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非正规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概念辨析*

2016-03-18崔吉义

高教学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非学历终身教育教育

崔吉义 张 健*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国内外非正规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概念辨析*

崔吉义 张 健*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非正规教育在国际上的补偿性和实用性功能日渐突出,成为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同时,在我国发挥类似于非正规教育作用的教育形式是非学历教育,它产生于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文章试图通过探索国内外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历史沿革,在比较中进一步辨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概念依据。

非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概念辨析

一、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非正规教育

在国外,非正规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成为一个教育话题。从源头上讲,非正规教育主要来源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系统三分观点和终身教育理念。

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奠定了非正规教育的基础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非正规教育思想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在工业革命时期才真正开始被社会和公众所接受,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用主义思想产生,非正规教育才开启急速发展模式。实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1916)[1]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还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思想,并颇有远见地提出“非正式教育”这一新概念,间接促进了“非正规教育”的产生。

2.教育系统三分观点明确了非正规教育的方向

库姆斯等(1974)把教育系统分为三部分:正规教育(formal education)、非正规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和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他们认为非正规教育是指正规体系框架之外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教育性的活动,给大众群体(成人或儿童)中的一部分提供可供选择的学习形式。拉贝尔(1982)认为这三种形式的教育可以同时共存,有时和谐有时冲突。所有的个体随时参与到一种或多种模式的学习之中,他们依据社会经济水平、性别、宗教信仰创建了独特的教育形态。布伦南(1997)认为非正规教育是对正规教育的衬托、替代和补充(complement,alternative and supplement)。马尔科姆等(2003)认为非正规教育集中于“情景教育”,依据正式和非正式的属性体现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不同。[2]

3.终身教育理念丰富了非正规教育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终身教育思想产生,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将“终身教育”推向全球。作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性人物朗格朗(1970)[3]认为“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还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性要求。”朗沃斯(2003)从分析终身学习词汇本身探讨非正规教育概念:终身意味着“从摇篮到坟墓”,学习意味着“把学习的所有权交给学习者本身”。爱德华兹(2005)试图为非正规教育构建一个具有教育学意义的概念,认为必须考虑到概念模型可能存在的不同水平,它们彼此怎样产生联系。单纯的学习情境概念不再能够包含终身学习的多样性。爱德华兹和亚瑟(2008)还探讨过非正规教育领域中教师、课程、技术等的角色,像是在全球化迅速扩军背景下的互联网技术。[2]

(二)非学历教育

在我国,非学历教育实践已经走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但是有关非学历教育的理论研究从20世纪90年才逐渐发展起来,最开始非学历教育含在成人教育之中,随着对成人教育研究逐渐深入,有学者将成人教育细化为成人学历教育和成人非学历教育。在原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第二条中规定:非学历教育包括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其他各类培训、进修、辅导(不含以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为目的的自学辅导)等。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方式上既有全日制又有非全日制。此外,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非学历教育的概念做出阐释。庞本(2003)[4]认为高校非学历教育包括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出国留学、求职就业、升学深造和考前辅导等。陈双等(2009)[5]认为高校非学历教育主要是指发生在高校的培训、进修和陶冶教育等,此类教育不能被授予学历证书,而且属于国家统一学制以外的教育活动。付乐(2013)[6]认为非学历教育是根据具体的实际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教方式,发生在学历教育以外,主要包括各种培训和各种层次的继续教育。王慧(2014)[7]认为非学历教育则是由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开展的面向成人(主要是在职从业人员)的不授予学位学历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二、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比较研究

(一)二者的相同点

1.定义方式依附性强

国外关于非正规教育的定义大多依附于正规教育,通过与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辨析中归纳出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同样,国内多数学者也采用了此种依附性的定义方式,不是学历教育的部分就是非学历教育。一定程度上这种依附性的定义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当把一种教育看成另外一种教育的衬托、替代和补充的时候,但是它也会阻碍学者对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深层次内涵的剖析。

2.教育内容立足实际

非正规教育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权和自由选择权,强调学生和教师角色的对调,给大众群体提供可供选择的学习形式。同样,非学历教育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用性,大多根据学生的需要量身打造,主要在于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包括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和满足兴趣需要等,并根据需求群体制定针对性的授课内容。

3.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非正规教育通过在原则、主旨、组织、方式等方面的灵活运行,能够免于学校结构和规范的限制,其灵活性介于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之间。同样,非学历教育的办学主体和形式灵活多样,办学主体主要有普通高校、成人学校和民办机构等,一般不按国家规定的正规学校的课程计划授课。但是,与灵活性相对应是不规范性,非正规教育或非学历教育难免会出现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规律遵守等方面的不规范现象。

4.学制可长可短

非正规教育通常占用参与者的闲暇时间,是发生在正常工作或学习之外的一种闲暇教育,时间比较灵活,长短不一。同样,非学历教育学制从一周以内到一年以上都有,时间通常不会太长。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制长短不一决定于学习者通常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补充学习,但是,这可能会出现学习的系统性程度不高的现象。

(二)二者的不同点

1.二者分别强调办学模式和证书形式

非正规教育跨越人的一生,它具有终身教育的性质,强调社会适应的继续性和连续性,强调学习的终身性,它与正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式的非正规性方面。而非学历教育的性质体现在公益性与市场性的平衡之中,是一种学历教育以外的教育,它的证书主要是结业证明,按规定不得颁发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等易和学历教育相混淆的证书或文凭,它与学历教育的主要区别体现在证书的非学历性方面。

2.非正规教育比非学历教育的教育对象更加宽泛

非正规教育面向全体社会人员,它的对象可以是儿童或成人,无性别、年龄和种族的差异,这与非正规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想来源密切相关。同样,非学历教育的学生来源比较广泛,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年龄跨度较大,但是大多只是面向成年人。在国内,非学历教育通常和成人非学历教育混用。

3.非正规教育比非学历教育受重视程度更高

在国外,有关非正规教育的理论研究开展的比较早,并出现杜威、朗格朗等代表性的人物,而且有专门研究非正规教育的著作,对非正规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非学历教育在国内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未能引起应有的足够重视,它通常附属于成人学历教育之后,未形成一套独有的教育架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概念的界定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它们的出现是各自历史背景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二者也具有共同的缺点,定义的依附性太强,缺少对深层次内涵的剖析,没有形成内发性的操作型定义。

[1]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59.

[2]Shlomo,R.&Mirjam,S.Non-formal education:a major educational force in the postmodern er[J].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Vol.39,No.2,2009(6):257-273.

[3]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6.

[4]庞本.浅谈高校非学历教育的管理[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06:44-45.

[5]陈双,刘小娟.发达国家高等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11):71-75.

[6]付乐.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非学历教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3,23:16-17+23.

[7]王慧.我国高校成人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30-32.

The compensatory and practical function of non-formal education becomes outstanding day by day internationally,and it has become a necessary form of adult 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nondegree education plays the role of non-formal education in China,which is produced in the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non-formal education and non-degree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to provide relevant conceptual basis for the follow-up study.

non-formal education;non-degree education;concept discrimination

G640

A

2096-000X(2016)20-0001-02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编号:15FGL006);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编号:TJGL15-050);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编号:2014ZD0039)。

崔吉义(1984-),男,山东莒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科员,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教育、教育管理。

*通讯作者:张健(1963-),女,天津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医药战略管理与创新系统。

猜你喜欢

非学历终身教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非学历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研究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