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拼音侗文正词法》的若干问题
2016-03-18范俊军
彭 婧,范俊军
(暨南大学 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关于制定《拼音侗文正词法》的若干问题
彭婧,范俊军
(暨南大学 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侗文方案》(草案)自1958获批准试行以来已经历50多年。侗文由于缺乏系统的正词法规则,导致侗语文教学、侗文扫盲、侗文媒介和社会应用中的侗文拼写出现了一定混乱,这阻碍了侗语文的传承和传播,因此研制《侗文正词法》已经成为侗语文教学、侗族文化传承、侗族语言生活和语文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制定侗文拼音正词法,需要解决词单位划分、外来词拼写、科学术语、人名地名拼写、词语正音、拼写规范等一系列文字规范问题。
关键词:侗文;正词法;侗语
范俊军,男,湖南桂阳人,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正词法(orthography)即正确的拼写法之意。正词法是文字规范和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英语、法语、德语等拼音文字体系的语言,在长期的历史中都发展出了适合自身语言特点的正词法。就汉语来说,正词法是指汉语拼音的书写规范。汉语拼音的书写规范有两个层次,一是音节书写规则,即《汉语拼音方案》,二是词语书写规则,即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1]。早在1992年,根据中文信息处理需要,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GB/T 13715-92),这是对汉字文本的计算机分词规范。1996年国家语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是对词的拼写进行规定,属于汉语拼音的书写规范。
侗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批准的新创拼音文字,侗文正词法是指侗文书写规则。虽然侗文已经试行使用50多年,但由于历史局限,颁布《侗文方案》(草案)时没有制定配套的侗文正词法规则。近十年来侗族地区的中小学开展了双语教学,有些高校开设侗语本科专业,侗文在侗族语文教学、文字扫盲、文化传承、社会生活中的功能逐渐彰显,侗文大众化和现代化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制定侗文正词法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就制定《侗文拼音正词法》的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制定《侗文拼音正词法》的重要性
(一)侗语文教学需要正词法作为文字规范
侗语文教学在群众扫盲、普及义务教育方面的成就毋庸置疑,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没有侗文正词法,教材和侗语文课堂教学的侗文书写无规可依,比较混乱。例如,大部分教材按字(音节)空格排印,没有分词连写;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同一个词的拼写,在不同教材中书写不一致,或同一本教材前后不一致,等等。有些侗语老师没有经过专业学习训练,缺乏正词法概念,课堂教学中的侗文书写也显得随意,因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侗语文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侗语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双语教学、侗文编辑出版、语言文字和文化管理和研究工作,如果没有正词法规则和正词法思想,将会导致侗文社会应用的不规范和混乱。
(二)侗语文的出版传播需要正词法作为规范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出版的侗文工具书、文学作品、研究著作、期刊、报纸和大众读物等超过140多部(种)。我们发现,这些在社会传播的侗文出版物也存在不少拼写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
1.大多数出版物的印刷侗文按音节空格书写,只有少数分词连写。如《侗汉简明词典》、《汉侗简明词典》、《侗英词典》、《侗-汉-傣-英词典》、《侗汉词典》、《侗汉常用词典》六部侗语词典中,只有《侗汉简明词典》、《汉侗简明词典》是分词连写,其他都是音节分隔。早年的《苗文侗文报》(现已停刊),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共15期《贵州民族报》的《民族语文专刊·双语天地版》,近几年出版的大型古歌、古籍等系列丛书《珠郎娘美》、《侗族河歌》、《侗族古歌》、《金汉烈美》、《侗族款词》等,都是按音节空格排印,没有分词连写。
