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读者决策采购(PDA)研究主题分析*
2016-03-18李显志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000
●李显志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 610000)
国内读者决策采购(PDA)研究主题分析*
●李显志(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000)
[摘要]文章对现有理论研究文献进行了主题分析,揭示了目前国内读者决策采购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提升读者决策采购的社会认知度,立足馆配产业链、加强合作研究,提升理论研究成果的质量等建议。参考文献36。
[关键词]读者决策采购PDA图书馆馆藏建设
2011年5月24日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属机构图书馆馆藏与技术服务协会(ALCTS)召开了ALA年会之前的会前会,来自普渡大学、伟谷州立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馆藏建设部负责人以及包括EBL、ebrary等在内的馆配商负责人,围绕“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 in Academic Libraries”议题,就当前众多图书馆开展的读者决策采购实践展开了讨论[1],这次会议也是国际学界首次将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践情况纳入理论探讨的范畴。同年8月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市召开了以“Libraries beyond libraries: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for all(图书馆的自我超越—整合、创新与信息服务)”为主题的第77届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会上将“Users driving access and services”作为会议分主题之一[2],吸引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和探讨热情,“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理念也进一步拓展了公众的认知领域。
就国外现有的理论研究现状来看,笔者通过在EBSCO学术期刊文摘及全文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数据库等国际具有较大影响的数据库中以“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Collections)”、“Demand-Driven Acquisitions(Collections)”、“Purchase-on-Demand”等主题词进行了读者决策采购相关外文的检索,发现检出文献数量接近50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研究内容的分析,发现国外在读者决策采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较为深入,尤其针对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证研究文献颇多,例如,曼海姆大学图书馆馆藏部的Schumm Irene专门撰文介绍了该馆的PDA实践项目[3],Shepherd Jodi等人介绍了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PDA的实践情况[4],Fischer KS等人就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开展的PDA实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5]。而国内目前仅仅停留在对国外读者决策采购理论的引入和初步探讨的阶段,研究成果的实践在各类型、各级图书馆尚未开展起来。同时,笔者发现国内外关于读者决策采购的理论研究文献颇多,但是很少有人从整体角度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述,当然亦有一些学者如白新勤[6],侯君洁[7],朱美华、朱建瑜[8]等人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勾勒。因此,笔者对读者决策采购的研究主题进行梳理,试图从整体、宏观角度回顾国内读者决策采购理论的研究现状,最后在简要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后续研究的对策建议。
1数据来源与文献检索
笔者于2015年7月15日利用中国知网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以主题词为“读者决策采购(PDA)”、“需求驱动采购(DDA)”、“按需购买(POD)”,在“主题”、“篇名”、“关键词”等检索字段下的文献检索,同时给予“检全率”的考虑,遂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了同样方式的文献检索。随后对检出文献进行了筛选、剔除,最后确定87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就文献时间分布来看,文献数量从2011年的3篇突增到2012年16篇,随后持续增长,到2013年则有28篇文献发表,2014年文献数量增加幅度较大,达到62篇,而2015年的文献数量由于受到检索时间的限制,仅检索到22篇。文献数量随时间不断增长反映出国内相关领域已逐步关注并积极参与读者决策采购的研究和探讨,研究逐步趋近成熟,在时下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前提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以用户为中心”的读者决策采购理念将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带来新的变革,因此,读者决策采购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学界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
2文献研究主题分析
2.1读者决策采购的定义与工作流程
目前,关于读者决策采购的定义基本达成共识,一般认为其是一种基于读者需求的图书馆新型馆藏建设模式。张甲、胡小青[9]首次将“PDA”一词引入国内并翻译为“读者决策采购”,同时指出,它是基于读者使用需求的图书馆采购方式,随后的学者们基本上沿用了这一说法,没有过多地对其定义和内涵进行着墨。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大学图书馆的卞丽芳等人[10],从决策概念、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文献选择方法与原理等角度对PDA的中文译名“读者决策采购”提出质疑,并从PDA产生的源流、运行模式等方面分析其功能效用实质,最后建议将PDA译为“供需互动采购”。
