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自我 感悟人生

2016-03-17莫宇芬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期

莫宇芬

摘 要:《我与地坛》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是他生命经历中最艰难一段的忠实记录,是一篇袒露心曲、自我解析的“自白书”。文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大量独特的思索和体验,可以说,理解了《我与地坛》也就真正理解了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全部意义。

关键词:史铁生;《我与地坛》;解读

史铁生是当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最为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史铁生21岁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从一个只有初中底子的工人成为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是他人生中最艰难一段的忠实记录,是一篇袒露心曲、自我解析的“自白书”,是一部体现当代人文价值取向的优秀范本。文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大量独特的思索和体验,其间的坦诚、真率、自省、痛悔……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人们得以零距离地观察、体味、评价史铁生。

巨痛之后归于沉静,躁急之后趋于平息,一切都看得那么透亮、澄彻。无意作高深,却句句是禅悟是玄机;只想展示自己的卑微、脆弱,却让人感到生命的韧性和伟大;不为夸饰、炫耀,完全专注于坦剖和自责,不经意中便跟你交流了他的悲哀、遗憾、追悔……。

可以说,理解了《我与地坛》也就真正理解了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全部意义。解读《我与地坛》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地坛”;二是“母亲”。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有独特的精神。德国诗人席勒曾感慨到:论勤奋你不及蜜蜂,论敏捷你更像一个懦虫,可是人类啊!你却独占精神!史铁生是有伟大精神的人,他对于世事的态度、对于人生的体验,足以让我们钦佩之至。

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陶渊明的精神家园是桃花源,朱自清的精神家园是荷塘世界,李乐薇的精神家园是他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则是被作家视为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的十分荒芜的园子——地坛。

地坛是大都市里宁静的一角,是作者遭受苦难后情感的避风港,作者是在地坛开始了长达几年的“专心致志”的思考过程——对于“生与死”的思考。这是作者思想飞跃的最关键的阶段;地坛曾经有着“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门壁上炫耀的朱红”、令人骄傲的“高墙”和让人望尘莫及的“玉砌雕栏”,现在正值“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自伤自悼的时候,可是,“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全然没有哀伤的影子,有的只是饱受打击后的那份超然、坦然或淡然。这对一个“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的残疾青年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地坛里那不因时人冷落和自身衰弱而暗淡,仍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得灿烂的落日,那敢于在最落寞的时候,把天地叫喊得苍凉的雨燕,那能荡起人们对于过往和未来遐思涟漪的雪地上的脚印,那淡出喜忧,镇静地站了好几个世纪的苍黑古柏,那夏天暴雨、秋日落叶捎来的种种况味等等,无不激励着作者勇敢面对不幸并积极进取;地坛里:“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支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这些精美而生动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下了作者那片枯萎干涸的心田重新滋润和复苏的过程;一群常来地坛的人们,如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练嗓的歌唱家,运气不佳的长跑者,捕鸟的壮年汉子,先天弱智的美丽少女……在这些五彩斑斓的人生故事里,作者表达了对生活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平等,也不可能完美。但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进取。无数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营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可以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地感染甚至拯救着作者,使作者一步步远离了死亡的陷阱。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以及后来对于生活本身认识的思想飞跃——“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都是在地坛这个特殊环境中完成的。

总之,地坛不愧为作者神交已久的一位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

“生与死”,这是有关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的首要内容。生死又是如此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致谈生不忘说死。死能促使人类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个从来不思考死的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生,也不可能获得深刻的领悟。

解读《我与地坛》的另一个重点,是对文中“母爱”的理解。史铁生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京住院,从此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原因就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生的意念。文中第二部分采用自叙的手法对母爱进行了夺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我”对母亲生前种种行为细节的追忆和对母亲早逝的痛惜之情。另一方面又通过作者的“设想”,用心理描写,直接进入母亲复杂深沉的内心世界,正面展示她那颗赤诚无私的爱心。通过这两个不同角度的交叉观照,我们深切理解了这种母爱的基本特征。首先,母爱是苦难的、无言的、坚忍的。在遭遇到儿子“长到二十岁时突然截瘫”命运打击的时候,她没有逃避、退缩,而是默默地承受了“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苦难。她用柔弱的肩膀,无言地承受着难以想像的生活和精神的重压。母亲的勇敢,在于她的坚忍不拔,默默承受而永不屈服。其次,母爱是通达的、睿智的、善解人意的。她对儿子的爱,表现在对儿子人格的尊重和理解上。她从不追问儿子一些“不宜问”的事,也从不阻拦儿子出去,甚至鼓励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因为她明白,必须让儿子懂得“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得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正是母亲如此通达的爱,才使儿子最终走上了一条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她教会了儿子如何在逆境中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承受苦难但又从不丧失信心。作者在母爱的召唤下,从绝望、悲观、焦灼的噩梦中挣扎出来,凭着不倦的努力,最终成为著名的青年小说家。母爱是作者一切高尚道德情操和优秀品质的源泉。

总之,作者在遭遇到命运巨大打击的可怕境遇中,经历了狂躁怨恨、悲观沉沦、痛苦反省之后,在地坛、在母亲宁静温暖的怀抱里,通过深沉的哲理思考,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彻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从而使自己人生观升华到“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的晶莹澄彻的新境界。

地坛、母亲是作者走出残废阴影的精神支柱。

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漫长的人类历史面前,个体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与微弱。但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无论生命之路走得多艰难,他们都会永远选择尊重与敬畏生命。就以作者的话来结束这篇解读: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参考文献:

[1]赵勇.我与地坛面面观[J].名作欣赏,2011(22).

[2]陈泽曼.我与地坛:诗性散文的经典文本[J].名作欣赏,2013(24).

[3]李燕.残缺中的完美—《我与地坛》赏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