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
2016-03-18李爱国叶栋恒
李爱国 叶栋恒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微信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
李爱国 叶栋恒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大学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智能手机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日渐成为主流的信息媒介,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对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SWOT分析,探索微信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以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时效性。
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
微信,英文为WeChat,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款手机通讯软件,可以通过网络免费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为用户提供了朋友圈、公众平台、信息推送、转账支付等功能。与以往的网络信息传播媒介相比,在通讯形式与传播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创新带来了用户的井喷式增长,来自《中商情报网》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6.97亿,且自从2014年超过5亿活跃用户起,每个季度都会新增5000万,[1]而2014年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84.6%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2]可以说,微信已经发展成大学生重要的交流平台,正在极大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并深刻影响其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主要是对组织内外部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可以引导组织将资源集聚到优势方面或者机会多的方向,以便促进其发展或产生更大的效能。其中S即strengths、W即weaknesses、O即opportunities、T即threats。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充分借助微信平台的优势,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一、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
(一)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S)
1.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递者与接收者,而微信以其方便、快捷的信息发布与交流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共享资源,其中不乏高质量、创新性的观点或思想。用户可及时便捷地通过新闻推送与信息搜索了解国内外时事要闻;通过公众号关注感兴趣的信息;通过朋友圈了解好友动态或好友转载的资源。丰富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有益的指导与促进作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
2.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课堂教学、班会、讲座以及学校思政网信息发布等方式,形式大都较为简单,以说教为主,显然已不能满足个性鲜明的大学生的需求。90后追求新鲜、价值多元,善于利用网络,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而微信较好的契合了这一需求,定期推送海量信息,并提供自由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平台,使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与交流中开阔视野、接受教育,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互动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内容的灌输式传递,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相对欠缺。大学生面对困难、挫折与迷茫时一般不愿找教育工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而是向朋友或通过网络倾诉,微信独特的优势使其成为大学生宣泄情绪、倾诉内心、释放压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教育工作者通过微信加好友功能,可以了解学生动态,加强互动,并针对大学生的迷茫或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也可根据工作的需要,发表相关理论观点供大家学习与探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也有利于融洽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关系。
(二)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劣势(W)
1.舆论监管难度大,信息良莠不齐
微信平台上的资源包罗万象,信息传播相对隐蔽而非完全公开,人人都可在此发布信息,导致舆论监管难度大。虽为净化微信空间,促使产出更多优质原创文章,腾讯公司专门制定了抵制谣言的措施并上线了“原创声明”且发布了针对抄袭行为的处罚规定,但对于每天海量的信息发布,难免有漏网之鱼。另外,信息发布者知识水平千差万别,信息发布环节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审稿人”,导致信息良莠不齐,对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遴选与甄别带来一定困难。
2.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腐蚀风险增大
微信平台信息交流方式便捷、灵活、及时,用户之间具有一定的信任感,不良信息一旦充斥其中,会迅速传递,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但心智却尚未完全成熟,面对不良信息或与主流价值观不相符的思想时,若不能很好的研判,可能导致认知偏差,对思想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对社会规范约束力的削弱
由于信息传递具有虚拟、半匿名、发布门槛低的特征,加上存在监管缺位现象,使微信平台中社会规范的约束力相对薄弱,个体道德感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易使不合理的情绪宣泄、不理性的思想内容在微信平台上传播,谩骂、中伤、色情、暴力、欺骗等内容不但不利于个体自身的社会化,还易导致不良社会问题,为和谐的社会建设埋下隐忧。
4.加剧“低头族”现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作低头看手机状的同学,他们或是在看新闻,或是在聊QQ、聊微信,或是在看视频,或是在玩游戏,可以说“看手机”占据了他们很大一部分闲暇时间,更有甚者因此浪费了课堂与作息时间。“低头族”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正常交往,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培养,并易助长网络成瘾,长此以往会对学业与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引发安全问题,这是微信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三)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O)
1.手机与微信的普及化
智能手机凭借丰富的功能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通过手机学习或娱乐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常态化生活方式,而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发的微信以其方便、快捷、灵活、及时的信息传播方式迅速风靡全国,成为手机软件的“标配”,经常性的登录微信查看或发布信息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日常习惯,因此,将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国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传播途径与速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等文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要求并做出了部署,对高校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明确了方向。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
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提高教育质量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大学生生活实际,以教育为导向、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3]走进学生的生活,教育内容与形式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有助于大学生的理解、接受与认可。
(四)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T)
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与规范性的冲击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严谨、严肃与规范,学生可以明显感受到教育的权威与规范,而通过微信进行信息发布与传递几乎没有屏障,社会体制与规范影响小,自由程度高,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主流观点与不良信息并存、高雅思想与低俗内容同在,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去中心化”效应,甚至冲击了主流价值观念,对教育的权威性与规范性产生消极影响。
2.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求的提高
3)在体育舞蹈传授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体育舞蹈赛事组织,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礼仪,促使学生相互沟通,增进友谊,增强自信心,丰富大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途径与方式,微信是新生事物,教育工作者若不能创新教育思路,及时学习并掌握通过微信进行教育的相关知识,则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另外,由于微信平台信息丰富且存在消极信息,传播迅速,导致不确定因素增多,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对教育工作者信息甄别能力与知识的全面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3.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确定性
传统的信息来源大多数为广播、电视、报刊等,知识获取渠道相对局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广泛,信息传播愈发自由、便捷。良莠不齐的信息萦绕在大学生周围,无形之中会对其已有的道德准则以及价值观念体系产生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一般性规律与特点也因此会受影响,教育工作者对工作的预见性降低,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不确定的影响。