国内学者对读者决策采购一般流程的描述一般是基于国外特别是美国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电子图书的读者采购决策实践的情况进行大致的描述。例如,刘华[11],马璇[12],沈敏芳[13],刘军、金淑娜[14]等人。总结学者们的观点,即读者决策采购的一般工作流程是:首先图书馆与书商确定符合藏书发展政策的预设文档(Profile);然后书商提供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的图书MARC记录,图书馆把MARC记录导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读者通过OPAC查到书目记录后,或者点击链接直接阅读电子书,或者要求提供印刷本;最后根据情况由图书馆统一付费购买。
2.2读者决策采购实践的介绍与总结
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践最早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兴起,相应的理论研究是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而国内学者在引进这一概念并开展理论研究也是在介绍国外的实践情况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的。一些学者对国外的实践进展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总结,例如,孙书霞、彭艳[15],刘华[16],何黎明[17]等人描述了普渡大学图书馆、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伟谷州立大学图书馆、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图书馆、丹佛大学图书馆、杜克大学图书馆、爱荷华大学图书馆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开展的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践现状,当然也简要地介绍了一些社区学院、职业学院以及四年制学院图书馆的实践情况。
目前,国内还没有开展起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决策采购实践,不过也有一些学者为我们介绍了国内个别图书馆实施的有别于读者荐购的馆藏建设型模式,可以认为是读者决策采购在国内实施的雏形。例如,张彦静[18]详细介绍了佛山市图书馆2011开始实施的“新书借阅处”,并从其读者自主采购模式入手,介绍该方法、流程及服务效益,同时与美国大学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PDA)”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其实质是文献采购策略、读者服务策略和供需合作策略的统一体,是我国图书馆纸质图书实施PDA的前期探索。
2.3读者决策采购对图书馆的影响
读者决策采购理论实施对于国内图书馆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学者们一般从图书馆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阐述读者决策采购的实施对馆藏结构、经费、资源利用率、馆舍布局、文献采访人员以及读者等的影响。例如,刘华、付禄[19]认为,读者决策采购的实施将会使馆藏结构更加优化、馆舍布局更加合理、购书经费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竞争力;白新勤[20]也指出,读者决策采购打破了电子资源打包销售所带来的浪费,因为只购买所需要的,从而提高了馆藏质量,缓解了图书馆普遍存在的经费相对短缺、馆舍面积不足等问题。另外一些学者,如王显燕[21],陈庆标、褚淑杰、李风[22]等人也提到了读者决策采购的优势和必要性,其实也是从侧面说明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2.4读者决策采购与读者荐购的比较
读者荐购在我国图书馆已经开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而作为“舶来品”的读者决策采购在运行机制上和读者荐购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学界在开展读者决策采购研究时,往往将其二者进行一番比较。一些学者,例如,郭熙焕[23]认为,读者决策采购与读者荐购都属于读者辅助决策采购,而读者决策采购的兴起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与读者荐购相比,读者决策采购响应读者的信息需求更迅速;薛淑峰[24]指出,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中由读者决定是否购买,同时,可以做到“即买即用”,大大缩短了图书从书商到读者借阅之间的时间,对于电子图书效果尤为明显。而比较系统地进行二者比较的是彭风、黄历军[25],他们从选购主体、选购客体、选购方式等几个方面对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
2.5读者决策采购的具体实施
一些学者根据国内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在实施策略上,刘华[26]提出,首先从外文电子书开始试验PDA采购,随后试验针对特定学科、出版社的中文学术图书纸本与电子本的同步采购,再逐步推动图书发行行业的改造和升级;樊国萍[27]也提出,要争取书商的支持并开展小规模的实验项目,同时实施范围要因馆而异、不同文献类型采取不同的采购模式。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流程,例如,李静[28]将企业质量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的PDCA理论引入读者决策采购,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侯君洁[29]从教职工快速采购渠道、图书荐购、馆际互借需求采购和大需求量图书采购等4个渠道构建了PDA的工作流程。
