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教育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6-03-17宋绥峰

学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习现状古诗词教学

宋绥峰

摘 要:职教学生古诗词学习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存在弊端的,表现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上。就学生而言,存在应考实用性心理认识的偏颇。就教师而言,存在教学模式传统僵化刻板的弊端。因此,培养学生兴趣,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成为加强古诗词学习的途径,从而使古典文化的传承发扬在教和学上得到最大限度地落实。

关键词:创新改革教育;学习现状;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3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0.015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方式,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性情、丰富学生内涵的重要载体。学习古典诗词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简洁明快韵律之美,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以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但一直以来,古诗词的学习和讲授得不到足够重视,教与学侧重于应考,教学方式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讲读背诵上,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把握古诗词的精髓,使教和学流于形式。

一、职业教育学生学习古诗词现状

尽管古诗词的学习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职教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却缺乏热情。一是学生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对古诗词没有足够的关注,语文学习时间往往处在其他学科目挤压之下,对古诗词的背诵赏析更是应付了之,流于形式,使得古诗词学习成了一种字、词、句的机械操练。二是缺乏学习古诗词的主动性。许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持冷淡态度,觉得古诗词古老刻板,缺乏学习兴趣。多数学生学习古诗词只是为了考试。三是对古诗词学习的实用性认识有偏颇,认为职业教育重在实践和实用性技术,与古诗词没有关系。殊不知,一个技术精湛但粗鄙的劳动者无法更好地团队协作。新世纪需要的是有文化懂理论精于实践的人才。而较高的综合素质,丰富的内在气质是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原动力。原动力的获得,是成功的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的。

二、造成学生诗词学习现状的原因

(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对诗词学习的热情

在现实的课堂上,许多教师教授古典诗词的形式偏向刻板,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讲解局限于解释意思,要求学生背诵。这样的模式体现不出诗词本身所富有的内涵与美感,会打消学生的热情,使本来就存在难度的学习更显晦涩,最后使学生只背诵,不求甚解。这样,诗词学习也就成了一种速食文化。

(二)学生主观对古典诗词学习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

学习古典诗词就是回望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源头。没有它,我们也难以找到文化复兴的道路,不学习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是对我国文化资源的一种浪费。但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些,他们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喜欢追逐潮流却忽略传统诗词。这也是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得不到提高的一个原因。

三、有效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建议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和强调积累

1.课外积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对于古诗词学习同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每次语文课前背诵一些课外的简短的朗朗上口的诗词。这样,在学生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对古诗词在量上有了一定积累。尽管没有教师的系统讲析,由于读的多了,背诵的多了,学生会慢慢培养起对古诗词的语感、兴趣和悟性。然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由简单的“依葫芦画瓢”逐步过渡到对古诗词的认识和深层面的鉴赏。

2.课内积累。对于课内必读古诗词,教师要彻底改变应试讲读的做法,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和提高,对于经典篇目、经典词句做到知其意、解词格、能背诵,要求必背篇目必须背诵,做到在课内对古诗词在量上的积累,进一步提高对古诗词的初步认识和基本鉴赏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大体是:(1)作者生平介绍。(2)写作背景简介,以期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便于学生透彻理解。(3)对即将讲读诗词的格律、平仄,词牌作详解。(4)本篇主要表现手法简介,进而扩展讲解古诗词的主要表现手法。(5)由字句到全篇的串讲。(6)学生练习,教师答疑。

但是,笔者认为,上述古诗词基本课堂教学模式还满足不了学习需要。换言之,这种服务于考试,侧重于考试知识点的教学是达不到教学和学习要求的。尽管这所谓的六步教学过程是必须贯彻到位的,但这六个环节有的不够完善丰满,有的甚至被忽略。比如第三个环节,就是常被忽略的,或者仅从本篇所属格律、平仄词牌作大致讲解,因为它成为考试的知识点的可能性较小。而事实上,这个环节在讲读每篇诗文时都应作扩展性讲解,以逐步让学生形成对古诗词格律、平仄、词牌的系统认识,在自主阅读时得以巩固,达到等同于用乘法口诀轻车熟路去计算多位数乘法运算的目的。对于第四个教学环节,多数教师要么省略,要么卖瓜说瓜针对性讲解,要么表现手法和讲读诗文脱节。对此,正确的做法是:教师不但要对即将讲读诗文的表现手法作详解,还要对此做扩展讲解,最为重要的是无比讲清楚正在讲解的诗文是怎样运用了某一个表现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所谓的鉴赏能力,知道怎样切入,鉴赏什么,怎样鉴赏。这六个环节中值得赘言的环节是第五个环节。对于该环节,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串讲等同于把一篇诗文翻译过来逐字逐句解释了字面含义了事。其实是错误的理解,因为古诗文有很多有别于现代文的语言习惯。要做到对诗词意境的正确把握,除了口头讲解,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图、文、声并茂,深入浅出地赏析古诗词,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吟诵诗歌

吟诵是古典诗词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吟诵不同于朗读和背诵,它比朗读更抑扬顿挫,有腔有调。如果能在课堂上加入吟诵环节,就可以改变整个课堂的节奏,不仅对听觉进行刺激,也会让学生集中精神,加强记忆。

诗词,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厚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鉴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丰富学生良好的文化内涵。要改善现阶段部分学生不理解、不爱好诗词的现状,就要通过不断创新改革教育模式与授课模式,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使之具有特色和魅力,使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落到实处。

[1]    王艳燕.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Ancient Poetry Learn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ONG Sui-feng

(Unuer Town Forestry Vocational College, 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 022177, China)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is difficult, both in the students learning and teachers teaching. In terms of students, there are prejudices on the practicability of knowledge. As for teachers, they are obsessed with rigi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refore,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s, teachers should change ideas, optimize teaching mode and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of classical cultur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 innovative education reform; learning situation; ancient poetry learning

[ 责任编辑 张翼翔 ]

猜你喜欢

学习现状古诗词教学
立足职高学生特点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职英语课堂学习现状及课堂学习动机激发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