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6-03-18王虹
王虹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直由教师主宰.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回答什么问题,做什么练习,甚至如何思考,都由教师确定.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从这种教育模式走出来的学生,自然不会成为当今时代合格的人才.新课改的实施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新课改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取平等、开放、诚实和亲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首先是老师,对学生传道授业,严爱有加;其次是家长,对学生要有浓浓亲情,无尽关爱;第三是朋友,与学生友好共处,打破等级观;第四是学生,教学相长,不耻下问.这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上不再有“权威”,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思维活跃,课堂充满活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培养求知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好之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人们一旦对某种事情产生浓烈的兴趣,就可以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形象、生动、新颖和刺激的特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好动,对实验有强力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选择、组装仪器,动手操作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和问题贯穿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烧不坏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等.这些趣味小实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在枯燥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产生活事例,使理论教学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原子、分子的知识时,许多学生很难理解这些微粒之间有间隔,教师可以举出这样一个例子:一碗大豆,一碗芝麻,在盒中混合后再盛放到两个碗中,还有两碗吗?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分子间存在间隙的结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这些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更加喜欢化学,了解化学,并且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化学学习中.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
三、提供交流平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1.留有时间,将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叶澜说:“课堂上,教师要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只有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问题,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例如,在讲“物质的溶解性”时,我让小组分工合作,从实验设计到到具体分工,都由组员协调完成.这样,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出思考,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设置的阶梯性,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水平需要.例如,在讲“酸雨的形成过程”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何为酸雨?酸雨有什么危害?(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3)空气中的SO2主要来源有哪些?(4)如何防治酸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任何学生都可以在任何时间打断教师的教学,向其教学内容提出质疑.作为教师,应该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即使学生错了,也要鼓励并引导其往正确方向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合作的欲望,从而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
总之,教师把兴趣的培养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就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敢说敢问,才能微笑学习,才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