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键——集团公司201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二

2016-03-18宋玉春

中国石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炼化提质效益

□ 本刊记者 宋玉春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键——集团公司201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二

□ 本刊记者 宋玉春

闯过转方式调结构这个关口,公司发展就会迎来光明的前景。

1月24日,集团公司在京召开2015年度工作会议,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玉普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全力打赢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转方式调结构,再次成为2016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石化发展的关键词。

从当前形势看,中国石化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闯过转方式调结构这道难关,是中国石化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不二法门。

□ 在调结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核心。刘斌 供图

结构调整任务紧迫而艰巨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石化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迈出坚实步伐。西部新区勘探取得突破,开发建产持续推进,缓解了东部老区资源接替矛盾,部分老油田实现从以油为主向油气并举转变;常规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涪陵页岩气田投入商业运行,山东LNG接收站建成投用,覆盖主要目标市场的营销体系基本建立,天然气发展初步形成气源多元化、营销网络化格局。炼油以成品油质量升级为抓手,优化原油加工技术路线,加大装置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化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产品、装置、原料等结构调整,尿素、涤纶长丝业务全面退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武汉乙烯、海南芳烃和中原甲醇制烯烃(MTO)建成投产,树脂专用料比例、化纤差别化率、橡胶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均有提高。油品销售积极向综合服务商转变,营销网络不断完善,油非互促成效初显。海外权益油产量基本达到与国内相当的规模,石油工程和炼化工程海外收入占比明显提高,原油、成品油第三方贸易快速发展,海外炼化布局取得突破。

但是,在新常态和低油价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石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更加突出,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与前期快速发展积累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凸显了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王玉普在年度工作会上指出,目前中国石化业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国内上游资源接替十分困难,炼化企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生产柴汽比偏高,高端化工产品比例偏低,海外资产结构亟待优化,工程技术服务迈向中高端任重道远,“两化”融合还需强化。前期高油价下的上游投资回报大幅下降,尤其是海外上游经营发展风险很大。淘汰落后产能,既有资产减值压力,也有队伍稳定风险。

“面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拖不起、绕不过、躲不开,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必须过的关口。”王玉普说,如果我们不抓住时机主动作为,就很难闯过这个关口,使问题积重难返,公司生存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但是,如果我们抓住机遇,用好有利条件,加快改革创新,就能闯过这个关口,公司发展就会迎来光明的前景。

把握调结构的核心

王玉普在工作会上强调,“十三五”时期,提质增效升级是核心目标,转方式调结构是核心任务。

在调结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核心,是否立足于这个核心,关系到结构优化调整的成败。从质量上看,调结构都需要牢牢围绕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不唯经济增长的数字;从效益上看,要坚持经济效益作为考核硬指标的原则,不唯效率,不急功近利。将质量和效益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立足点、中心点,任何工作都需要围绕着提质增效来展开,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提质增效升级。

发展是硬道理,不注重质量没有效益、片面追求发展则是没道理。中国石化追求的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新常态下中国石化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根本取向,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精心谋划、全力推进的重大课题。中央对国有经济提质增效有明确要求。中国石化是中央企业,是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树旗帜、当先锋、做表率。因此,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既是中国石化的自我革命,又是重大的政治任务。

工作会议要求,在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更加注重突出质量和效益这一鲜明导向,让追求质量效益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实现效益目标。

“加减乘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调结构必须抓住关键。王玉普明确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之举。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以改革的办法解决结构性问题,做好‘加减乘除’,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更大进展。”

作为特大型国企,中国石化要抓住“十三五”战略窗口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要做好“加减乘除”法,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推动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增强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的保障能力,成为党和人民可以信赖、依靠的“大国重器”。

“加”,就是要增加新动能、新产能、新业态、新附加值、新的有效供给,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根据工作会议安排,中国石化将加快推进新业务发展。做强做大非油品业务,重点培育自有品牌商品,提高盈利水平。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拓展O2O业务。整合节能环保相关科研、设计、工程、装备和队伍力量,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地热等新能源项目建设。

“减”,就是要做到“去”“降”“节”“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带头降低企业成本,节约利用一切资源,大力减少污染排放。国内油田企业深化改革,主动调整产量结构,严控成本费用,减少低效无效产量。炼油板块加大装置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化工板块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产品、装置、原料等结构调整,退出低端、亏损业务。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困难企业扭亏脱困,因企制宜,综合施策,通过深化改革止住出血点,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以退为进。

炼油化工板块代表认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关停低效无效老旧装置,进一步激活企业发展活力。

“乘”,就是要通过实现动力转换、方式转变、体制创新、链条再造、素质提升,增强结构性改革乘数效应。从2016年起,中国石化将推进产业提质升级。保持国内合理勘探力度,努力实现天然气大发现。抓好金陵、镇海、茂名等重点炼油改造项目,推进海外炼油产能合作,加快海外化工业务布局。积极探索新产品开发、精细化工发展新体制新机制,推进化工产品提档升级。改进提升营销网络优势,加快完善境内外仓储设施布局,促进炼化、仓储、贸易协同创效。石油工程加快内部资源整合优化,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迈向中高端。炼化工程发挥一体化协同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石化“走出去”的主力军。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公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提高各产业链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公司品牌价值。

油田板块代表表示,要切实由“以产量论英雄”向“以效益论英雄”转变,在勘探上,要由注重储量的数量向注重储量的质量和价值转变,要全力抓好高效勘探,尤其是抓好天然气高效勘探,寻找更多的优质资源,实现增量创效。

“除”,就是破除障碍,破解不利于转型升级的观念性、体制性障碍。目前,公司存在一定的观念性、体制性障碍,这些障碍严重影响和制约公司的发展。只有破除这些观念性、体制性障碍,中国石化才能轻装上阵。

炼化工程板块代表表示,推进炼化工程服务“走出去”,必须将技术进步作为核心驱动,着力聚焦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突破传统思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建设从观念到技术都能适应国际化经营的海外人才队伍。

科研单位代表提出,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研究院要建立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积极推进项目长负责制,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激励办法,探索解决工资总额限制科研人员激励经费的问题,努力把蛋糕做大。

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法”,既是中国石化产业结构的一次大变局,又是创新驱动的一场大实践。只有解好这道方程,才能使中国石化的产业结构顺利实现转型升级,迈上新水平,站上中高端。

2015年和“十二五”主要工作回顾

2015年四件大事

·全力打好效益保卫战

·精心谋划“十三五”发展

·更加突出抓基层打基础

·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十二五”取得成效

·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

·改革管理取得积极进展

·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取得新成绩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

猜你喜欢

炼化提质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为城市提质而歌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