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6-03-18张烨吴昌友汪玉娇刘霁雯景丽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张烨 吴昌友 汪玉娇 刘霁雯 景丽(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张烨吴昌友汪玉娇刘霁雯景丽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为了初步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先后调研了湖北地区30家有代表性的养老机构。围绕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大主线,提出培养课程的内核、中核、外核的课程体系,并分解成相对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期望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100所大中专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或涉老课程,其中高职院校近50所(全国养老教育产业联盟统计数据)。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各校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和养老行业的发展状况研究设计了课程培养体系结构,并且各有特色,有代表性的诸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然而,由于受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全国养老行业发展滞后、社会大众对养老行业和人才培养的认知度受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今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培养模式、教学大纲、培养教材、质量控制等并没有统一标准。湖北省的养老行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研究机构众多,但目前正式开设并实际招生进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仅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一所。

笔者结合湖北地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专项抽样调查工作,重点围绕养老行业企业对于学生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相关要求,采用整理归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三核”课程体系构建,同时进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一、调查方法与与对象

调查湖北地区30家养老机构,其中武汉市内20家、武汉市外10家。设计有针对性的调研表格两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网站搜索、政策咨询等方法,并对差错问卷进行排除。

二、调查内容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类别、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技能、必备的理论知识、基本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主要调查企业近三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企业实际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企业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要学习的课程、企业认为学生最需具备的职业证书、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解决的素质缺陷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通过座谈、填写调查表、归类分析整理等,我们得出调查结果如下页表1、表2。

表2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分解表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职业岗位

通过调研得知,养老服务产业链十分广阔,毕业生能够从事的岗位种类众多,主要集中在护理员、康复保健师;同时,医生和护士也有较大需求,但目前按照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及专业性质归类要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公共服务类,学生不具备医护从业资质;另外,根据养老机构开展的业务范围、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高低等情况,也涌现出对行政助理(秘书)、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养老产品营销等职业岗位的需求。据此,相关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的方法。

(二)知识和能力

根据养老企业对相关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得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老年生活照护、常见疾病预防、基础护理、康复护理、中医保健、推拿按摩、老年心理、健康管理、市场营销、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现代化信息办公技术、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养老相关法律精神。

(三)素质

学生的素质包括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通用职业技能(计算机、英语、普通话、写作、沟通等)、老年人权益保护等;人文素质包括孝道文化、文明礼仪、爱岗敬业、企业忠诚度、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同时,对学生工作纪律、岗位认同感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五、“三核”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工作任务分析及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我们提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构想。我们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模式重组为“三核”课程体系,包括内核课程体系、中核课程体系和外核课程体系。

(一)内核课程体系

内核课程是指结合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而匹配的主干核心课程。根据调研得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岗位技能主要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护技术、老年人医疗保健和养生技术、养老机构营运管理能力等三大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由此我们设计出6门核心课程作为“内核课程体系”,分别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技术”“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推拿保健技术”“老年福利机构经营与管理实务”“老年社会工作实务”“养老机构质量标准体系”。这6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基层养老护理员服务岗位不断突破职业发展空间,上升到养老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层级,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根据用人单位工作实际分类从业,提升学生的就业信心。

(二)中核课程体系

中核课程是指为了保证内核课程的顺利学习而设置的基础性课程。为了适应内核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学生需要前期掌握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营养保健知识、社会工作知识,了解国内外老龄化趋势,同时应具备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中核课程体系和内核课程体系之间充分体现了“适应岗位需求,能力逐层递进”的学习规律。基于此,我们设计出8门课程作为“中核课程体系”,分别是“老年学概论”“医学基础”“基础护理技术”“社会工作概论”“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与膳食”“管理学基础”“社区居家养老照护”等。

(三)外核课程体系

外核课程是指为了适应和丰富养老服务岗位工作能力而设置的拓展延伸课程,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培养。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从就业稳定性和企业忠诚度角度来讲,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甚于专业技术要求。根据企业调查数据,我们把素质培养划分成三大领域,并转换成教学执行计划,分别是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职业道德课程领域和人文素质培养领域。

1.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

主要是指为了适应当今国家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适应现代职场人士基本素质所需要的公共职业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法律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2.职业道德课程领域

主要是针对养老服务特殊岗位需求而设计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现,主要在课外进行。我们设计三种形式:一是成立学生“颐和阳光”社团,每年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并执行有系统的实践报告和考核体系;二是邀请专家讲座,每学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养老企业榜样人物来校为学生开展讲座;三是开展养老政策法规讲座及养老文化团体联姻活动,积极联合湖北省工会、湖北省老龄委、湖北省老年文化艺术协会、老年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与学生一起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得到了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楚天商报、360教育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四)“三核”课程体系的拓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并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要求,我们在“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学方法改革、职业资格培训考证和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三核”课程体系不同类别,把内核课程体系定位于“实践技能课”,要求培养过程做到“实践技能操作为主,理论为辅”,教学环境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课堂教学为辅”;把中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实一体化课”,要求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室和实训室相结合,辅于养老企业认知实践”;外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论知识课”,要求“知识讲授为主,辅于项目任务完成”,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学条件为主,校外开放和联姻相结合”。经过改革,任课教师在编制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时均能大胆创新,校内外活动丰富开展,多元化培养方式逐步形成。

2.职业资格培训考证

内核课程体系的设计链接了养老行业最主要的三大职业工种资格证考证项目,分别是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和社会工作者。教学计划设计分别按教学进度对应学生培训考证项目,学校也积极争取建立了相关职业工种鉴定基地,包括“国家特殊职业工种培训鉴定中心”“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内核课程体系的教材选用和培养方式全部按照相关职业工种的培训要求执行。

3.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学校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高标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重点获批“湖北省大学生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武汉侨亚置业集团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建设规划及执行全部按照“三核”课程体系总体要求进行。在全面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及相关专业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同时,为了丰富和完善“三核”课程体系,我校正在养老产业营销(主要是养老服务营销和养老地产营销)、行政秘书等方向上进行有益的尝试。

六、“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

“三核”课程体系建立在养老企业对职业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的基础之上,避免了“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体现了市场需求。在前期专业建设和养老行业专家、养老企业一线调查的过程中,对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提出了“养老护理、保健康复和社会工作能力”三大主要能力任务要求,同时提出了对高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三核”课程体系的设计并执行是对养老用人市场要求的积极响应。

(二)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内涵建设

教育部门多次重申,高等教育要实现特色和品牌院校建设,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其核心要素是鼓励各高校抓办学内涵和质量建设。“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给予了恰当的定位、明确了课程结构体系、拓展和丰富了外围教学活动,有利于学校和教学管理机构以教学为中心抓学校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

“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内核和中核课程结构的性质定位,特别是对外核课程体系的设计,系统、规范性地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甚至于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要求胜过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要求。对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职业道德、通用能力起到了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珏辉,姬栋岩.老年护理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岩松,等.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兼论我国首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杨在良)

Construction of "Three Core" Curriculum System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s of Aged Care and Management

ZHANG Ye,WU Chang-you,WANG Yu-jiao,LIU Ji-wen,JING Li
(Wuhan College of Civil Affairs,Wuhan 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reliminary curriculum system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s of aged care and management, 30 typical aged nursing institutions are investigated in Hubei province success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cludes three parts: core, center and outer core. And the curriculum model can be divided into a relatively complete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hoping that the curriculum model can b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s for aged care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aged care;curriculum system;professionals training

作者简介:张烨(1971—),男,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为老年服务与康复医学。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438)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1-0064-0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