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6-03-18李雪
李 雪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李 雪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肩负着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责任,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当前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难以完全满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因此,文章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目的在于探索实践育人教育机制,进而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构建
引言
课程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大学生更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肩负着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责任,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教育部共同制定并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当前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难以完全满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因此,文章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目的在于探索实践育人教育机制,进而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的界定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这一点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但在如何区分以及定义却有着不同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通常指学科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而实践教学则是指除了课堂理论教学之外和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的,并且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由教师引导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课堂实践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教学二种形式:课堂实践教学通常指的是除了课堂理论教学之外和实践有关联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交流、教学辩论、案例教学、专题演讲以及课堂观摩等形式。课外实践教学则通常指的是“走出课堂进入社会”依托于社会为教育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主要包括参观教育基地、参观考察企业、开展社会调查以及三下乡活动等等。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环节的理论依据
(一)开展实践教学是由课程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三个学科统筹到一个教学课程进行整体讲解,目的在于使当代大学生从内在关联上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培养其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三个层次:第一是知识层次,就是通过学科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也是最为基本的教学要求。第二是能力层次,就是通过学科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是价值观层次,就是通过学科教学活动让大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应该说,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之间是辩证统一的,而且第一层次通过理论教学是可以顺利完成的,但第二层次以及第三层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大学生将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起来。
(二)开展实践教学是由原理课程特性所决定的
在高校众多公共政治教学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学科,其具有内容复杂、逻辑性强以及理解较难等诸多特点,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然而,由于大学生在心理上带有感性化倾向,在接受知识方面更容易倾向直观和形象。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的抽象化和理论化与大学生信息接受的具体化和感性化之间的矛盾。通过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可以将各种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深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实践教学是增强课程实效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注重开展课堂理论传授,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形式导致师生之间难以开展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进而使得教师不积极教、学生不愿意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脱离。这种缺乏活力的教学课堂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甚至会导致许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导致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则使大学生不再只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者,而且课程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教学形式不再只是僵硬死板的理论知识,而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鲜明的客观事实。因此,开展实践教学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效性所决定的。
三、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必须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从创新教学形式和增强教学吸引力入手,以提高学科教学实效性为教育目的。在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应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二是必须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实践教学应充分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和价值选择,选择更受大学生欢迎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实践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充分体现出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各种变化,引导大学生将自身和社会发展相互给合并开展各种社会实践。
四、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不管是学校领导、学科教师,还是在校大学生,都应该提高认识,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意义。当前,单一落后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因此必须将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学校应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领导机制,以更好的确保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完成,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中,出台相应的文件指导和规范实践教学。
(二)重视引导,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任课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完成课堂理论教学,同时还需要组织和协调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并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能否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关键性引导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其政治素养,加强理论学习,从而更好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新发展、新情况以及新问题。其次,应加强自身教学技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实践能力,从而采取更加灵活多样且高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最后,学校应该投入相应的经费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学习和交流调研,进一步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
(三)贴近学生,切实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
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主体,新形势下必须贴近学生,切实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因此,必须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实际教学形式和内容。其次,必须要和学科特点相互结合,应该结合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和学科特点,选择和专业相结合的实践内容。最后,应紧密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当前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敏感度,我们应选择一些和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热点开展实践教学,提高他们辨别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监督,应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十分必要的监督环节,同时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主要涉及二个展面。首先是对任课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任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应重点考核其实践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策划是否严密、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是否认真等等;其次对于大学生参与实践的考核评价。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主体,对其进行考核应重点考察其实践出勤情况、学习日记、调查报告以及实践单位评价等等,并且应将实践成绩主动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总成绩之中。
[1]王勇.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102-104.
[2]宋清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72-74.
[3]刘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及反思[J].成功(教育版),2012(1):12-14.
[4]谭淏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11):236-237.
[5]李爱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73-74.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shoulders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to carry out Marxism education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It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every college students and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and important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Due to variou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s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ail to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ituation.Therefore,this article will delve into the teaching system of"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course,aiming at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to educate students through practice,which can tru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 teaching of"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course.
introduction to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practice teaching;construction
G642
A
2096-000X(2016)20-0160-02
李雪(1972-),女,四川成都人,成都中医药大学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