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016-03-18成建平沈建华

高教学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全日制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成建平沈建华,2*

(1、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32、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210003)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成建平1沈建华1,2*

(1、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32、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210003)

针对电子信息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研究了适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课程体系。从实验平台建设、课程内容安排、教学实践等方面讨论了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模块化

一、课题背景

自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经过30余年的建设,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质量有保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据不完全统计,30余年来累计培养了近500万研究生,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理论研究人才后备军,而是各类研发、设计、施工、测试等具体工程部门的技术人才。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基本是以面向工程项目和实际应用为主,所授学位也以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为主。因此,将我国传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不仅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是适应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和企业迫切需要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紧密联系的必然选择。我国自2009年起,开始招收以应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且不断扩大其培养规模,目前在许多高校和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专业硕士与传统学术型硕士规模相当的局面。显然,进一步加强和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于国家持续优化和完善研究生学位教育制度、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电子信息行业属于高度专业化的技术领域,对于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良好动手能力的创新人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需求。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电子信息领域企业,普遍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同时又是支撑国家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素,具有技术更新快和工程应用需求迫切等特点。因此,在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加大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引入适应人才培养和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实验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中,通过开设电子信息类综合实验课程,使得研究生走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现代电子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最新技术,熟悉实际电子信息网络环境(包括仪器设备)及开发环境和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特征存在很大的区别,实践与应用能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而注重应用、注重实践、注重创新是培养环节和课程体系中突出的特点[2-5]。

以宽带无线通信、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领域始终保持了高速发展,企业普遍希望研究生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子信息领域理论基础,同时还要熟悉电子信息系统和网络的组成架构及业务实现原理,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普遍存在理论课程偏多,实验课程偏少,而且多局限在计算机组网、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通用技术内容。客观上造成了研究生对于电子信息整体背景知识的欠缺,难以建立起清晰直观的系统和网络的全局概念,更难以把握各种技术之间的有机关系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本科阶段来自非电子信息类高校的研究生而言,由于研究生期间缺乏有效和完整的电子信息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后对行业和企业的适应度也较低。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信息学科为主要特色的高校,我们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及其改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索。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包括国内外一流的电子信息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中兴通讯、腾讯、百度等,企业对学生专业背景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较高的期待。我们针对现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提出建设一门系统地把电子信息领域内主要技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电子信息网络系统融为一体的实验实践性课程并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实践。

三、教学改革和探索

通过对国家教育改革总体战略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结合对电子信息行业完整产业链的全面分析和系统调研,以及通过长期积累的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经验,我们提出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开展电子信息类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以“模块化”和“综合性”为核心要素,通过整体设计、层层递进、模块实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形成“基础厚、内容精、选择多”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和优化

课程体系和内容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固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引入了“模块化”和“综合性”为主要特色的灵活设置。基本思想是把电子信息领域各个专业和方向相关实验课程进行有机组合,并针对其中所涉及的每一个方向(实验室)相关内容都进行模块化,按照普及/验证、提高/综合、创新/设计等不同层次设计实验模块和内容,最终组合成为一个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和需求的灵活的课程体系。

目前研究生招生呈现多元化特点,因此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我们设计了灵活的模块设置思路。例如,对于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综合实验课程中的基础模块部分大多已经在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掌握,因此可以适当增加中/高级模块比例或有选择的进行模块选做;而对于本科是非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以基础模块为主,适当添加中高级模块。

(二)实验平台的整合和优化

通过重点(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央地方共建专业实验室项目和校企共建等多种模式,初步建设完成国内一流的现代电子信息网络实验环境,可以再现完整的实际电子信息网络及业务环境。同时,为了改变传统的由于专业实验室隶属于不同方向,资源不能共享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我们采取了集中资源、优势共享的策略,以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为龙头,有效整合了原有的各个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大平台,并配备了精干的专职实验队伍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转,有效地提升了实验室利用效率,改变了传统上隶属于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实验室之间不相往来的缺点。

(三)教学探索与实践

本着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思想,我们采取了“谨慎试点”和“适度推广”的思路,在部分优秀应届本科生(如已获得推荐研究生资格的学生)中进行了试点,这一部分学生虽然存在较大的专业差异,但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认真,针对这一批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以中级和高级模块为主的综合实验课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连续两年的试点,我们针对电子与通信等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教学实践和适度推广,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继续有步骤有计划的在其他专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进行推广,为国家和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移动互联网等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转型。高等学校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开展模块化实验课程的改革和探索,突出和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提升学校的社会声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9年3月19日.

[2]王钰,等.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3]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4]胡燕平,等.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51):50-51.

[5]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4-8.

[6]胡娟,金红,方玉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35):165-166.

Aiming at the cultivation demand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major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an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course system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system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atory platform construction,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 and teaching practice.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integrated experimental course;modularization

G643

A

2096-000X(2016)20-0164-02

“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编号:2015JSJG028),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编号:JG00215JX01,JG00215JX54)

成建平(1967-),女,江苏南京人,大学,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工作。

*通讯作者:沈建华(1972-),男,江苏江阴人,博士,教授,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全日制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