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2016-03-18杨爱君

高教学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应用型

杨爱君

(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杨爱君

(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在快速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时期,我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实体经济,高等教育发挥着人才支撑的关键作用。绿色城镇化发展需要更多具备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才能而又务实高效的实用型人才,需要更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应用型高等学校。文章立足绿色城镇化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要求,分析地方高校发展的现状,探讨积极稳妥的推进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路径,提高地方高校为绿色城镇化建设服务能力。

新型城镇化;地方高校;转型

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①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在推动绿色城镇化,加快发展城乡经济过程中,高等教育发挥着人才支撑的关键作用。如何适应新型绿色城镇化建设要求,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从而加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的现状

地方高校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它的数量最多,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但同时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据统计,2014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每年约有20%以上的大专院校学生无法实现就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大学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而另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找不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行业企业“技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主要原因还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绿色城镇化发展更多需要的是务实高效,掌握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才能的实用型人才。多数地方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缺乏实地调查,对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不足,大量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在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二、绿色城镇化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要求

城镇化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事业也会受到城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对地方高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也有不同的需求。及时依据城镇化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②、管理体制结构,形成高等教育结构与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绿色城镇化建设,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对地方高校质量提升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首先,绿色城镇化需要高校加强对技术应用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绿色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园区、工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区园区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特别是对掌握先进技术,能从事产品开发、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其次,绿色城镇化需要高校促进先进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与文化传承。绿色城镇化发展,需要地方高校更加注重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关联或有影响的先进技术研发和运用。地方高校发挥科研综合力量的优势,积极参与和承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和开发项目,为地方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此外,绿色城镇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与人才,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城乡和谐发展需要生态文明,需要地方高校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带动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品质提升。

再次,需要地方高校大力服务于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城镇化推进需要地方高校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地方高校主动融入城镇,与城镇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地方城镇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决策咨询,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创新性抉择方案,并以此推动地方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绿色城镇化进程中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

地方高校加快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重点包括:关注绿色城镇化需求,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形成产教融合的高校治理结构;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政府加强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依靠地方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动的办学机制,为地方高校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包括:首先,加强地方政府对所属高校建设规划、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的统筹力度,为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鼓励和支持城镇行业、企业参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引导地方高校依据城镇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推动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匹配;最后,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二)关注绿色城镇化需求,明确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定位

地方高校是城镇化建设人才集聚、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快速推进绿色城镇化进程中,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方高校需要主动承担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使命。在转型发展培养人才过程中,地方高校时刻关注绿色城镇化建设需求,深入调查和分析城镇企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就业结构变化。根据绿色城镇化建设要求和产业调整需求,集中优势资源用于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以应用为导向,紧扣绿色城镇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构建为城镇发展服务的学科知识与应用能力并重的课程结构,从而提高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绿色城镇化建设。

(三)重视能力培养,形成产教融合的高校治理结构

产教融合的高校治理结构,有利于缩小学校教学与城镇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形成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新格局。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产教融合的高校治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产教融合要求使地方高校开设的专业与城镇企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需求相衔接,城镇行业、企业全面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环境、真实设备、真实项目、真实岗位的职业技能实习、实训课程机会与实践指导。所培养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能够较好、较快地适应工作需要,满足城镇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四)强化实践教学,创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理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校企合作。一方面,城镇企业为学校实践教学提供各方面支持,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城镇企业工作,深化知识理解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确保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符合城镇企业目标和岗位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城镇企业的合作,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毕业设计岗位,学生通过实习、实践项目、完成毕业论文等方式融入城镇企业;教师通过合作科研、提供咨询、参与产品解决方案等方式服务城镇企业;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的项目教学活动,资助学校的科研项目或作为合作者与地方高校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学校通过合作提高本校的科研实力和服务城镇能力。③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地方高校办学层次

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潜力。一方面,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是对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内提升办学层次的过程。地方高校的大部分教师缺少在企业锻炼和从业的经历。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到校任教,扩大兼职教师、技术技能教师的比例,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和城镇服务。另一方面,提升办学层次,要坚持学历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发展,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为多样化成才提供选择,促进全民提高学历、更新知识技能和提升文化素养,加快角色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全面融入城镇生活。

注释

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

②刘文华.论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等教育属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4.

③杨爱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财经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15,8.

[1]张臻汉.高等教育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雷培梁.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调整[J].中国高等教育,2015(7).

[3]金保华.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教学研究,2015(1).

[4]文明.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沿思考[J].陕西教育,2014(7).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 urbanization,there must be a powerful entity economy to make our country become an economic power.Higher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vide personnel support.Gree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needs more practical talents with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management ability and pragmatism and efficiency,so we need more applied universities to train more practical talents.Based on new requirements of green urbaniz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ctively explores the way to transform local universities into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which can improve the service ability of local colleges for the green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new-type urbanization;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ransition

G640

A

2096-000X(2016)20-0029-02

2015贵州财经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2015.12-2016.12

杨爱君(1974-),贵州贵阳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文化边城镇远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