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变的年俗 不变的年味——一位摄影记者15年的春节记录

2016-03-18

文化交流 2016年2期
关键词:年俗李忠

●晓 柒



流变的年俗 不变的年味——一位摄影记者15年的春节记录

●晓 柒

2013,写福字Calligraphers are writing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and other New Year signs in Hangzhou. The photo was taken in 2013.

过年,值得品味,也值得回味。

李忠是杭州新闻摄影圈里知名的“扫街”记者,他的镜头一直对准基层,15年来坚持拍摄真实的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各色新春图景,让我们来看看他镜头中的春节——流变的年俗,不变的年味。

亲友年年聚 方式有不同

过年,是个源远流长的词语,且不说古时的年俗已经十分陌生,就连15年来我们的经历也开始淡去。

传统年俗中,进入腊月二十三就算开始过年,这一天称“小年”。二十四掸尘扫房,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大年三十,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并守岁到凌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最主要的是拜年活动,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随后,从初二到正月十五,每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传统年俗中也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定。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年才算过去。因为地域差异,不同地方的年俗会有差异,但无一例外都充满了家人、亲戚、友朋喜庆相聚的气氛。过年期间,过去只是在家团聚,现在更多的家庭习惯于到饭店聚餐,大家在一起吃饭、聊天、玩耍,热热闹闹,快快乐乐。中国人最重视的人伦亲情,在此刻得到了最好的表现。有很多家庭春节或举家出游,或邀亲友同游,在欣赏大好河山美景的同时,尽情享受融融亲情的温馨。

自家做年货的少了,出门买年货、逛庙会成了新的选择。Nowadays, people seldom make New Year food at home. They go on a shopping spree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visit temple fairs during the first days of the traditional New Year.

从在家喝酒到出门运动,年俗更“健康”。Wine drinking is still a must for Spring Festival, but local residents prefer to engage in sporting events such as walking for fitness to usher in the traditional New Year.

在李忠2009“年货节”的照片里,很能看到这种传统年俗热闹的场面——除了杭州人最爱的楼外楼、采芝斋、五芳斋、咸亨酒店、金字火腿等一批知名老字号食品和浙江的省市优质农产品企业携各自的名特优新产品亮相外,还有山西核桃、山东大枣、新疆无花果、福建茶叶、天津良乡栗子、北京糖葫芦、辽宁海产品、四川熏腌腊肉制品等各地特色年货食品。可以想象,老百姓把这些透着“年味儿”的商品买回家,在腊月、正月里和全家人一起分享,是如何的其乐融融。

年俗在更迭 文化添魅力

年俗有种种变化,某些仪礼活动也在消逝,但人们辞旧迎新、健康生活的愿望一如既往,甚至比以往更强烈。

进香、祈福、祭祖依然是过年的保留项目,但越来越多的人舍得用难得的假期和孩子们一起乐。Praying for blessing at temples and worshiping ancestors are still part of the Spring Festival festivities, but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giving more time to childre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vacation.

放烟花爆竹越来越少了,看演出、听音乐会,成了新的年俗。Fireworks are no longer popular nowadays. Concerts and variety shows are new ways to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虽说现在依然会在大年初一拜年,但已不像早些年在农村挨家挨户串亲戚那样热闹了。”这是50岁的王阿姨的话。“年轻的时候生活在农村,只记得每逢年初一,我们这些晚辈天不亮就开始串亲戚,去辈分长的老人家里拜年小坐,一波一波的人,串下来自己衣兜里的糖也塞得鼓鼓的。”

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拓宽,对于很多人而言,“串门”拜年越来越少,拜年的重头戏应该就是群发短信,以及以结伴的方式出门活动。

