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审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2016-03-17辛莉

学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就业指导高职院校

辛莉

摘 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注于学生的就业理念、就业规划、就业管理等内容,希望以就业干预的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以便在毕业之际找到满意的工作。文章立足积极心理学理论,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就业现状,指出高职院校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倡导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去实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改善和调整。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23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0.095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以人的发展和美德为研究点的,倡导以人类正向品质去引导和感染的方式,使得行为主体的行动和思想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研究学科。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问题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信心不足,感觉自己实际的专业竞争力不强,难以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展现出自身最好的一面,由此影响到实际就业质量。对此,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理论恰好能够改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因此倡导以这样的方式去实现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整和改善[1]。

二、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好坏,会集中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上。因此,在探究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时候,有必要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的角度来探究:其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态还是比较积极的,多数都能够积极去应对,但是很多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在择业期间很容易出现不自信的情况;其二,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的职业素质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学生自我价值认定都处于偏低的状态,自身具备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其三,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岗位信息获取能力比较强,对于薪酬期望值比较理性,但是多数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基层就业中去[2]。从根源上来讲,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效益未能发挥出来,并没有找到更加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方法,也不知道毕业生真正面对的更多的是就业自信心丧失的问题。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融入,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审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一)引导学生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

对于个人而言,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个人取得发展和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积极心理学中对于积极个体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的人,都能够具备积极健康理念,并且能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正能量[3]。对此,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依照惯例大师彼得杜拉克的管理理论,使用当前心理学中健全成熟的性格分析调查表格体系,要求学生认真地填写,在填写完毕之后集合学生的作答,对于学生的性格类型进行划分:调查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和实际型的,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性格类型;其二,依照不同专业的学生,从未来专业工作性质的角度来探究学生的职业规划,使学生能够从自己专业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性格和特点,进而明白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劣势,以便引导其积极去调整和改善;其三,在学生自我认知实践活动结束之后,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如果在职业就业方面发现存在性格缺陷或者劣势,不应该悲伤或者否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而是从现在开始去改变这样的局面,以便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择业观念方面偏差,从本质来讲是因为学生在看待激烈竞争之后内心潜在的自卑感蔓延上来,进而使得其在竞聘过程中表现出不自信,由此造成就业择业理念出现问题。积极心理学认为,正确的择业观念,应该能够在自我性格、职业岗位和市场竞争格局三者之间做好权衡,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任何面试都会抱着全力去争取的态度,而不是杞人忧天。对此,可以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这样去改善和调整:其一,就业择业要在正确分析自身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未来职业市场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理性决定,避免跨专业的择业方案,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是学生首先应该明白的;其二,改变以往忽视基层就业的择业理念,脚踏实地地去面对各种就业机会,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实践工作中去,并且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由此实现自身就业择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其三,不要过多地在乎起初岗位的薪酬,在争取自身职业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从工作未来发展的视角去看待工作性质,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保证工作热情,这才是取得职业大发展的常胜之道[4]。

(三) 形成健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自我价值认定偏低的问题,从而并没有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融入到实际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去,也是造成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格局的重要原因。对此,应该形成健全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其一,鼓励当前心理学教育组织成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行为主体,学习和探讨积极心理学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联系,树立正确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理念,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塑造和培养;其二,开展大量高职院校专业实践设计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竞争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价值认定[5],进而实现自我信心的提升,使得学生的性格朝着健康自信的方向发展;其三,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全国专业技能比赛,在与其他院校学生实现交流和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信心,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职业竞争;其四,当前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组织应该进行调整和改善,开展专业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学习活动,实现其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素质的全面提升。

[1]    高馨.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J].中国

科技投资,2012(30):105.

[2] 李群,岳晓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08):13-17.

[3] 陈淼.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贫困生就业教育[J].现代企业教

育,2009(04):152-154.

[4] 陈瑞莲.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8.

[5] 王利云,李春丽,刘淑霞.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

生涯指导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4):92-93.

Employment Guid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IN Li

(Shandong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 Rizhao Shandong, 276826,China)

Abstract: Employment guid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t focuses on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concept, employment planning, employment management and other content, intends to help the students set up correct employment ideas, cultivat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find a satisfactory job after graduation in the form of employment intervention.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mployment guidance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就业指导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