2.6读者决策采购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相对于读者决策采购的具体实施流程,学者们关注更多的是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或者说是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就论述的内容看也都大同小异,一般都是从书商的选择、实施规范、采购标准、跟踪评估等角度进行考察。例如,王玲[30]专门撰文探讨读者决策采购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指出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实施PDA的关键因素包括制定严格的采选标准、选择合适的书商、设定科学合理的读者采选环节以及及时的跟踪与评价;宋迎峰[31]在探讨外语院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时,提出了要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工具扩展宣传渠道、正确处理政府采购制度和读者决策采购之间的关系、建立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多元化渠道等意见;赖群[32]认为,在实施读者决策采购的过程中应该平衡传统采购和读者决策采购之间的关系,并把读者决策采购作为图书馆采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2.7读者决策采购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
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读者决策采购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制约,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出版商、馆配商、读者、政府等因素、而内部环境主要包括馆员、馆藏结构、经费预算、技术环境等因素。例如,沈敏芳[33]分别从图书馆员的思想观念、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我国书商的营销现状等3个方面分析了实施读者决策采购可能遇到的阻力;郭熙焕[34]认为,图书馆实施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可能导致经费预算超支、馆藏结构有悖馆藏发展计划等问题;张丽丽[35]从出版商数字出版的内容与发行方式、馆配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以及图书馆、出版商和馆配商各自的技术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读者决策采购实施的制约因素;刘亚、蹇瑞卿[36]则从馆藏质量、馆藏结构以及特色馆藏的角度分析了读者决策采购实施的局限性。
3总结与展望
3.1读者决策采购理论研究的不足
目前,国内读者决策采购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仍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人群构成单一,缺乏合作。就现有的研究人群的构成来看,国内读者决策采购的研究人群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人员之中(约占94.6%),而图书情报院系的研究人员、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读者决策采购理念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就合作关系而言,研究者们几乎来自同一单位,不同类型图书馆、图书馆与相关机构(如出版社、馆配商等)的合作研究极度缺乏。二是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目前,绝大部分学者主要集中在对国外读者决策采购实践的介绍和总结、读者决策采购的基本问题、读者决策采购实施的可行性、读者决策采购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和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而对读者决策采购的具体实施特别是实施平台、系统架构等关键问题论及很少,一些学者虽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但都过于宏观、表面,不够细致、深入,可操作性不强。
3.2对后续读者决策采购理论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1)提升读者决策采购的社会认知度。读者决策采购的成功实施也必须建立在社会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基于馆配产业链的馆社联盟高层论坛、学术交流活动、实践经验汇报会等形式,加强其对读者决策采购认知和认同,同时通过沟通协调,消除馆配恶意竞争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图书馆、出版社以及馆配商互利共赢;二是在图书馆内部也要强化各阶层对读者决策采购理念的认同,图书馆也需面向读者,开展基于读者决策采购的各种宣传活动,使读者决策采购能够被更多的图书馆用户所接纳。
(2)立足馆配产业链,加强合作研究。目前,就研究人员的构成来看,绝大部分来自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人员,鲜有来自图书情报院系、公共图书馆、出版社等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这使得读者决策采购理念的认知范围受到局限。同时,从读者决策采购理念所涉及的利益链来看,它亦是横跨图书馆、出版社以及馆配商等利益链的一种全新的馆藏采购模式,利益链上局部的研究势必会影响到读者决策采购的顺利发展。因此,研究人员应该重视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开展合作研究,从而形成跨行业、区域的合理的研究人群:一方面要立足馆配产业链,将图书馆、出版社以及馆配商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产业链内、外部基于读者决策采购实践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图情院系、研究所等机构专职研究人员的积极介入,将实际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转化。
(3)提升理论研究成果的质量。就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质量良莠不齐,主要呈现出研究深度不够,研究范围过于局限的问题,这将是研究人员在后续研究中应该积极应对的问题。就研究深度而言,不能泛泛而谈,人云亦云,应该以实践为导向,不断创新与反思,使理论研究更具实践指导意义;在研究广度方面,不能仅仅局限在图书馆内部的基于读者决策采购的传统采购业务的变革研究,应该在读者决策采购基本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拓展研究范围与领域,更加关注馆、社、商产业链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传统图书馆基于业务流程的资源采购变革、馆配产业链基于读者决策采购的相互沟通与协调以及读者决策采购基于馆配产业链的具体实施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77th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Assembly[EB/OL].http://conference.ifla.org/past-wlic/2011/programme-and-proceedings.htm.[ 2014-06-15].
