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事散忆(三)

2016-03-18韩继章湖南图书馆长沙410011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6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本质文献

●韩继章 (湖南图书馆 长沙 410011)



【思辩·感悟】

编事散忆(三)

●韩继章(湖南图书馆长沙410011)

[摘要]文章记述了编辑《图书馆》杂志期间的一些值得记忆的人和事,如当代图书馆学术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会议、事件、文章,以及在这些事件中发生作用的活生生的人物,叙事只是选取某一角度,不求全面。参考文献6。

[关键词]《图书馆》当代图书馆学术发展图书馆学研究应用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

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是颇有成绩的,一是图书馆学发展有这样的客观需要,一是图书馆学组织能够驾驭多元化发展路向。如80年代中期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全国文献资源布局”,这些作为应用图书馆学提出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是多元化中的重要之“元”,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的图书馆发展走内涵发展道路,注重提高书刊借阅率等思想成为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思想基础;“全国文献资源布局”研究是在信息网络建设到来前夕开展的,它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装备的图书馆合作,为这种合作建立了思想基础,世纪之初,形形色色的图书馆联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上海中心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之城,东莞图书馆集群,苏州、嘉兴的总/分馆体制,等等,无不显现文献资源布局的影子。

然而,何以80年代的图书馆变革与世纪初并不相同呢?二者的特征各是什么?

如果把80年代与21世纪初的图书馆变革作一比较,可以发现,80年代的变革在“物”和“技术”层面,而新世纪的变革则在“人”和“思想”、“制度”层面,这种变革的发展一方面符合人的认识过程,一方面与国家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先谈谈人对事情的认识过程,一般是具体的“物”在前,思想意识等虚的东西在后,在近代史上,国人首先认为重要的是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为了自强首先做的事是搞“洋务运动”,开设“制造局”,建造兵工厂。及至19世纪末建立了号称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北洋水师,却在甲午中日海战中被日本打败,于是国人重新从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上审视自己的不足,遂有了“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这都是从“物”到“人”的认识过程。80年代的图书馆活动,多是以“物”和“技术”为中心而展开的,当时从藏书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是基于文献这个“物”的增多而倾力研究的,从初期个别图书馆的复本研究,馆藏部局研究,馆藏级别研究,到一个区域图书馆的藏书协调,再发展到全国科学研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调查和布局,可以说,这些围绕文献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研究,都是一种“物”的研究,而较少涉及到“人”。现在看来,80年代的“全国文献资源布局”研究,主要是提高文献保障率,以保障科学研究和经济文化建设对文献的需求,与世纪初图书馆文献服务的均等化尚不是一个概念。世纪初图书馆服务变革的本质是从“物”发展到“人”,是从人的文献需求的满足为出发点而展开的,而这是人的基本文化权利,是图书馆必须满足的。新世纪图书馆服务的各种形式,加总/分馆体制,延伸服务等等,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而创设的新形式。

由“物”到“人”,是80年代和新世纪初图书馆两次变革的认识论特征,然而,这种认识论特征并不是唯一的特征,图书馆变革还必须有社会政治文化特征作为基础。

图书馆的功能在发展中不断增加和完善,其创建之初主要是社会教育,后来增加了文化娱乐等。同样图书馆是受社会政治文化影响的,6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的图书馆都经历过关门,一段时间其藏书只能部分开放,90年代则实行服务收费,应当说这些做法都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所致,新世纪之初的图书馆的繁荣同样是由于社会的大环境的变化,由于1997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结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人的权利理念才得以倡行,图书馆的人文思想得以提倡和发扬。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图书馆观念变革的基础,若没有世纪之交我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大环境,图书馆新理念的出现和事业的繁荣是难以想像的,反之,90年代图书馆发展的“低谷”亦是由于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时的经济制度改革之初缺少经验,错误地把一些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推向市场,以致公共图书馆要靠收费维持运营。

从1986年的武汉“中青会”,到世纪初的中图学会在苏州、桂林、昆明的几次年会,大约将近20年,这段时间可以视为应用,图书馆学由发韧到成熟的时期。应用图书馆学在世纪初的发展,使人文图书馆学、制度图书馆学、技术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支撑了图书馆事业的繁荣,从另一方面即理论发展的视角看,应用图书馆学的发展使图书馆学体系的层次性逐渐明晰,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图书馆学体系的整体认识。因而,应用图书馆学的发展和繁荣,对于图书馆学是件重要的事情,也许,图书馆学的发展,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应用图书馆学本应走在理论的前面。