在李忠“健步走”的图片中,就是另一种“拜年”。健康、运动成为越来越多百姓眼中的热点名词。2011年大年初一一大早,由杭州市体育局、拱墅区体育局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民健身新春运河健走活动在运河文化广场启动,数千名健身爱好者迎着农历兔年的第一缕阳光,从拱宸桥畔出发,沿着游步道,穿过“福临门”“健康门”“和谐门”,在阵阵欢声笑语中健步走向新香积寺,以健身祈福的形式,欢度新春佳节,展开新一年的健康生活。

变化是年俗发展史上的常态,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过节方式和过节内容,今天,人们也在用自己喜好的方式和内容,以自己对春节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春节文化和春节生活。

过去,每到年三十,农村都会有一个小的祭祖仪式,在每间屋子的门槛上点一支小小的红蜡烛,烧一点纸钱。每当此时,老人们的表情就会变得非常庄重、虔诚,一边把红蜡烛的烛油滴在台阶上,一边回忆老一辈的故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平房盖成了新房,已经很少看到这种传统的祭祖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应时代而生的新形式。

在李忠2013年“地铁新年”里,红衣红帽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在杭州地铁一号线列车的车厢里现身,频频向乘客们致以新年快乐的美好祝福,并送出了一份份可爱的小礼物,还特别向小乘客们发出邀请卡,欢迎他们前往武林广场、凤起路、城站、临平四个地铁车站,参加由杭州地铁公司举办的新年派对活动:听圣诞老人讲故事、表演文艺节目、与圣诞老人合影等。2012年,杭州地铁通车,标志着城市发展进入新时代,与之相伴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充满“洋味道”的新年活动进入了地铁,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

买花装点居室是一直以来的年俗。近年,挑盆高雅的兰花成为时尚。Potted flowers are a traditional way to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Nowadays, graceful orchids are the new fashion for the lunar New Year.

美景随手拍 影像留记忆

2008,喜迎财神“Inviting God of Fortune home” is a traditional business ritual in Hangzhou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picture was taken in 2008.

年俗文化正在发生变化,有的是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在春节上的反映,有的则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为了满足新的需求而自主选择的结果。

过去,过年拍一张照是一件幸福又值得回忆的事情。然而,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拍照已经成为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市民王先生说:“那时候拍照一般会选在初一、初二或者正月十五、十六,现在随时随地都能拍照。”记录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已经越来越多,“过年嘛,出门玩玩,用手机拍几张照片,也是年去岁来的留念。”这是许多朋友对我说的话。

在李忠的2008“喜迎财神”里,就很能看出杭州人越来越喜欢“出门轧热闹”。农历正月初五,历史文化街区河坊街上响起了鸣锣开道声,财神爷率福、禄、寿、禧四星宿一众人等巡街送财,给商铺发放新年利市,预祝生意兴隆,向行人游客派送糖果红包,拜年贺岁。市民纷纷举起相机与巡游队伍合影留念。其实,近几年在民俗景区,新年期间都会有百姓祈福、家家拜年、百家大宴、元宵放灯等活动,丰富了中国年的传统文化氛围。

老外喜追风 试身乐其中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春节的传承是环环相扣的,其中的生活文化意义——以更新、祈福、庆贺、迎春、团圆、和谐为主旨的精神以及“情感交流”的使命,依然积淀延存。

马尔克斯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虽然年俗在更迭,但不变的中国味,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其中还包括“老外”们。在李忠这张“春联送喜”里可以窥见一斑:在位于北山路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内的杭州国际访问交流中心里,由杭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我在杭州过大年——在杭外国友人新春联谊会”上,60多名在杭工作、生活、留学的外籍朋友应邀参加,欢聚一堂。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外国友人在参与中国民俗猜谜、中国龙书法比赛、吃饺子、中英文传统歌曲接唱及各国民俗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国年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和友谊,提前欢度了一个充满欢乐、趣味的“中国年”。

(本文摄影:李忠)

猜你喜欢

年俗李忠
苏南年俗亦动人
依托年俗学数学 构建德育一体化课程
不同年代 浓浓年味
打虎将李忠并不吝啬
打虎将李忠并不吝啬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Toluene over Copper Base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