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探究
2016-03-18刘长松
刘长松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迷恋于对考分的追逐,通过机械训练提高学生的成绩,大量挤占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心生恐惧和焦虑,这种消极的情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将现实问题与数学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把问题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验“再发现”的过程,感受成功的愉悦.
一、数学问题情境的涵义
“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教学情境是指教师为达到预设的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传递数学知识、揭示数学规律的场景或教学氛围,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数学思想的信息.数学问题情境,是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联系学生的生活与认知经验设置知识背景,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1.创设直观问题情境,化抽象为具体
长期的枯燥记忆,使学生感到“代数繁、几何难”,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挂图、几何模型、多媒体等,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深刻.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从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入手,创设直观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新知.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时,教师呈现海上日出的几幅图片,让学生感受太阳升起的过程.提出问题:将太阳看作一个圆,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你能从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发现它们有几种位置关系吗?有几个交点?教师结合太阳升起的几个瞬间,以图片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展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体会中初步感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将学生置于“悬而未决”的境地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感兴趣,有着探索的愿望.教师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情境,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他们利用旧知识、原有经验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产生认知矛盾,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主动交流去尝试解决问题.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切线长定理”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某天,同学们到张老师家做客,张老师正在洗碗.张老师问,谁能测出这个锅盖的半径,就可以得到一根雪糕,同学们跃跃欲试,但老师家只有一个曲尺,到底谁能得到这根雪糕呢?传统的思维告诉学生,半径是圆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而锅盖的圆心在哪?当旧有的经验无法起作用时,就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矛盾,想解决却无力解决.这种矛盾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讨论、交流,急切地想通过学习新知解决未知的问题.
3.创设应用情境,拉近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枯燥地记忆结论,缺少探索的兴趣,感受不到“再发现”过程的乐趣.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应用型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新知.
4.设置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开放题追求答案的不唯一、思路的不唯一、解法的不唯一,让学生打破思维的桎梏,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在不同的层面分析,通过不断的探索、尝试,使问题得以解决.例如,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3和4,求第三边长.很多学生乍看此题,受“勾三股四弦五”的惯性思维影响,认为另一边是斜边,值是5.教师适时让学生展开讨论,第三边有可能是直角边吗?如果是的话,如何求?
5.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
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利用并超越原有的知识,但这种利用并非是简单的提取,而是结合新知对旧知进行改造、调整、补充的过程.例如,在讲“配方法”时,教师为引入新知识,设置问题如下:①完全平方式是项式,其中有是完全平方项,项是这两个式(数)乘积的2倍.②若4x2+12x+m是完全平方式,则m=;若x2+nx+9是完全平方式,则n=.③解方程:0.5x2=1;(x-3)2=6;(x+3)2=8;y2-4y+4=11.④探索:观察解方程x2-8x+12=0,并回答问题.移项得x2-8x=-12, 两边同加上16得x2-8x+16=-12+16, (x-4)2=4 解一元一次方程,得 x1=6,x2=2.以上解法中,为什么要在两边同加上16?通过观察有何发现?你能说说配方法吗?
总之,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学习活动的起点,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思考、交流、分析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技能,营造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