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探析
2016-03-17乔梅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珠海519020
乔梅(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珠海519020)
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探析
乔梅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珠海519020)
[摘 要]正常人体学基础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在进行正常人体学授课时要注意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凸显不同专业的课程特色,注重从专业内容、就业岗位和执业考试等方面为专业课服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正常人体学基础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各级医疗单位培养一线医护工作者。以中职卫校为例,学校主要开设专业有护理、药剂、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医学技术等。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专业基础课程,而正常人体学基础则是各医学相关专业的共同医学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阐明正常人体的结构、功能、发生和代谢规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临床学科的“必经之路”。因此,教师想上好各医学专业课,就要先提高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高效性,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强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科意识,使课程间紧密衔接,知识环环相扣。为了学以致用,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的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专业课服务。
1 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
由于正常人体学基础是一门综合课程,内容丰富,学科跨度大,专业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在教学中要根据专业特点,增减相关内容,调整教学顺序,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体现出各专业的课程特色,现列举一二,以抛砖引玉。
1.1 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大专业,涉及的正常人体学知识相当广泛。在正常人体学教学中,各个系统都有与其相关的知识要点。如:运动系统,重点讲解肌肉注射的肌肉(三角肌、臀大肌等)特点以及实用的骨性标志;脉管系统,重点讲解浅动脉和浅静脉的走向及分布;消化系统,要重点强调食管胃插管术和灌肠术的应用解剖如食管的生理狭窄、直肠的结构特点等;呼吸系统,重点讲解气管插管术的应用解剖;泌尿系统,因涉及临床导尿技术,故要重点讲解尿道尤其是男性尿道的解剖结构;神经系统,主要是周围神经系统走向及分布。
教学可以以病例导入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讲授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让人体学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如讲授刺激和反应的关系时,以肌肉注射为例,提问:注射时如何减轻患者疼痛?得出应减少刺激,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和拔针要快,推注药液要慢)就能使患者疼痛减轻,反之,疼痛就明显。这样可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提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1]。
1.2 药剂专业
在药剂专业特色化教学过程中,正常人体学生化方面的知识与药剂专业结合非常紧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讲述蛋白质的物质运输功能时要与对药物的运输功能联系起来,酶的竞争性抑制原理与某些抗生素(如黄胺类药物)的使用机理相结合,个别氨基酸代谢产生的胺类物质对机体所起的药物调节作用。生理学方面,可利用受体、载体的概念,讲述药物与受体结合发挥治疗作用或产生的副作用,帮助理解药物效果。例如,药物阿托品与受体结合可扩瞳治疗虹膜炎起到治疗作用,但与腺体受体结合时,抑制腺体分泌,起副作用。运用细胞学知识联系药物的吸收和贮存。例如,细胞膜对脂类物质有较好的亲和力,脂溶性药物较易通过细胞膜而被更好地吸收,所以选用脂溶性较好的材料做外用药。运用胚胎学知识联系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例如讲到胎盘屏障,可联系到孕妇用药,为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药物的剂型和载体的选用上须考虑采用难以通过胎盘的物质减少或避免对胎儿的影响[2]。
1.3 助产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临床助产、护理以及妇幼保健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上虽类似于护理专业,但也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共性与个性。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卵巢和子宫的生理功能、胚胎发育过程、骨盆、会阴等内容。
1.4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来说,正常人体学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是重要内容,在讲授时可结合生化检验报告重点讲解同工酶、转氨酶、血浆脂蛋白、胆红素等概念。三大物质代谢、血液生化、肾和肝胆的生化等都是重点内容。
1.5 医学康复专业
在正常人体学课程中,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是康复专业的重要章节。在运动系统教学中,可利用专门的模型和标本,重点讲解骨骼、骨骼肌及其起止点、关节的结构等;在神经系统,重点讲述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脑的功能定位、神经系统受伤后(疾病)的症状、运动机能或感觉功能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等。
不论哪个专业,在正常人体学教学过程中,都要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多运用问题、案例等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指出哪些知识在专业课中能够用到,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更加合理。在教学实践中,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增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 为职业和就业岗位服务
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致力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把学生从接受基础文化教育顺利引到接受专业教育上来,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3]。课程内容应关注行业或企业的最新发展,根据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删繁就简,面对实际,讲求实效。在教学中,注意引入实践技能的操作及相关岗位的见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对就业岗位的熟悉和适应性,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可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2.1 走出去
根据课程的特点,让学生走出校门,到临床第一线去实地见习,在那里理论结合实际,边看边学。如护理专业:可带学生去医院体检科见习“抽血”,熟悉上肢重要浅静脉;还可以让学生参与义诊测血压,了解收缩压、舒张压等。康复专业学生可去医院康复医学科见习,熟悉肌肉的走向、功能和全身的骨性标志等。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熟悉了工作岗位。
2.2 请进来
教学过程中,可把相关专业的医生护士等请到学校来,让他们参与教学,传授一线的临床经验,使学生学到最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知识如常用的护理操作:注射、插管、穿刺、热敷等都和正常人体学紧密结合。
2.3 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实验条件,抓好模拟、试验等环节的教学,使理论尽快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如解剖实验室的模型和标本、药剂专业的模拟药房、康复实验室的康复设设备(使用机理和使用方法)等。
3 为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服务
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考生是否具备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考试。考生如果通过考试就可拿到上岗证,为就业铺平了道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4]。如:护理专业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药剂专业的执业药师考试、助产专业的助产士资格考试以及各专业方向的上岗证考试等等。面对不同专业不同证书的考试,需要任课教师以考点为依据,做到:
3.1 细化考试大纲
把大纲涉及到的关于正常人体学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理解大纲的具体要求,修订教学目标,再将考点细化到具体章节。
3.2 平时练习结合执业资格考试
分析整理历年考试与正常人体学内容相关的真题,将真题融入平时的练习或考试中[5]。以护理专业为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涉及的医学基础知识模块,包括解剖、生理、营养等知识;考试涉及的各类常见疾病也打破原有的内、外、妇、儿、基础护理学的分类方法,是按系统分类的方法,如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这些考点都与正常人体学知识密不可分。
总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需要教师与专业教师积极沟通交流,开展跨学科集体备课,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充分认识自己所授课程对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作用,寻找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和知识需要,对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调整。这样既可以把学生从枯燥的概念、抽象理论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1],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史帝,孙杰,宋友琼.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实用型教学的探索与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 (5):69-70.
[2] 吴炳锐.中职卫校药剂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的特色化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75-76.
[3] 覃星明.中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70-71.
[4] 江山.在解剖生理教学中导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9):1254-1256.
[5] 卢秀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融入中专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