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
2016-03-18郭明富郭芸菲
郭明富,栗 源,郭芸菲
(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濮阳 457000 2.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270)
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
郭明富1,栗 源2,郭芸菲1
(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濮阳4570002.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天津300270)
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 体系构建
1 安全文化的内涵
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将安全文化定义为: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结合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实际,可以将安全文化分为理念、行为、管理、物态与环境5种文化,其中,理念和行为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
a)理念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知、思维方法、安全生产心理、安全风险意识及事故防范意识等。
b)行为安全文化。是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等在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执行、追求安全行为的反应,是自觉规范行为的文化表现形式。
c)管理安全文化。是企业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贯彻和执行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对自身安全管理制度、标准体系、操作规程的建设及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的表现形式。
d)物态安全文化。既是衡量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水平的标志,也是体现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标准化、规范化的物态表现形式,更是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基础和保障。
e)环境安全文化。包括舆论环境安全文化和现场环境安全文化2部分。舆论环境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对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规章制度、管理知识与经验、管理理念等的宣传载体。现场环境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施工作业现场或生产车间,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合理布局设备设施,设置传递安全信息的安全标志(警告、指令、提示、禁止标志),通过橱窗、展板张贴的相关操作规程、制度和警示内容等的文化表现形式。
2 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安全文化理念体系
2.1.1安全理念体系
a)安全文化理念: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和安全工作实际,高度总结提炼形成的代表全员共同追求、遵循的安全理念准则,并将这一理念贯穿落实于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为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而工作,安全健康工作、快乐幸福生活。
b)安全核心理念:生产经营秉持与追求的安全理想与信念,反映安全生产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是全体员工安全理念文化的核心。如: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c)安全精神:员工所具有的对企业安全生产事项的共同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表达企业的安全风貌和风气。如:安全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永远的责任。
d)安全宗旨:员工对安全认识的主导思想和共有的思想准则。如:安全永无止境。
e)安全承诺:全员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的承诺,是自觉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内心需求和诚信表现。如:遵章守纪、拒绝“三违”。
f)安全使命:全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确保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严格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如:保证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g)安全志向:全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如:安全生产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h)安全态度:全员对待安全方面问题和隐患的态度或容忍度。以严细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个影响安全的问题。如: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酿成事故。
i)安全愿景:企业明确的未来一段时期安全生产的志愿和前景。企业安全愿景要表达现代的安全理念,要体现先进的观念文化。如:努力创造世界一流安全业绩。
j)安全目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所期望的成果。如:零违章,零伤害,零事故;为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而工作。
2.1.2安全价值观体系
安全价值体系由安全价值观、责任观、人本观、预防观、效益观、执行观、自律观、事故观、亲情观、荣辱观、发展观等一系列安全价值观念所构成,具有引导和决定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作用。
a)价值观:员工对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看法与观点。它决定员工对待企业安全各事项的态度、行为取向与行动准则,体现着员工对安全和健康的重视程度。如: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
b)责任观:员工对自身所承担安全责任与义务的认知,也是员工具有自觉安全意识,开展自觉安全行为的实践,切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自有效履职,实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机制。如:共担安全责任,共保安全发展。
c)人本观:从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如:以人为本抓安全。
d)预防观:员工对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的认识。能够全面、准确识别出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确保风险可控。如: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e)效益观:员工对安全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定,决定着员工在面临各种安全与效益矛盾冲突的行为取向。通常认为安全是一种投资,产生着效益,而不是成本。如: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f)执行观:员工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认知,是落实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行为表现。如:细节决定成败。
g)自律观:员工在认识到安全本质、价值等的基础上所持有的自我归管认知,主要表现为员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的自觉性和主人翁意识。如:我的安全我负责,企业安全我尽责。
h)事故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正确处理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防范措施,认真吸取教训。如:预防为主,四不放过。
i)亲情观:员工从家庭幸福的角度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心灵深处理解安全是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j)荣辱观:员工对安全荣辱的一种认知。认识到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重视安全、遵守规程是荣誉,忽视安全、违章操作是耻辱。如:崇尚安全为荣,忽视安全为耻。
k)发展观:企业对“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重要性的认知,只有实现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如: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
宣传教育是企业形成和固化安全文化的关键,也是安全文化理念体系和安全文化价值观体系在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习惯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大力宣贯安全文化理念体系,使员工全面理解理其内涵和实质,使之成为员工的内心渴求。让事前想风险、事中防风险和事后持续改进成为员工日常工作习惯,做到“时时想安全”。
2.2 构建行为安全文化
理念(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安全。构建行为安全文化是杜绝“三违”,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2.2.1以教育培训为抓手,规范全员安全行为