[2]ALCTS Preconferences, Forums, and Programs in New Orleans[EB/OL]. http://www.ala.org/alcts/ano/v22/n2/event/fprog.[2014-06-15].
[3]Schumm Irene. Two Years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at the University-Library Mannheim[J]. Zeitschrift fur Bibliothekswesen und Bibliographie,2013(1):16—27.
[4]Shepherd Jodi, Langston Marc. Shared 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 of E-books in th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J]. Library Collections Acquisi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2013(1-2):34—41.
[5]Fischer KS,Wright M ,Clatanoff K ,Barton H ,Shreeves E. Give 'Em What They Want: A One-Year Study of Unmediated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of e-Books[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12(5): 469-492.
[6][20]白新勤.图书馆实施读者决策采购(PDA)的基本路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6—80.
[7][29]侯君洁.读者决策采购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实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图书馆论坛,2013(4):.
[8]朱美华,郑建瑜.浅议读者决策采购(PDA)[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2):62—66.
[9]张甲,胡小菁.读者决策的图书馆藏书采购——藏书建设2.0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2):36—39.
[10]卞丽芳,袁润,王正兴.PDA(PatronDrivenAcquisitions)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109—104.
[11]刘华.馆藏建设的风向标——读者决策采购[J].图书馆杂志,2012(1):38—41.
[12]马璇.读者决策采购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38—140.
[13][33]沈敏芳.读者决策采购(PDA)——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新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11—13.
[14]刘军,金淑娜.基于知识发现的读者决策采购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42—45.
[15]孙书霞,彭艳.美国大学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践及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2(4):98—102.
[16]刘华.“读者决策采购”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45—50.
[17]何黎明.美国大学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PDA)的实践及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借鉴意义[J].图书馆学研究,2012(18):42—44,55.
[18]张彦静.我国图书馆读者自主采购的探索与思考——以佛山市图书馆“新书借阅处”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15):54—58,76.
[19]刘华,付禄.读者决策采购对学术图书馆及相关领域的挑战与机遇探析[J].图书馆研究,2013(5):46—49.
[21]王显燕.基于读者决策采购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情报探索,2013(10):68—71.
[22]陈庆标,褚淑杰,李风.基于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的高校图书馆文献采选系统研究与实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8):49—52.
[23][34]郭熙焕.浅谈读者决策采购[J].图书馆,2011(6):135—136.
[24]薛淑峰.基于PDA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7):31,49—51.
[25]彭凤,黄力军,.我国读者荐购与读者决策采购之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9):32—34,38.
[26]刘华.以读者为主导的文献资源建设——美国学术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PDA)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89—93,127.
[27]樊国萍.读者决策采购——用户需求驱动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57—61.
[28]李静.读者决策采购对优化馆藏结构的PDCA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3):34—36.
[30]王玲.“读者决策采购”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2(5):117—119.
[31]宋迎峰.外语院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的策略选择[J].图书馆建设,2014(1):33—36,39.
[32]赖群.“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采访中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界,2013(3):74—77.
[35]张丽丽.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决策采购之际遇[J].图书馆,2014(1):136—138.
[36]刘亚,蹇瑞卿.读者决策采购的分析和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3(4):49—52,99.
(刘平编发)
Theme Analysis of Domestic Researches on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PDA)
Li Xianzhi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00,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theme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literature,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btained, points out the existence insufficiency, and puts forward proposals such as enhancing social awareness to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 strengthening cooperative researches based on industry chain of library configuration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and so on. 36 refs.
Keywords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PDA) . Library. Collection building.
[收稿日期]2015-08-05
[作者简介]李显志,助理馆员,现在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图法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16)01-0037-05
*本文系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启航计划项目“读者决策采购(PDA)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2015QHR003)研究成果之一。
【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