对于图书馆学来说,应用图书馆学的发展一点也没有使人感到意外,因为图书馆学本就是一门致用之学,是一门经验之学。除了图书馆学本身的特征之外,使人对应用图书馆产生更多兴趣的大概是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的影响。

李泽厚先生在《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一书中谈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认为西方文化重视概念和逻辑推理,中国传统文化却缺少高度抽象思辩的纯粹哲学,“从孔子起,重视的都是‘名(概念)’与‘实(现实)’的关系,是‘必也正名乎’,而不是‘名’自身独立发展的价值;而其根由则在于,天人不分的巫史传统,没有可能从独立科学基础上发展出高度抽象的‘先验’观念和思维方法。这使得中国人的心智和语言长期沉溺在人事经验、现实成败的具体关系的思考和伦理上,不能创造出理论上的抽象和逻辑演绎系统和归纳方法(墨辩略有而失传)”[1]。中国人很少有哲人能够发表通过逻辑完美的认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征,因而不可能产生欧几里德几何学,中国有技艺而无科学[2]。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实用理性自然亦影响到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从80年代提倡“降低理论研究层次”,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到世纪之初提出以理念作为解决图书馆实践中问题的根本方法,这些都显示应用图书馆学对实用理性的青睐。

当应用图书馆学取得丰硕成果之时,适逢“图书馆学”一词诞生200年之际,《图书馆》在2007年第1期发表了蒋永福的文章《理论图书馆学的当代境遇——写在“图书学”一词诞生二百年之际》,表达了图书馆学人的另一种思考。

蒋永福在文章中提到本质主义被搁置的问题。认为,“从理论图书馆学和应用图书馆学的研究路向分野看,理论图书馆学一直以揭示和解释图书馆现象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为使命。也就是说,理论图书馆学一直以本质主义认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本质主义的理论图书馆学关注的是对现象本质的揭示,追求的是理论的终极解释”[3]。但是,遗憾的是,大多本质主义的理论体系建构,都极易遭致不具普遍意义和实际意义的“乌托邦”之窃笑,并难免引来无数的乃至无情的质疑、批判与拆解——这是一个“解构”的时代,大多本质主义的理性论点,都极易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鄙视中被曲解、被轻蔑、被消解——这是一个“理性的他者”受欢迎的时代[4]。

蒋永福认为,本质主义思维永远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性东西”的基本思维方式;本质主义追问是使人摆脱现象纠缠并驾驭现象从而走向进步的基本路径;本质主义追问,能够帮助人类寻找精神家园,从而摆脱世俗烦恼。因为只有追问本质的人,才能超越工具理性的短视,不至于成为“单向度的人”,而成为“俗中脱俗”的理性自由人[5]。

蒋永福认为,理论图书馆学必然也必须追问多么幼稚,多么“不切实际”,多么受人耻笑,也不能停止追问的进程,因为追问本质是理论图书馆学的生命特质所在;哪怕这种追问永远不能获得确定性的“本质”,也不能停止追问的进程,因为正是“永远不能获得”,才值得永恒追问,这种永恒性正是理论图书馆学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6]。

笔者在这里大段摘录了蒋先生的原文,一是,由于这些文字非常精彩,他准确描述了图书馆学人对学科理论执着追求的心态,遥想当年黄纯元从日本东京大学捧回社会学博士学位回来,不是仍然回到教授图书馆学的讲台,而唯恐被挤下搭上的这班车吗!之所以大段摘录原文,还在于这么美丽的文字和文章,还有许多该读而未读的人,多年后来读此等美文,应该亦是一种享受吧!

参考文献

[1][2]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4][5][6]蒋永福.理论图书馆学的当代困境——写在“图书馆学”一词诞生二百年之际.图书馆.2007(1):1-5.

(刘平编发)

A Recall of the Editing Things(Third)

Han Jizhang

(Hunan Library, Changsha, Hunan 410011, China)

AbstractChoosing one angl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hings and persons that are worthy of being remembered during editing the journalLibraray, such as the important conferences, events and articles in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ibrary Science and the living characters that played role in the events. 6 refs.

KeywordsLibrar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of Library Science. Applied Library Science. Theoretical Library Science.

[收稿日期]2015-09-06

[作者简介]韩继章,湖南图书馆研究馆员。

[中图法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16)01-0088-03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本质文献
2023 年宁夏图书馆学会年会顺利召开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