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教学法

2016-03-17车甲弟

关键词:准确合理

车甲弟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一项设置疑问、激发趣味、引导思维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艺术就不会有成功的教学方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还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不断地探讨和完善。

【关键词】准确 合理 逐层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26-01

问题教学研究属教学法的范畴,它不但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同时包括课堂以外的教与学的方法方式。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作为一个完整教学时间单位的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推进教学过程,以问题作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及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之中。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可称之为问题课型。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得好,设得巧,不仅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而且能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走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与学生产生共鸣。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问题教学法备受青睐,很多老师也尝试着用问题教学法来实施新课标的理念。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角度设疑:这篇文章是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文章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哪一点?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引起什么感觉?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有否前后相关联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简单地说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注意,问题必须准确、答案明确、要有鲜明的科学性,体现较高的准确度。问题本身合理、准确,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知道该运用哪些已学的知识来回答,从哪些方面回答才比较完善准确。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合理地设计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前后彼此关联到一个个、一组组问题,才能使教师的提问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我在执教《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理解欲扬先抑手法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课后习题中也涉及到:作者先写“讨厌”“憎恶”阿长,但在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如何理解作者的感情?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一时没了头绪。这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讨厌阿长?生答:因为她有很多缺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成“大”字姿势……)(2)作者为何又怀念阿长?生答:因为她疼爱、关心我。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这时我接着问:阿长身上存在的这些缺点影响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吗?学生恍然大悟,欲扬先抑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课堂提问要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会发现问题,给学生指出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向和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学生才能获得较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才能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风格。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要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在上《故都的秋》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文中是否只写了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各是什么?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还是空间)?然后引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然后落实到哪些是“形”哪些是“神”,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雄伟的故宫等景物却写“清”“静”“悲凉”的景物呢?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还是悲秋呢?请从时代背景、选材等角度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形成“读、问、议、讲”等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性,真正杜绝新课程“新八股”教学模式,拒绝教师的“不作为”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又要在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才能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注意了新时期学生的个体特征,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震的《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条件和基本走向》(选自1998年1月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余映潮的《教学的艺术》。

猜你喜欢

准确合理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准确切入,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创造性处理和运用初中化学教材
聚焦语用,切实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