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预设 关注生成 追求有效

2016-03-17姚建芬

关键词:预设英语课堂

姚建芬

【摘要】有效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呢?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精彩预设的三个保障;二是促成生成的三种策略。

【关键词】预设 生成 有效 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95-01

传统的课程教学突出强调预设的单方面作用,并因此在实践上客观造成了对生成的越位;现行的课程教学充分肯定精心预设的重要性,同时也积极倡导过程生成的补位。因此,现行的新课程不仅不是否定预设的必要,而恰恰是在强调更高水平的预设。

一、精彩预设的三个保障

1.通透理解教材,在重、难点上下功夫。

要通透教材,教师在备课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师要准确、系统地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科学结果和逻辑体系,使课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活用。努力做到烂熟于心,融于教学,运用自如,不离课标。

②教师要认真研读小学英语的8册教材,努力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

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关键;理顺每册课本每个单元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借助各种教学辅导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通过适当的方式,努力使教材变得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学生的实际,选择和运用适当的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充满趣味性;要生动活泼,能引人入胜;要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例如,在教三年级上册有关颜色的单词的时候,英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配色的小实验,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颜色的奥秘,同时还能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充分了解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新课程主张把学生放在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所以,英语教师在预设时:

①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案,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的对策。

②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他们现有的水平和情感态度。

例如:在巩固rabbit, monkey, dog, panda, cat等单词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猜谜游戏。在单词卡面的背面画上小动物喜欢的食物,让学生贴到相应的动物图片下面。贴对的就把卡片翻过来,教学这种动物的英语单词。把单词放在游戏中学习,学生不会觉得枯燥,特别是在贴图的过程中,学生好奇和跃跃欲试的心情,形成了热烈、愉悦、轻松、亲切的课堂气氛。

③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力求面向全体,高层目标则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如在预习时对一般的学生是基本会读,而学优生要熟读,甚至能背诵。

3.经常反思,在疏忽处寻找改进。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自己的长处,也要考虑自己的不足;既要考虑自己的知识水平,又要考虑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努力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寻求教师的认知水平、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实施教育教学。特别是要反思容易导致课堂问题的教学设计,深挖原因,吸取前车之鉴,一节课结束后,对于学生的课堂反应与意见反映、作业的质量等情况都需要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反思,从而为下一次的教学设计积累经验,并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进步。

二、促成生成的三种策略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基础上的实现和超越。预设是对未来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生成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性顺应。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气息。课堂有时的精彩尽在预设之中,然而更多的精彩却在预设之外。

1.选择预设,灵活生成。

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多种通道,这为教学实施方案的动态生成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单词的教学,教师在课前设计了教学情境,但每位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同,有时候并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顺序进行。这时教师就需要灵活的选择,调整教学的先后顺序。

2.整合预设,机智生成。

为了使教学尽可能的完美,教师总是会在课前从多维度进行预设。例如:教学内容怎样呈现?教学流程怎样设计?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等等。但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往往有很多的“意外”发生,那就需要老师直接面对真实的教学,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

3.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教学设计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但如果教师视教案为法,不敢越雷池半步,就违背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更难以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标准。

案例:教学内容是PEP四年级上册Unit5 一课时,教学的句型是“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课上,老师要学生说说自己的爱好,其中一个同学答:“Id like birds.” 另一个声音随即响起:“Id like tigers.”顿时,同学们都大声地笑了起来。该对这两个学生斥责一番还是……?思考后,我决定:“何不顺水推舟,把问题还给学生呢?”于是我因势利导引出话题:

T: Wild animals are very delicious. What (Wild animal) would you like?

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他们一一列举自己爱吃的野味。此时我把话题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T: Is it good to eat wild animals? Why?

本案例中的这个话题完全偏离教学设计方向,但我放弃了原先的预设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结果收到了意外的收获。

总之,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透理解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使自己得到成长,那么预设才能更有成效;同时又不能拘泥于预设,要好好地处理课堂生成和预设的关系,那样生成才能更精彩。处理好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那我们的英语课堂将会更加的有效!

参考文献:

[1]黄玉珍.把握生成,让课堂充满活力[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04)

[2]叶云.课前悉心预设 语言巧妙生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J]. 文学教育(中). 2013(12)

[3]刘美贞.让预设与生成使英语课堂更精彩[J]. 英语教师. 2010(05)

[4]朱小凤.小学英语教学生成学生课堂智慧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导学. 2014(03)

猜你喜欢

预设英语课堂
英语课堂上讨论与争辩之探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反思与审视:高中英语课堂的“热闹”与“沉默”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