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体验为主导的城市滨水空间构建

2016-03-18燕京理工学院河北廊坊065201

安徽建筑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验

谭 杰 (燕京理工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1)



以体验为主导的城市滨水空间构建

谭 杰(燕京理工学院,河北廊坊065201)

以滨水区域范围的影响因素——水系和受水系范围影响的景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区域规划的完整性和独立特性的基础上,从景观带中的人、水环境、绿化植被与街区呈现的以人为本的适宜化为主导的设计原则,探讨景观设施的感官体验,以此作为滨水空间构建的规划研究内容。关键词:体验;城市滨水空间;构建设计

1 滨水空间开发的意义

滨水空间既包括水域空间又包括与水体相邻的陆地空间,它是开放性质的融合了自然生态和人工建设两个系统的特定空间地段。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地配置资源水区规划和建立城市空间秩序,使城市具备独立的本土区域特色,第一,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对于城市历史发展历程的管控能力起到提升作用;第二,基于城市历史复兴的功能开发、使城市复兴与区域环境规划形成多功能综合体的开发;第三,可以利用城市的空间形态与滨水区域间的关系协调发展。

2 城市空间与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组成部分有形的表现,在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科技技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和变迁之间的城市空间分布形式。在规划上以城市中的主体——人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影响城市社会化生态结构诸多方面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形态构成表述。体现了不同要素的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以城市结构的内部变化和外部延展的动态平衡过程。

空间的构成,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开放式的空间给人不安全感,缺少相应的认同和归属,所以很多滨水空间的利用在限定空间的方法上,采用围合、覆盖和下沉。第一,通过围合形成适合人机尺度的活动空间,进而构成优良的场所空间;第二,就是采用覆盖物进行吸引视觉,已达到心理上的隐蔽归属;第三,运用地形高差变化构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其围合方法和设计手法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美国建筑设计师奥斯卡·纽曼(OscarNewman)依据城市意向,认为空间形态应包含五个要素,即道路(Paths)、边沿(Edges)、区域(Districts)、结点(Notes)、标志(Landmarks),以此,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其空间设计的积极因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尺度和心理尺度要求。

3 对于现有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特点的分析

①设计前的滨水空间评价指标低。设计师和使用者对部分地理现状要素未能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使得在使用者认知上和设计师规划上存在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上的脱节。

②设计前的滨水空间评价方法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滨水空间的规划构建上,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在判断与使用者的价值取向的定性分析上,易受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制约,而对统计和分析上得到的评价结果针对性易失误。

③滨水空间利用率低。城市滨水空间因其人工化程度高,人为控制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且其绿地、树林和护堤均为人工建造,而缺乏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独创性很差。因此,城市滨水空间利用率低。

④水岸空间比例小。水岸空间多数以人工滨水步道为主,硬质材料铺地,设计中人工景观设施效果生硬,同时也降低了水资源涵养、生态调节和生物多样性,造成诸多行程的单一化影响。

⑤景观设施保护不利。滨水沿岸的过渡带开发强度有限,在绿隔、耕地、城市间的节点处出现建设设施与城市建设过渡中的严重“过渡带”,因此,对于滨水区的景观保护产生较大影响。

4 对于滨水空间使用者的心理分析

滨水空间较其他开放式空间有其特殊的空间形态特征,因此环境中的使用者在其对空间环境的公共性与私密性、选择性与多样性、舒适性与生活性等方面的心理要求都在发生着变化。

4.1亲合自然性

滨水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便于亲近自然的开放性场所。尽管人们逐句环境中也有可供人们在户外活动的绿色景观设施,但是人们更倾向于绿树之中和滨水沿岸的环境中去,与自然景观和谐亲近。同时人们间的匿名冷淡也解除,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能动性与滨水空间的景观设施发生着联动作用。

4.2参与休闲性

根据滨水空间的景观设施,人们的休闲行为和方式的种类和原则也有增多,因此,在空间设施上按其活动场所空间划分,家庭内休闲、社区型休闲和其它户外休闲。按其综合服务的内容的空间划分,分为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和健身。按照游览性设施空间的划分为文艺、书画、表演秀等参与性的综合体。

4.3时间自由性

按照行为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来划分空间景观设施有城市日常休闲,以日常行为休闲为主。每周休闲及假日,以休闲时间的季节和地理环境为主,利用发展中的优势因素进行休闲功能、娱乐功能、自然性体验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滨水区。

5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原则

5.1整体性

滨水空间整体性原则表现为将城市总体规划、市政设计、防洪防汛和滨水沿岸的单体设计融为一体进行统一规划。把“整体设计”思想的连续性作为重点,考虑到各个休闲活动与休闲空间的联动关系。从视觉化的整体性到空间立体化的整体性,让界面中的连续形成场所间的交流,从而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5.2人性化

人既是设计主体,又是空间的使用主体,在设计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人性化原则。人的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空间设计人性化原则要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人的上述各种需求。

5.3尊重自然

以生态景观、保护自然滨水沿岸、保护生物、以绿地为主,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的空间,构建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文化个性,促进自然景观循环,构建生态走廊,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

5.4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对于空间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活动,它是以“承上”和“启下”延续着当地历史文脉,遵循“历史性”和“文化性”构建特有区域环境条件,需发掘当地特色的历史传统人文景观资源,并对其进行修复、再生。规划构建城市滨水空间,是对城市新形象的更新设计。

5.5亲水性

滨水空间的构建在于形成城市的特色,对其景观环境设施的构建首要是在城市发展、人们生活和水的关系上建立桥梁,重视“亲水性”的原则,以“水”作为独特的要素进行规划,让水给人带来的亲近感,创造使人们通过感观体验接触水。

5.6形态性

运用形态构成的点、线、面与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和基底构建景观参与式林荫路、水上游乐区、观景休闲区等。以点布点规划景观设施和环境小品;以线关联林荫道为主体;以面扩展线周围的活动绿化空间。使人可以在城市中直接参与到美好的自然生态休闲空间。

6 结论

城市滨水空间的构建设计在不同时期和条件受人们的观念意识所呈现不同的特点。设计应以人为中心进行考虑,把城市的人文特点、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作为设计前的参考;以精神体验和物质体验构建滨水空间的整体框架;以原有的滨水区景观生态性进行考虑,规划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空间。

[1]曹杰勇.新城市主义理论——中国城市设计新视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杨正光.基于内部可达性的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策略[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3]赵茜.基于城市空间形态与河流关系的规划设计[D].北京:清华大学,2001.

[4]胥建华,宁越敏.滨水区更新开发与城市功能提升的关联机理及发展阶段[J].中国城市研究,2008,(11):89-97.

TU984.11+3

A

1007-7359(2016)03-0029-02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3.008

2014年河北省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4023180)。

谭杰(1983-),男,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设计管理专业及武汉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 城乡规划与景观设计、文化景观与遗产研究。

猜你喜欢

体验
侧重欣赏实效,着眼音乐创造
技校英语课堂开展职场体验式教学初探
景观的语言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