分词连写这是拼音文字系统的基本书写形式。按音节空格书写和排印,既不便于阅读,也很不经济。人们阅读文章习惯是按词、词组认读和理解,而不是一个个音节理解。音节分开书写,割裂了词义联系,妨碍认读,影响阅读速度。纸质书写和印刷品,音节分隔排印比分词连写会多出三分之一的页面,加大了印刷成本,造成大量纸张浪费[2]。
2.同一词类或同一个词书写不一致,尤其是专名和外来词。例如:“树叶”一词,《侗汉简明词典》、《汉侗简明词典》、《侗汉常用词典》中有的写成bav meix,有的写成bavmeix。“黔东南州”在《侗汉简明词典》、《汉侗简明词典》、《贵州民族报》中分别有Qiándōngnán zhōu,Qiandongnan zhou,qeenc dongh nanc zouh三种写法,“发展”有fazhan、fac zanx两种写法。这种书写混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借词、人名地名的标调混乱。《侗汉简明词典》照搬汉语拼音标调法,《汉侗简明词典》一律不标调,《贵州民族报》用侗语声调标示。(2)分词连写不一致。《侗汉简明词典》和《汉侗简明词典》虽然分词连写,但同一个词两者写法不一致,有时分写,有时连写。(3)人名地名大小写不统一。《侗汉简明词典》和《汉侗简明词典》首字母大写,而《贵州民族报》地名全部小写或全部大写,人名全部大写。(4)借词拼写不统一。《贵州民族报》按侗语读音拼写借词,两部词典则按汉语普通话拼写。侗文词典应有侗文规范功能,侗文报纸作为公共媒介,具有语文规范的社会传播作用。上述侗文书写混乱现象说明,必须制定系统的侗文正词法来规范社会媒介的侗文应用。
(三)侗语文现代化和信息化需要正词法作为标准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语言信息处理是信息化的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在创制侗文时,采用的是国际上通行的拉丁字母来设计,为侗文的信息处理提供了便捷。但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发展,许多更高层次语言信息处理,如语音识别、机器辅助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都要在词的层次上进行,离开了词,语言信息加工难以进行。要使侗文现代化,首先要实现计算机侗文自动分词,音节分隔拼写会给侗文机器分词处理带来很大麻烦,它抵消了拼音文字便于信息处理的优势。从侗文信息处理角度看,分词连写必不可少,同时需要制定统一、规范的《侗文正词法》作为技术标准。由于迄今没有《侗文正词法》,这严重制约了侗文信息处理的发展及侗语文的社会广泛应用。
因此,从侗语文教学、侗语文出版和语文信息处理、侗语文的社会推广应用等几个方面看,都迫切需要制定正词法。
二、研制《侗文正词法》的相关问题
《侗文正词法》是在《侗文方案》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侗文词的拼写规范。制定《侗文正词法》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为基本参照。(2)以侗语的词为基本拼写单位,适当考虑语音、语义、语感等因素,同时兼顾词形长短适度。(3)分词书写单位要方便识读和书写。(4)正词法规则要简明、容易操作。
制定《侗文正词法》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侗语词单位的划分
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独立运用单位。侗语中哪些可以作为词,哪些是词组、短语,这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侗语中有相当数量的概念词人们都能够自然辨别,如menl(天)、yaoc(我)、maxjax(螳螂)、biingcbanx(朋友),等等。但是,有些口语单位是词还是词组,存在模糊现象。例如,nanx(肉)是一个词,nanx /muk(猪肉)是不是一个词?语感上似乎可以作为一个词。如果是,那么nanx/doc(牛肉)、nanx/xongc(熊肉)、nanx/bedl(鸭肉)、nanx/max(马肉)、nanx/meeux(猫肉),是不是一个词?更进一步说,nanx/bot(鸽子肉)、nanx/menx(老虎肉)、nanx/laiv(野猪肉)、nanx/angl eiv(螃蟹肉),算不算一个词?从语感上看,“螃蟹肉”、“老虎肉”似乎并不紧密,可以分开。又如,语法上看,xiv(是)是一个词,gueec(不)是一个词,gueec/xiv(不是)是一个词还是词组?xiv/gueec/xiv(是不是)又如何处理,是看作三个词,还是作为一个词?
