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构建河南省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2016-03-17任义
任义
河南省要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更加主动地服务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通过实施高校分类发展构建河南省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15年7月23日,河南省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这是继2004年全省高教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召开的专题研究部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会议。会议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明确我省要建立高校分类设置、评价、指导、评估、拨款制度,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按照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实现分类发展、科学发展。这次会议在研究谋划全省“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间节点召开,对未来较长时间内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
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和教育人口大省的内陆省份,一定要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强化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更加主动地服务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通过实施高校分类发展构建河南省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客观认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把高等教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我省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高校的数量、层次、结构更加合理。河南省普通高校数量从2005年的83所发展到现在的129所,其中本科院校达到52所,高职及专科院校77所,形成了综合性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等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得到优化,更加符合全省高等教育结构的要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在校生规模得到显著提升。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76.5万人,比2005年翻了近一番,毛入学率增加一倍,达到34%;在学研究生达到3.48万人,其中博士生达到1530人,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适龄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有了显著提升。三是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提升。全省研究生培养机构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55个,增长了4倍多,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84个,增长了3.5倍,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71个。四是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办学格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院校得到了较大发展,高校数量从2005年的10所增加到37所,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重由9%增加到21%;国际交流不断拓展,与国外10多所名校开展了实质性交流合作。
但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与全国高等教育总体情况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全国39个“985工程”大学和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河南没有一所;全国有112所“211”大学,河南只有1所,长期缺乏高水平大学的示范带动。二是高等教育总体不足。河南现有高校129所,居全国第四位,但按每10万人均大学数量排名却是全国倒数第一。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高。在有些省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的情况下,处于全国交通枢纽地位的河南省却只有34%,与全国平均水平37.5%还有较大的差距。四是对高层次办学管控较严。2014年,在全国不少高校每年招收博士生超过1000人、中央所属高校校均招收博士生超过520人的情况下,分给河南省的博士生招生指标只有468个,仅占全国博士生招生总数72634人的0.6%,研究生培养机构数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五是教育投入不足。河南是全国教育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以不到全国5%的教育经费负担了全国10%的教育人口,而生均教育经费居全国后列。六是教育资金压力巨大,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20%,投入比例全国最高,给省级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二、正确认识分类发展、分类指导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深入发展,高校的办学层次、类型、办学方式等日益多样,实施分类发展已成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
实施分类发展是区域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中央“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精神,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明确了省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现状以及教育资源支撑能力,结合人口、区域和产业结构,自主确定教育发展目标、规划和工作重点并组织实施,并进一步确定了省级政府做好统筹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7项具体的统筹职责。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上确定下来。在省域内谋划区域化高等教育发展一定要结合本省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放弃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老路,放弃“专科升本科”“本科办综合”的高校发展途径,着力建设本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实施分类发展,可以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引导各类学校找准各自办学定位,在全省统一的规划下根据高校自身特色合理确定自己的建设与发展路径,避免一哄而上,盲目竞争,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高等教育格局。
实施分类发展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结合省域内的产业结构、行业体系等实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特色,这也是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目的和优势。河南省高等教育只有实施分类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弹性、没有个性和特色的问题,才能妥善解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脱节的问题,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实施我省的三大国家战略和“四个河南”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endprint
实施分类发展也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体现。我省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外延式发展,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己得到较大提升,下一步主要是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办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分类发展,可以引导全省高校走差异化的特色发展之路,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省现有的52所本科院校在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高校间合理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在不同类型高校中办出特色、办成一流,带动整个高等教育水平提升。
三、准确把握分类发展、分类指导的几个关键环节
实施分类发展、分类指导一定要把握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突出学科专业优势、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并建立引导机制等,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明确培养目标,找准类型定位。要明确不同类型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高水平大学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类高校要瞄准一流、争创一流,努力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的高端突破,代表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型高素质人才,这类高校要注重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抓好基础能力和优势学科提升,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应用技术型大学主要培养掌握新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应用”功能,实现与区域经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全省的本科院校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找准类型定位,彰显各自的办学特色,这是实现分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打造优势学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专业是学科的基本组成要素,打造优势学科对引导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无论哪一类型大学,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都要先把学科专业建设好。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要从培育和打造一流学科、特色优势专业做起,通过凝炼整合,不断改造提升各自的传统优势学科专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科学调整学科专业方向,形成优势学科群。通过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汇聚高端人才,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以局部优势带领高校整体发展。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实施分类发展、分类指导,不能采取行政强制的方式进行,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依法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尊重高校专业设置的主体地位,支持高校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经费、自主公开招聘教职员工、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支持高校自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支持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要进一步理顺政府、高校、社会的关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积极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激发和提升高校的办学活力。
建立引导机制,自主确定办学类型。其一,对于实施分类发展的高校类型要采取准入机制,设定相应的标准,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校经申请并评审通过后列入该类型高校建设计划,分别给予重点建设支持,在办学经费、资源条件、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特别倾斜。其二,可以暂定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按期建设,流动发展。一个建设周期完成后,高校可根据自己发展情况,重新申请自己的办学类型,经评审确定后列入相应类型高校建设计划。其三,可以采取示范引导的方式,在每个类型高校中选定个别高校进行示范建设,通过重点投入、重点支持,引导高校自主找准定位,而对于没有进入类型定位的高校不给予相应支持,引导各高校自主确定办学类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