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村落琶塘村调研思考

2016-03-18陈伟煊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0

安徽建筑 2016年3期
关键词:塘村天井村落

陈伟煊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0)



中国传统村落琶塘村调研思考

陈伟煊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0)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汇聚了几百上千年文化积淀,在传统村落调研中如何深度挖掘村落自然资源、历史遗存、起源发展、形态演变、家族变迁是我们在村落调研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全面细致的了解村落,不应泛泛地了解村落现状空间形态,而应深层次的挖掘历史遗存“背后的故事”,通过“背后的故事”真正读懂村落,或许这样的调研方法才能真正的深度挖掘村落资源。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产业发展

1 概述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村落。琶塘村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琶塘素称江南历史名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部,新安江支流丰乐河上游。村落形状犹如腾空而起的蛟龙,村南有一条长龙式的堤坝,内围有两个不同形状的池塘,东侧为园形,西侧为长方形。中间是一条通道,由一座双孔桥连接,池水昼夜相通,该桥半截为石板,半截为木板,行人过桥时发出有节奏的音乐声,仔细听来如琵琶,本村故名为琶塘。

2 村落概况

琶塘村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琶村村,距合同黄高速公路徽州区互通区仅400m,距西溪南镇政府4.5km。全村土地面积2.7km2,村庄占地面积约41亩。全村130余户,500多人,琶塘村以丘陵为主,村庄局部相对平整,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粮食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是蔬菜、西瓜、甘蔗,是一个以蔬菜、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区。

3 村庄发展变迁

据村族谱记载,早在宋末元初,有绩溪胡氏,绘道古歙,见琶塘山水秀丽,遂携家居此,后子孙繁衍,多居本村。在明朝初年,琶塘胡氏已在商业上崭露头角,事业骎骎而起。胡氏16世祖胡翠屏经商发财后,回到家乡大造宅第,兴建祠堂,并且发动族众,在原有的村头水口建造新水口,逐步发展成现今的琶塘村。

4 文物古迹与历史环境要素

4.1文物古迹

琶塘村境内拥有众多传统建筑,村中古民居、古祠星罗棋布,穿梭于大巷小弄,拾步于青石板,欣赏徽派粉墙黛瓦和精雕细刻,可感受徽文化之无尽魅力,较集中地分布在村庄中部老街周围,青砖灰瓦马头墙。明清时期建筑共10幢,民国建筑2幢,主要有怀仁堂、思孝堂、胡小林宅、金郁四宅、胡得利宅、胡南生宅、胡丽娟宅、胡顺来宅、胡柏里宅、胡元农宅、陈金义宅、余世河宅等,其中较为典型的文物古迹就是怀仁堂。

怀仁堂:三间二进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座北朝南,前进从小巷进,大门开在正面偏东首,进门小天井,前进为小三间,天井红石铺,地面长条砖横铺,设两庑,小三间为显厅,三间通栏距形梁,前檐设拱轩顶,铺望砖,有二重檐,有楼。显厅原有照壁装修,壁后有门通往二进,二进上、下对堂,下堂一层,天井两庑二层,下堂长条砖横铺地,无隔断。明间向天井装格扇屏门,两次间坎下混水墙,坎上装格扇窗。下堂两头分别有门通往厨房,二进天井宽敞,红石板铺地,两庑原有屏门装修,上堂三间,明间厅,次间房,三面木皮门装修,明间大方砖斜铺地,房间向厅开门,向天井开窗,坎下清水墙,坎上双开格子窗扇,照壁西首有门通往后进小天井,贴照壁设楼梯,由西向东登楼,后天井红石铺砌,楼上走马楼,可通前进,全部装天花板,檐口四檐装望砖,后进也有二重檐。

4.2历史环境要素

村内历史环境要素有古水口林、古墓碑、古状元桥、古井等,其中具有典型价值的历史环境主要有如下几处。

4.2.1古水口林

明初,胡氏十六世胡翠屏公发动族众建造水口,开挖塘池,兴修水利,砌筑堤坝,植树造林,为村庄营造了一道绿色的屏障,内围有两个不同形状的池塘,东侧为园形,西侧为长方形。中间是一条通道,由一座双孔桥连接,池水昼夜相通,该桥半截为石板,半截为木板,行人过桥时发出有节奏的音乐声,仔细听来如琵琶。