按照相关要求,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和特种作业3个岗位人员取证和复审培训,坚持班组长、新(转岗)员工“先培训、后上岗”和“师带徒”制度,优化培训模式、完善培训设施、健全师资队伍、配套培训教材,确保管理层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知道管什么,怎么管。操作层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达到规范全员安全行为目的。同时,认真落实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度,强制要求员工自觉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提高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2.2.2以安全观察为手段,纠正日常不安全行为
充分利用“安全观察”这一管理工具,采取现场观察与沟通相结合的方式,纠正或阻止不安全行为,推广或肯定安全行为,并对发现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及作业环境条件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做好统计分析,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相互纠正不安全行为的习惯。同时,积极借鉴杜邦公司的“隐患报告卡(STOP CARD)”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员工查找身边隐患的良好习惯,鼓励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
通过行为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让决策层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依法管理;让管理层干部将安全寓于管理的全过程,与生产经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并进行有效监管;让操作层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落实作业环节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自觉拒绝“三违”和“习惯性违章”等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贯穿于生产、生活全过程,做到“事事会安全”。
2.3 构建管理安全文化
管理安全文化是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监管、责任、考核和应急4个机制,基础是健全制度,核心是明晰责任,重点是提高执行力。
2.3.1建立管理安全文化基础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亦称作制度文化。它既是管理安全文化的基础,又是管理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①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②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③将制度文化落实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2.3.2提升管理文化水平
①健全监管机制:要健全安全生产专职管理机构,配齐专(兼)职管理和群众监督人员,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②完善责任机制:坚持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责任体系和“四不放过”的责任追究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③完善考核机制:采取逐级考核的方式,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做到严考核、严问责、硬兑现;④完善应急机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求,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完善应急救援设备和设施,强化演练,增强了应急处置和自我保护能力。
2.3.3推行风险管理
建立和运行HSE管理体系,既是实现对事故预防和生产作业全过程风险控制的关键,也是建设安全管理文化的主要内容。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成果,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建立和推行HSE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制度,强化运行控制,全面准确识别和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将风险管理落实到基层、班组和岗位,提高全员危害识别和风险防控能力,并做好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持续改进。要结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建设工作要求,广泛开展标准化达标建设。
2.4 构建物态安全文化
物态安全文化主要包括各类生产设备、设施,各类劳动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检验、检测仪器及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具)等。
2.4.1强化本质安全
不断采用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设计和在役装置安全评价中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价方法,充分发挥科技兴安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严格按照“三同时”制度,确保安全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并保持安全设施的有效性。
2.4.2及时治理隐患
坚持“更新、改造、淘汰”的原则,对技术性能下降、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工艺、劳动安全防护设施,按照“四定”及“五到位”的隐患项目治理要求,在遵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细则》、《安全环保隐患治理项目管理规范》基础上,建立隐患排查、项目界定、评估立项、计划下达、项目实施、验收考核以及隐患项目分级管理和后评估机制。对国家明令禁止和使用的设备、设施进行淘汰,对在用设备按照相关规程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实现本质安全。
2.4.3强化检测检验与安全防护
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对在用生产设备设施、特种设备设施、防雷防静电装置进行检验检测,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对各类检验、检测仪器,适时进行校验和更新,确保性能良好。要配备有效的防护设施和设备,最大限度降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水平。要配备安全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工具,确保员工职业健康。
2.5 构建环境安全文化
2.5.1营造舆论环境文化氛围
采取手机短信、亲情寄语、在岗位上设置“全家福”等方式,提示员工关注安全、珍爱生命。采取征集安全警句格言,评比安全漫画、摄影作品,开展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安全咨询等方式及开展“安全生产月”、“职业卫生宣传周”等活动,调动员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依托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采取开设专题栏目,制作公益广告、DV短片等方式,分析事故案例,介绍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传播安全文化理念。在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关键装置等区域设置具有操作规程、行为规范、危害告知、安全常识、安全理念、安全格言警句、事故案例及图片、亲情寄语等内容的安全文化长廊、安全文化一条街、安全角、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安全文化阵地。
2.5.2强化现场环境安全文化建设
现场环境安全文化主要包括:合理布局设备设施,有效设置安全标志、标识和风险提示、告知等内容。①对施工作业现场和生产车间、场站的设备、设施、工用器具、危险区域、介质流向、主要风险、逃生路线等进行了标识和区分,营造现场环境安全文化氛围;②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将警告、禁止、指令、提示标志,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合理设置,发挥其警示、教育、提醒等作用,形成标志性文化氛围;③广泛开展“三标”(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现场)建设,实行工(用)具定置管理,确保施工现场和工作环境符合劳动安全要求。
3 结语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都可以纳入文化管理的范畴。它既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积淀,也是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灵魂和基石,更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只有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独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理念,让这一理念在全体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才能使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更加具有竞争力。
2015-03-06
郭明富,高级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洛阳工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在中原油田安全环保处从事安全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