二、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SO策略:利用外部机遇,发挥内部优势
1.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微信作为大学生重要的沟通、交流与信息获取工具,必将愈发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理应抓住当前机遇顺势而为,能动性、创造性地发挥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打造新平台、拓展新领域,抢占主流文化与教育的制高点,鼓励与引导高校各部门、专业、年级、班级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积极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不同层次的、覆盖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打造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通过互动讨论、政策宣传、热点分析等,积极关注思想动态、成长困惑,引领先进思想,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丰富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确保吸引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重于理论且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对此,可借助微信平台整合最新教育资源,及时发布或者转载学校、学院、年级相关活动动态、优秀学子事迹、时事要闻、社会焦点以及一些可纠正大学生认知偏差的网络谣言的辟谣文章等,还可根据教育要求,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微课程”,比如“微党课”、“微讨论”,及时把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搬到平台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弥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样性不足的现象。
3.借助微信平台加强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二)WO策略:利用外部机遇,克服内部劣势
1.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大学生“意见领袖”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的影响不可小视。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对信息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受现有价值观与周围群体尤其是朋辈群体的影响,而“意见领袖”的影响尤为深远,影响力可能会超过父母与老师。因此,应提高对大学生“意见领袖”的重视,积极培养一批思想正确、素质高的“意见领袖”,主动发挥作用,努力净化网络环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及时就敏感社会问题、造谣传谣现象进行引导与控制,保障网络舆情的风清气正。
2.建立健全微信平台信息监管机制
微信在给大学生带来信息收发与沟通交流便利的同时,虚假、不良信息对其价值观念与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与约束,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微信运营商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实名制认证等工作,健全信息发布审查与不良信息举报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另外,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通过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干部等朋辈群体,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甄别与明辨是非能力,引导正确使用微信,并通过微信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言论及时跟踪,对于异常思想、行为第一时间疏导,对于不良信息言论第一时间控制,防止进一步扩散。
(三)ST策略:利用内部优势,规避外部挑战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的实施主体,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队伍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更新教育理念,能够根据经济社会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学生身心特点,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式方法;第二,熟悉、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微信等新媒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微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拓展教育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三,善于挖掘有用信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筛选工作,力求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高吸引力、感染力与效果。
2.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形式与手段单一的状况,借助微信平台,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参与、体验等方式,确保教育新颖、有效。另外,利用微信半封闭的特点,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位一体、相互联动的信息表达与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摒弃不良信息,对不合理情绪与思想及时进行有效的疏导,实现教育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四)WT策略:克服内部劣势,规避外部挑战
1.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养成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才能发挥好、利用好网络优势,更好的服务自己与他人。在网络媒介素养养成教育中,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是基础,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规范是前提,能够自觉地正确、有效利用网络媒介是关键,为自身与他人成长成才服务是目的。[5]为此,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也可专门开设网络媒介素养课程,鼓励通过网络自学最新知识,使大学生更加全面掌握网络相关知识;第二,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老师,要及时、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对于部分网络成瘾、借助网络散布不良信息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教育,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第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鼓励大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增加利他行为。
2.弘扬主流价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对接与探索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形式与途径,自觉学习与思考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提升治理论水平以及借助热门话题进行教育的能力,积极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板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宣传主流价值与思想、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拓宽内容广度、增加深度、提高精度。
三、结束语
微信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工作者理应把握时代特征,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借助微信功能的优势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目标,拓展工作思路,努力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创新教育方法与形式,配合传统教育方法与手段,优势互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大合力,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1]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6/03/17/2094237l1.shtml[EB/OL].
[2]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2):83-84.
[3]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J].高教探索,2010(5):111-112.
[4]王革,赵修渝.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林洪鑫.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9-90.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hase in the formation of a people's world outlook,the outlook on life,valu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phones and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We Chat increasingly become a mainstream information media,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lifestyles and ideology,and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of We Cha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this paper explores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We Chat,in order to inno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improve the attraction and efficienc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Chat;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WOT analysis
G641
A
2096-000X(2016)20-0230-03
李爱国(1985-),男,山东临沂人,遵义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叶栋恒(1985-),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