由此可见,要贯彻分词连写的原则,首先要解决词的划分问题。类似上面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情况如何解决,如何以语法词为基础,兼顾语感、语义、词语长短,都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正词法才能做到对种种情况作出科学的规定。
(二)专名的拼写
专名指人名、地名、机关团体名之类的专有名词。正词法中的专名拼写,涉及分词连写和大小写问题。
首先来看侗语的人名。侗族人通常有三套姓名:(1)本名,一个人成家生育儿女之前的俗名字,都是单名,如juc(桥)、mic(梅)。(2)从名,一个人成家生育儿女以后的名字,一般在儿女单名前加上“bux-(-的父亲)、neix-(-的母亲)、ongs-(-的爷爷)、sax-(-的奶奶、mangh-(-太公)”等通名。(3)学名,即汉字名,上学读书以后的名字。
侗文人名的书写应遵循拼音文字的人名书写一般规则,姓和名分开写,首字母分别大写。如,Longc Lingc(龙林)。按《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规定,已专名化的称呼,如人名、神名,需要连写,首字母大写,如“雷婆”应写成Saxbias。按这个规定,上面所说的侗族人名中的从名,似乎也应该连写,如Buxmic(梅爸),因为侗族的从名中并没有姓,它实际是平常对某个特定人的称呼,具有姓名的指称功能罢了。但侗族的这种从名有点类似汉语的“王伯”“刘嫂”“李大妈”这类称呼。按《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规定,带有通名的专名,通名和专名两部分分开书写。这样一来,“梅爸”应写成Bux Mic。制定侗文正词法规则,必须二选其一,作出规定。此外,有些地方的侗族还有长名,如贵州小广侗族“王年包路Wangc Nyencbaoslul”、“王包年路三Wangc Baosnyenclulsamp”这样的姓名,名字里面还有意思,是分写还是连写,也应作出科学的规定。
再来看地名。侗语地名大多是双音节,也有部分单音节和多音节。单音节地名采用那个首字母大写还是全部大写?按《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应采用首字母大写。例如,“车江”“增冲”的侗语名应写成Woc和Songl,而不是现在侗文出版物中的WOC和SONGL。
侗语中有许多带通名xaih(寨)、senl(村)、guis(溪)、oc(地方)的地名,一般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按《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规定,通名和专名应该分写,各部分首字母大写。那么, Oc Nanv(南明)、Xaih Wangc(王寨)、Xenp Jangl(剑河)、Wangcmiangcgaos Diongl(黄茫冲)应该分写。但按《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的规定,已专名化的地名可不再区分通名和专名,首字母大写,各音节连写。侗语的xaih、senl、guis、oc通名类似汉语“贵州”“沧州”“津市”的“州、市”这类通名,已经专名化,上面的侗语地名似乎又可以连写成Ocnanv(南明)、Xaihwangc(王寨)、Wangcmiangcgaosdiongl(黄茫冲)。
此外,专名中还有外语人名和地名,按汉语读音用侗文拼写,还是名从主人,按原语种拼写?例如,“乔丹”写成Jordan,还是写成Jaocdans;“东京”写成Tokyo,还是写成Dongsjens? 地名中的上述各种情况如何处理,侗文正词法都应作出清晰的规定。
(三)借词和新词拼写
现代生活的发展,各民族的相互交流日益密切,每种语言都不断有新词和借词。从侗语的情况来看,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新概念和新事物,进入侗语大多是群众自发和随意直接照搬,语言文字职能部门、学者、教育科技和文化人士,缺乏主动创造新词、翻译外来词、正音和规范外来词的工作,因而新词和外来词的侗文书写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例如,借词的拼写,有的按本地侗语方音拼写,有的按普通话读音拼写,有的按当地汉语方言拼写。如“国家”有的写成gueec jas,有的写成guoc jas。标调也很混乱,有的用侗语声调标示,有的按汉语拼音标调符号,有的不标声调。如“发展”就有faczanx、fāzhǎn、fazan等写法[3]。
