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对策
2016-03-18冷赟
冷 赟
(九江职业大学,江西 九江 332000)
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对策
冷 赟
(九江职业大学,江西 九江 332000)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旨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经过长期的累积以及摸索已经构建了一套特色化教学体系,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来看,农业经济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需要重视教学创新,提出完善对策,促进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有效发展。本文对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作了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完善对策,为提升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不足;对策
一、概述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我国需要重视农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工作目标,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和投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在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基础,因此,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有利于完善农业经济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农业的教学水平,实现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化农业经济之间的有效过渡,促进农业经济改革以及农业经济教学现代化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高等院校需要重视教育工作,集合社会发展需求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满足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行业的人才需求,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农业教学效果有所欠缺。
(一)社会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呈现滞后性
经济社会日渐发展促使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知识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经济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知识经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普遍形态。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我国转变了传统计划经济发展形式,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等教育改革非常重要,高等教育农业教学经济教学面临着非常大的社会压力以及市场竞争压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从事农业经济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提升社会发展适应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需要坚持超前性发展。
(二)传统教育模式方面的限制
新中国成立之后,前苏联对中国的科技建设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工作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前苏联影响,这与国际通行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诸如,我国农业经济教育方面采用统一招生培养方式,固定的教学体制更加强调专业性,僵化教学模式促使农业经济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专业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工作,不利于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格,学生缺乏学术素养以及人文素养。
(三)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经济教育工作与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在理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一致特点,促使学生无法快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高等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合理性,缺乏与时俱进,并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也并没有真正反映出现代化农业发展特点。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院校并没有结合现代农业经济对于科技发展实际需求,使得农业经济成果转化效率以及管理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的途径非常的狭窄,学生缺乏足够的参与机会以及实践机会,促使学生缺乏农业经济实践能力。
三、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完善对策
(一)注重教学计划调整以及完善工作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学计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提高对人才培养工作认识,提升农业经济教学的宏观决策以及宏观控制,保证农业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设计与安排的协调性以及科学性,促进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有秩序发展。因此,高等院校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农业经济教学特点,综合学校、学院、授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等,综合多方面意见,进行反复的讨论以及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计划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为开展现代化农业经济教学提供保障。随着时代以及经济社会的日渐发展,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教学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发展变化速度较快、知识更新周期相对较短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等特点,需要学生具备非常强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提升农业经济教学后劲,构建更加稳定的农业经济知识体系,在必要时需要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提升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教学有效性。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教育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教学至关重要。高等院校需要认识到农业、农业经济、农业经济人才三者之间的关联,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以及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农业科技有利于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实现世界范围农业经济革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完善农业经济教学体系,加大农业经济教学改革工作力度,提升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
(二)做好农业经济教材以及课程建设性工作
在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重视教学计划科学性以及全面性,还需要从微观角度着手,结合农业经济教学需求,构建高水平的教材以及课程体系。在农业经济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征求教务部门、学院相关部门以及授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反复论证课程内容,构建学校级别、学院级别等多样化课程,对于重点课程可以给予倾斜政策,提升农业经济教学效果,促使高等教育构建全面的农业经济教学体系。对于新引进的课程,可能存在着起步相对较晚、不具备非常完善的教学条件等问题,高等院校也需要酌情给予倾斜政策支持,提升新课程教学效率。学院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授课教师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来提出有效的教学工作方案,在经过相关管理工作部门签字盖章确认之后来获得相关支持条件,针对优秀课程教师需要给予评比,这样能够有效落实工作责任。在建设课程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来选择练习题以及相关才考资料,在讨论研究之后确定有效教育方式,保证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相匹配。在农业经济教学课程建设过程中,教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结合农业部关于农业经济方面的相关文件来选择更加科学、实用性更强的教材内容,促使农业经济教师能够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
(三)构建高水平农业经济教学教师工作队伍
在农业经济教育改革以及提升农业经济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教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结合教师实际情况,有效解决教师工作队伍中存在的师资力量断层行为,发挥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培养中年骨干教师,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出发,明确师资培训重点,与时俱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在培养青年教师过程中,需要引导青年教师正确认识社会对农业经济人才的实际要求以及学校对于农业经济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等,在确定教育发展工作方向之后,则是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置教学计划,鼓励教师在实干活动中提升自身能力,有效解决农业经济教学以及农业经济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学习以及进修学习等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此外,高等院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鼓励教师深入到工作前线,到农田、农村里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出国深造以及参与学术活动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工作队伍。
(四)创新农业经济教学体系
与其他专业相比,农业经济教学方面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涉及范围也非常的广,这就需要充分掌握“三农”发展特点,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促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叁与到具体实践活动中。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农业经济授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来进行农业经济相关的调查活动,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学院需要结合实际活动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有效性指导,同时给予一定资金方面的支持,对于学生的调查研究成果给予总结以及正面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二年级学生,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农业经济实习,鼓励学生积极调研,收集有效材料,提出针对性分析报告。对于更高年级的学生,则是可以结合教学计划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综合知识,提升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社会日渐发展对农业经济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有效整合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更新农业经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重视对农业经济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的更新和完善工作,促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教学改革,提升农业经济教学水平,提升农业经济人才综合素质。作为一项复杂并且是充满艰辛工作,高等教育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重视课程设置以及完善工作,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构建高素质教师工作队伍,为开展农业经济教学有效性提供保障,促进农业经济教育现代化发展。
[1]韩效辉.谈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5):476-480.
[2]刘建业.会计实验教学在高校经济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3):181-182.
[3]陈新华,刘洁.我国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31):38.
[4]黄大乾.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2(08):85-86.
As an important way of training talents,higher education intende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management talents wh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 teaching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built a teaching system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long-term accumulation and exploration,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Viewed from the teaching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there still exist some shortcomings.We need to focus on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propose improving measures to promot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deficiency in the teaching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which can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agricultural economy;education;deficiency;countermeasure
G642
A
2096-000X(2016)20-0085-02
冷赟(1968,02-),男,江西武宁人,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讲师,现就职于九江职业大学,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