技能人才典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加强学生职业操守思想教育,与当代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促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做到立足实际、科学客观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责任编辑:卫宇坤〕
G71
A
1002-2341(2016)03-0116-03
2016-03-18
张阿伟(1973-),女,黑龙江海伦人,经济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