同一个外来概念词,侗语中不同的人译法不一致。例如:侗语dangk、dunl、daoh都有“热”的意义,但翻译汉语“热水”时,nemx dangk、nemx dunl、nemx daoh三种译法都有,没有一个规范词。如“车”侗语是xap,“摩托车”译为xap mos tuoc,“汽车”却译为qil cees。此外,有的借词新派和老派发音有所差异,由于没有正音规范,导致同一汉语借词侗文书写不一样。如“红旗”老派说hongc jic,新派说hongc qic;“老师”老派称suk,新派称laox sip,儿童称laox sis。
实际上,对外来事物和概念,侗语创造新词有三种方式:音义全部借入,用侗语词翻译,用侗语音近义通的语素对译。第三种方法对译外来概念和事物,一般很难找到这样的语素。多数情况是采用前两种方法。从语言的社会使用情况来看,侗语中的外来词大多数是直接音义照搬,因为没有人预先开展外来概念和事物的创造新词工作,群众使用时直接照搬,比较简便经济。但是,不同的地方,同一个汉语新词,照搬进来的读音,可能是当地汉语方言、官话或普通话,因而侗文的书写也会出现混乱。如何解决侗文借词书写混乱问题?关键是对借词进行正音规范,核心问题就是要规范吸收外来词的方法和拼写形式。
我们认为,吸收外来词,意译优先,音译次之,一词一译,避免一词多译,做到规范、简单易懂、符合侗语习惯,为群众接受。因此,除了制定正词法规则之外,还要制定外来概念词、借词的吸收翻译规范,并定期收集、整理和发布外来词、借词规范词表。目前,还应尽快编写《侗语外来词规范词表》、《侗文人名地名规范词表》。
(四)科学术语
科学术语即特定领域里使用的专业用语。侗语中的固有词主要是传统环境知识词汇。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名词术语出现。侗语要持续发展,必然要能够表达现代科技生活的名词术语,这些名词术语将大大丰富侗语的词汇,强化侗语的表达力。科学名词术语表示的都是新概念、新事物,这类词也是借词和新词。但它们与普通的新词和借词不同,科学术语更讲究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侗语的科学名词术语主要来自汉语。汉语中的科学名词术语有四类:一是意译,如“激光”;二是音译,如“福尔马林”;三是音译加意译,如“摩托车”;四是字母加汉字。侗文是拼音文字,前面三类可以音译,也可以意译。第四类可以采用字母加音译,例如,“B超、X光、PH值”,侗文写成Bcaos、Xguangs、PHzic。还有一种全字母的缩略外语词,侗语可以直接借入外文的字母书写,例如,CT、UFO等等[4]。
《侗文方案》虽然有字母表,但没有规定侗文字母的读音,因此上述字母词,侗语如何读音?按英语字母的读音,还是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读音?从汉语中的字母词的社会使用情况来看,CT、DNA、IT这类外来词的约定俗称读音,并不是按汉语拼音字母读音,而是按英语字母读音;而国内汉语拼音缩写词,如GB(国家标准的缩写)似乎大家都读成guo biau。侗语文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应当好好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的读音规则和拼写规则。
(五)大写和缩写
《侗文方案》第十一条规定了大写的规则,凡是专有名词每一个词的头一个字母大写,每一句话或每一行诗的第一个词的头一个字母大写,题目、标语、招贴等每一个主要词的头一个字母都大写,其他特定的场合也可以大写[5]175。如Sanglhaix(上海),Maoh bail sangx doc.(他去放牛)。事实上,侗语中还有一些大写的情况值得考虑。譬如由几个词组成的专有名词,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连写在一起的,这两种情况它们首字母大小写的情况。例如,“贵州民族报”,由“贵州”和“民族报”两个专有名词组成,那侗文是写作Guivxul Minccucbaol还是guivxul minccucbaol?再如,Geml(侗族)是专有名词,leec(书)是普通名词,它们组合成leec/geml(侗文),它的写法是Leecgeml,leecgeml,还是LeecGeml?
