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需要说出来

2016-03-17邰勇夫

初中生 2016年2期
关键词:垃圾筒苏军清洁工

文/邰勇夫



作文需要说出来

文/邰勇夫

写好作文不仅要写,还要说。很多时候,作文需要说出来。

说,意味着不受约束。想到啥,看到啥,听到啥,脑子里随便一闪念,照亮你的那一刻,让你心动的那一刻,立马就能说出来;你觉得这样的事、这样的人、这样的想法特别有意思,特别好玩,特别感动人,立马就要说出来。你不说出来,它会稍纵即逝,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什么一些同学一写作文,就觉得没东西可写?就是因为他不善于把所思所想所见所闻随时说出来。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你嘴巴一说,就不一样了。也就是说,它经过了你大脑加工厂的加工,经过了思索,融入了你的观点、你的感情。

前几天我就遇到一件事,让我很感动,在我脑海里萦绕了好多天,今天我非把它说出来不可,哪怕我说得不好,说得差劲,笨嘴拙舌,语句粗劣,我也要一吐为快。

那件事是这样的:我家楼下有个一米高的绿色垃圾筒,口径很粗,一个大人很难搂过来,里里外外要多脏有多脏,臭气熏天。居民往里面扔的垃圾啥都有,剩菜剩饭,废手纸,烂鞋子……这天我从这个垃圾筒旁经过,一幕感人的情景出现了!只见一位穿清洁工制服的三十几岁的男人,由于天热,他制服的扣子没扣,敞着怀,露着肚皮。他把那个沾满污垢、臭气熏天、盛满污物的垃圾筒抱起来,把垃圾倒进清洁车,然后又把空垃圾筒放回原处。前后虽然只有十几秒钟,这位清洁工叔叔却表现得轻松自然,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脸上没有一丝由于恶臭难闻而痛苦不堪的表情,给人感觉这是件十分快乐的差事,抱着垃圾筒如抱自己的亲儿子。

我情不自禁地赞美:“你真行!这么重、这么脏的垃圾筒,你抱起它像玩儿似的。”

清洁工笑了,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朗朗地说:“咱们是干这个的,还嫌啥脏啊?”

这样的一幕,让我想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两个字:“敬业”。啥叫敬业?这就是敬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由此,我产生了联想。如果各行各业的人都像这位清洁工这样敬业,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假冒伪劣商品,就没有那么多的贪污腐败,我们的学生就没有人不爱学习。

我看到的,我听到的,我联想到的,我把它说出来,说给各位同学和家长听,这也是作文。如果我不说,这件事和由此让我联想到的敬业,想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永远埋在我的脑子里,时间久了也许就忘了。我说出来,事件完整,有自己的思想,这就是一篇文章的毛坯、半成品。

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你把它说出来,说给爸爸妈妈听,说给身边的小伙伴听,这样,强化了你对这件事的记忆,加深了你对这件事的认识。有时,听众会跟你讨论,会讲出他们的看法,这又会激发你的灵感,让你浮想联翩,让你对这件事的认识更上一层楼,让你以此事写出来的文章枝繁叶茂。

我发表的作品和出版的图书,其中的情节、感想、观点,都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跟自己、跟别人说了无数次的。写作是个积累的过程,积累的不仅是文字,更多的是说的积累。因为人都喜欢偷懒,遇到好素材,常常手懒,不屑于写,以为这只是件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他们常常想:这样的事多了去了,以后再说吧。可是,没过多久便忘了。你没时间或不屑于写,但你可以说。说的时候,跟别人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你会思索、过滤,爆发灵感,产生写的冲动。这些经过你一次又一次说过的东西,经过你头脑加工过的东西,即使你没写,过了很久,当你要写这种题材的文章时,这些你说过的故事会首先跳出你的脑海,跃然于纸上。

要会说,先要会听。我的一位老文友,堪称疯狂写作的楷模。他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写作,写了40年,写白了头发,写瘦了身体,写黑了面孔,写了6部长篇小说,800集电视连续剧。他始终用手写,写得最为狂热、最为投入的时候,三个月写一部150万字的长篇小说。可是直到今天,他的那些小说、剧本从来没有发表过。他40年勤奋地写作,为什么一无所获,一事无成?原来,他从来不听别人说话。每当朋友相聚,别人兴致勃勃、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不是躲在一边看报纸,就是打瞌睡。可一旦有了机会,他便会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不给任何人插话的空隙,直到朋友们不欢而散。我这位文友,由于他不会听别人说,他伟大的文学梦必定是泡影,也注定了他的写作一无所成。