4.2.2古墓碑

村内琶塘老街保存了明代弘治年间的一块琶塘胡氏墓碑,石碑上雕刻图案清晰而精致,“琶塘胡氏墓碑”字迹清晰。

4.2.3古状元桥

位于琶塘之上的状元桥,单孔跨昌堨,红石砌筑,东西向,红条石叠砌,上、下游面用红石板包框,下游拱顶嵌额石桥铭,桥面用青石板横铺三路。 隆庆丁酉年造,笙桥,清乾隆壬寅年修。

5 文化遗产

琶塘也曾经历过历史沧桑的悲剧。太平军中王李秀成看中这里险美的地理形势,曾带领人马占据琶塘。该村胡慰宗家上代经商,在汉口开盐到致富,在村中盖了数十间白果厅,太平军濒临失败时发生内乱,白果厅被一把火烧光,百余处民居亦遭兵毁,十室九空,一片凄凉。

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中华大地处于血雨腥风之中。为东进抗日,新四军第二支队服务团进驻该村,叶挺军长亲自来到琶塘,当年3月24日,春光明媚,山花烂漫,村前关帝庙山坡草地上聚集了千余群众,在热烈的掌声中,叶挺军长健步走上富处,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他阐述了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意义,会场上不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驱逐日寇出中国”、“恢复失地”等红色标语仍在旧墙上依稀可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徽墨酥和徽雕。徽墨酥,外形酷式徽墨,长6cm、宽4cm、厚1cm,酥体从外到内乌黑油亮,芳香四溢,甜而不腻,唇齿留香。徽雕,琶塘“歙邑首富”之地,不乏精美的雕刻和高大的门楼等。

6 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

6.1传统建筑现状保护形势严峻

古建筑经受着风霜雨露,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的无情侵袭,不可避免的要给古建筑造成损伤、残坏.、坍塌,加上人为的破坏,情况日趋严重,需加强保护力度。

6.2居住环境较差,生活质量不高

现代居住生活所需要的文化娱乐、休憩用地不足,多为居住用地。

6.3街巷格局和肌理受到破坏

琶塘传统村落的街巷格局整体保存较为完整。在村落内部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建筑破坏,部分街巷的空间尺度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村内少数新建住宅由于平面布局的变化,形成的室外空间与古建筑完全不一样,对街巷肌理有很大的破坏。

6.4基础设施不完备

村中道路和圳渠系统需进行清理整改。作为古建筑群的一部分的村中石板路和圳渠系统,同样引人注目,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村落路面早在明代时即已铺上石板,几个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磨损和人为破坏,大部分路面石板已被毁掉,剩余路面的石板也出现凹凸不平、断裂、破碎等现象,部分严重路段已出现积水,也有路段铺筑了水泥路面,形成村中道路与整体古建筑不协调适应的局面,需进行整理修补。

电力、电讯已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但是部分地段电力、电讯线路依然较为混乱,存在一定火灾的隐患,架空线乱接乱拉造成视觉污染、产生视觉冲击。

7 产业发展

村落受徽州文化的影响,充分尊重自然、结合地形地貌、利用水资源、运用当地的乡土材料,依山临水而建,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理念,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村落内涵,形成了优美的鱼骨状肌理村落。

结合古村落的价值特色、特点和职能,将村庄性质定位为:以乡村休闲为主题,融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垂钓、农事体验、健康食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生态旅游地。

8 结语

传统村落承载了中华民族文明史,展现了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传统建筑是建筑技艺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古代匠心营造的精髓。老村、旧宅、败祠,发黄的族谱似乎都在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如何保护传统村落资源并合理利用?如何进行产业发展引导?如何“留住记忆,记住乡愁”?是当下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话题,应当唤起人们对传统村落深深的思考。

[1]仇保兴.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势在必行[J].今日浙江,2012(16):12-13.

[2]陈继腾.徽州文化与徽派建筑[J].徽州社会科学,2015(3).

[3]车震宇,保继刚.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2(6):45-60.

[4] 杨丽君.安徽黟县传统村落保护及可持续利用路径探讨[J].城乡建设,2015(4).

TU241.5

A

1007-7359(2016)03-0046-03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3.015

陈伟煊(1994-),男,安徽黄山人,安徽理工大学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塘村天井村落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雨天
在灯塘村(外一首)
校园的天井花园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深入界塘村三冲屯开展扶贫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