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行为转变的几点做法

2016-03-17孙晓莉

关键词:教学行为初中生物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行为已经不适应当今的课堂教学,教学行为转变是发展的必然。如何转变生物教学行为,是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改变教学行为方式的一些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罗列出来与同仁们商榷,旨在更加完善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行为 转变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50-01

2011年版的生物学新课标强调: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在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设计探究的程序,自主得出结论、规律,自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发明创造。下面就简略的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变教学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生物课生动有趣

爱因斯坦说:“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先导,同时又是促进他们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生物课堂教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具体生动、活动多变的事物、奇异罕见的现象等直观手段、各种形式的实验,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幻灯、录像、电影、电脑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的情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

1.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和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学细胞癌变时,我对学生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就没有幽默教育的效果了。

2.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1)巧用比喻化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把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2)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3)口诀谐音助记忆。有丝分裂时期的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4)用比较法综合复习。课本中有2个“基本”、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二、做好实验、引入数字化技术,增加生物课堂的趣味性

1.做好生物实验,讲出学科特色

生物科学是一种实验的科学,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养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在安排观察、实验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和设法克服教学内容、时间与自然季节不相符的困难。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2.引入多媒体技术支持教学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生物实用技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质量。当今社会计算机成为人们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的工具。生物课堂中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深刻的变化,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使用中学常规的教学仪器是无法看见病毒的,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将那些微生物放大几十万倍,其动态的彩色的图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既加深了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又为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创造了条件。

三、开展小组合作,提高互帮互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探究,促进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在民主、融洽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能力的途径;也是拓展学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如在学习《两栖纲》一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提出想研究的问题。然后四、五个人一组在教师筛选后的课题里选择本组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研究课题,课堂研究。课堂无法研究的课题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课外研究。学生结合实物(牛蛙),对照教材和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或教师提供的青蛙生活史标本、电脑图片、实物投影仪等直观教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研究,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各小组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达到资源共享。

新的教学理念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首要问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建梅,课程.教材.教法[J].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获取知识,1999(2).

[2]冯天云,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效率的认识,中学生物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3]陈玉华,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J].中学生物学,2010.

[4]曾伟梅.在生物教学中巧用问题教学法[J].师道.教研,2011.

作者简介:

孙晓莉(1975-),女,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辽宁省庄河市第五中学,研究方向:初中生物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行为初中生物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