我小时候,生活在长白山下的山区农村。那时候,偏远山区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机,连收音机都没有,也看不到报纸。孩子们的娱乐就是晚上跑到某个住大房子的人家听大人们聊天。这些住大房子的人家特别聚人气,南北大火炕,坐满了男女老少,听村子里的“口头文学家”说故事。那些故事说得特生动、传奇,也特真实,活灵活现,哪怕是编的也真实可信。

我小时一位伙伴的爸爸,人称苏大个,是长白山上的猎户。他曾亲眼目睹过抗日战争临近胜利时苏军战机与日军战机的PK。苏大个连比划带夸张说他目睹过的场面:苏军战机是喷气式,速度快,灵活,在空中上下翻飞、俯冲,如水中游鱼、空中猎鹰;日本战机是螺旋桨,速度慢,笨头笨脑,在苏军战机面前只有挨打的份。苏军战机后来干脆就不开枪不开炮了,跟日机玩起了猫捉老鼠,待日机自杀式地撞过来,苏军战机一个鹞子翻身,飞到日机上空,苏军飞行员一边轻松地哈哈大笑,一边喝着烧酒,一边就从驾驶舱往下甩线麻团,甩烂绳头,日机螺旋桨被乱麻、烂绳头缠住,一架接一架地从空中栽落…… 这样的故事情节,你写到二战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中,就好看,有意思。

动手写作文时,不但要做到写前说,写后说,还要边写边说。

写前说,即当你酝酿构思一篇作文时,要先说给自己听,把自己说得热血沸腾。如果不是身在考场,你还可以说给身边的人听,身边的人听入迷了,你再写。

边写边说,也是对自己说,跟自己的心灵说。如果你说的不能让自己的心灵有反应,或者感觉味同嚼蜡,那么停下来,换个思路。在脑海里搜寻另外的线索、另外的话题再往下说,直到能说下去,说得你有了感觉,说得你心里热乎乎的,你才往下写。这样你会写得非常顺,如大河奔腾,如小河流水,如风卷残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感染你自己,感染别人。我常常看到,一些中小学生写作文时,就那么一味唰唰唰地写,没有思考,没有跟自己说,只见他笔尖在飞,面无表情。那是在写作文吗?那是为了完成作业,在堆字,堆砌没有生命力、毫无感染力的废字。

写完了还要说。首先给自己说,心里默读,看这篇作文能不能真正吸引自己,能不能让自己满意;然后给身边的人说。我读大学时,学的是工科,作业量超大,但无论专业课多么紧张,不管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的压力有多大,每到周末,我都会给我同宿舍的同学,还有非常要好的同学朗诵过去这一周里我所创作的散文、小说,或讲自己的心得体会。我朗诵得有声有色,把我的一位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同学感染了。他听入了迷,就给我录音,录下来给我听,也留给他自己听。去年我去内蒙古呼伦贝尔探望这位老同学,老同学尚保存着35年前给我的录音,他向他的夫人、儿子炫耀:“在大学的时候,我同学邰勇夫那小故事写得真是精彩感人,你们听啊!”老旧的磁带在老旧的录放机里,倾泻出我当年的声音:“童年像梦,像叮咚流去的溪水,奔向江河,奔向大海,任你苦苦呼唤,它永远地消失了……”

正因为我从少年时代起就痴迷于说作文——喜欢听别人说,也喜欢跟自己说、给别人说,才让我写起文章来,“下笔如有神”。

作者简介:邰勇夫,吉林省珲春人,知名作家。曾多年从事销售员工作,先后出版有《我推销我生存》《中国第一推销员》《行销在中国》等书,被媒体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推销员”。近年来,他走进全国许多大学、中学、小学及职校进行励志演讲,被广大师生誉为“当代劝学者”。

猜你喜欢

垃圾筒苏军清洁工
给人看病的“清洁工”
忙碌的清洁工
环境清洁工
海港清洁工
老妈的“垃圾筒”
留点漏洞给别人
一起来吧!
四个垃圾桶
五十年代学习和借鉴苏军的回顾与思考
朝鲜战场遇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