侗文的缩写,有音节缩写和字母缩写两种[5]174。音节缩写,如Mincweix(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字母缩写,通常是取词或词组中每一个词的头一个字母,大写,每个大写字母后面加小圆点。例如,GX或G.X.(Guivxul,贵州),Z.R.G(Zongsfac Rencminc Gonglhocguoc,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外还有侗语人名的缩写,国际通用单位和科学术语的缩写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关于缩写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缩写不可滥用。
(六)移行规则
《侗文方案》第十四条规定了侗文按音节移行。在排印或书写时,行末的多音节词若排写不完,必须写完一个音节,然后再把后一个音节整个往下移写,不容许把一个音节拆开移行。在没有写完的地方加连接号(-)[5]175。例如,dahnyinc map yancyanc luhyuv weex-doxwukoux.(灰煎粑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做) 。关于移行,还有两种情况方案中没有提及,一是缩写词的移行,二是遇到在有连接号处移行时,如何表示移行连接号的问题。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七)标点符号
国家为现代汉语制定了标点符号规范,拉丁字母文字书写时也有一套标点符号,因此侗文正词法也必须对标点符号进行规定。例如,汉语有书名号“《》”、句号“。”、顿号“、”,英语没有这些符号。汉语的标点符号在计算机字库中都是全角字符,而英文的标点符号都是半角字符。侗文是拉丁字母文字,以拉丁字母文字体系的半角标点符号为基础,制定侗文标点符号规范,可能是较好的一种选择。当然,侗文具体采用哪些标点符号,如何兼顾考虑汉语标点符号,还需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三、侗文正词法基本内容框架
侗文正词法基本内容框架,应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正词法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侗文正词法,主要包括字母拼写和符号使用两大部分。字母拼写包括分词连写、专名的拼写、外来词的拼写等;符号使用包括大写字母的用法、短横的用法、标点符号的用法等内容。
第二部分,正词法的制定原则。(1)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为基本参照。(2)以侗语词为基本拼写单位,适当考虑语音、语义、语感等因素,同时兼顾词形长短适度。(3)分词书写单位要方便视读和书写。(4)正词法规则要尽可能简明、容易操作。
第三部分,正词法基本规则。按侗语的语法词类制定详细的规则,其中包括12类基本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拟声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10类非词单位(字符、连接字母、缩略词、成语、大写、标调等)。在12类基本词中按照词类逐一拟定分词连写规则,对10类非词单位,根据其特殊性分别制定相关规则,如人名地名拼写规则、大写规则、缩写规则等等。
四、结语
巩固50多年来推行《侗文方案》的成果需要正词法,结束侗文书写混乱状态需要正词法,推广和完善《侗文方案》需要正词法,侗语文信息处理需要正词法,侗语文教学和侗族文化的社会传播需要正词法,侗语文化的大众化和现代化需要正词法。汉语拼音正词法是用于汉语的,制定侗文拼音正词法既要尊重侗语习惯,又要考虑与其他语言的接触和交流,应遵循什么原则和标准来制定,根据什么原则确定分连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也是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需要侗语学者、干部群众、语文工作者、文化学者、计算机专家集思广益来共同解决。
参考文献:
[1] 周有光.正词法的性质问题[J].语文建设,1984(1):5-12.
[2] 范俊军.关于瑶文方案草案的思考[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6):11-15.
[3] 潘永荣,张盛.侗文中现代汉语借词标调问题浅析与构想[J].贵州民族研究,1998(4):131-136.
[4] 傅懋勣.关于少数民族语言中新词术语问题的几点意见[J].民族语文,1962(3):25-27.
[5] 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汇刊[G].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1959.
(责任编辑王玉燕)
Reflections onDongWenPinyinOrthography
PENG Jing, FAN Jun-jun
(School of Literature,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2, P.R.China)
Abstract:Since 1958,TheDongWordsProgram(Draft)has been approved for more than 50 years. Due to a lack of scientific systems of the Dong language spelled in phonetic alphabets, there has been some confus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Dong Wen literacy, social applications, which hinder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Dong language, and call for the urgent need to developTheDongWenPinyinOrthographyfor the language teaching, Do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Dong language lif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echnical terms, the spelling of people, place and the loan words, the rules of spelling in developing the Dong orthography.
Key words:Dong language; orthography; the Dong language spelled in phonetic alphabets
作者简介:彭婧,女,侗族,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的理论规范、实践规程和技术准则研究》(12AYY002)
收稿日期:2015-11-25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98(2016)01-00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