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6-03-17左连村陈石清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850
左连村 陈石清(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850)
广东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
左连村 陈石清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850)
[摘 要]应用型本科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满足高等教育对象大众化和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省应用型本科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当前,加快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广东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极其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广东省 应用型本科教育 加快发展 探讨
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1.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应用型本科是处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类型。按照联合国《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国内学者的三分法理论,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可以分为学术型大学(5A1)、应用型本科院校(5A2)和职业技术院校(5B)三个大类。学术型大学以传统的综合性大学为主(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高校以及其他一些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老牌本科院校)。这类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和综合管理人才为主,本科阶段强化通识教育,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它同时还承担着为更高层次教育(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提供优质生源的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地方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为主体。这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直接为区域发展与产业振兴服务,其教学与科学研究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职业技术院校主要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能性人才[1]。
近几年来,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数量的急剧膨胀,应用型本科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由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起步较晚,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事物,对其内涵的界定和特征的揭示还未完全达成共识,比如把应用型本科大学表述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等。笔者认为,虽然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有着显著区别,但毕竟都属于本科高校范畴。大学普适意义上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都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从本质上讲,大学都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阐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也理应从这几方面来考虑。综合学术界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界定如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为己任并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本科教育。
1.2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型本科教育而言,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首先,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传统学术型本科教育形成错位发展格局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且具有良好自学能力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应用性表现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1]。在科学研究方面,从研究内容、对象、方法、要求、目的和意义,都与学术型大学的科学研究有所不同。学术型大学的科学研究更多地关注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侧重于与地方、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开发研究,研究目的是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1]。在社会服务上,学术型大学的社会服务集中体现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集中体现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实用性服务。
其次,地方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又一典型特点。传统学术型大学要么是教育部直属或者中央其他部、委主管,挂有“国”字招牌重点大学,要么是各省、市倾全力打造,办学历史相对悠久且实力相对雄厚的老牌本科院校,其招生和学生就业基本面向全国。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是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幕开启后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和为数众多的独立学院,少数是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而主动转型的原有本科院校。其生源地与毕业生流向地大多局限于某一具体区域。基于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和综合实力的现实差距,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围绕“立足于地方,依托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办学思路来考虑未来的发展道路。
第三,基于应用型本科的应用性和地方性特色,应用性本科教育在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的采用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诸多教学环节都呈现出与传统学术性大学不同的特色。
2 广东省加快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1 加快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广东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需要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省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爆发宣告了世界经济步入“大调整”与“大过渡”的时期。这种大时代背景与中国阶段性因素的叠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时期并呈现出与周期性调整不一样的新现象和新规律)[2],经济发展增速回落,进入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持续平稳增长期。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广东省在“新常态”背景下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性布局。要实施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离不开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都需要大量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且能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这恰恰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被欧洲其他国家冠以“欧洲的师表”的德国,其应用性大学、职业学院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当前广东省的现实背景就有着惊人的相似。可以说,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
2.2 加快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落实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鼓励本科高等学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鼓励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与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或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广东省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更为具体指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各类高校在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主要任务。“985工程”高校或“211工程”高校以精英教育为主体,以学科发展、知识创新为重要使命,突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同时加大拔尖创新、研发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要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分流培养机制,为以应用能力为优势或愿意自主创业、选择就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条件。绝对大多数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必须全面加强技术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入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可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
2.3 加快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广东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及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就经济发展状况来说,2014年广东省GDP总值达到67 792亿,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已达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另一方面,广东省的教育发展依然落后于国内同类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广东省的高等教育不仅远远落后于作为我国首都的北京,也落后于同为经济发达省份的江浙沪地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 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以各省拥有的高校数为指标,江苏有134所排在第一,山东和广东分列第二第三,分别有130所和125所。从各省市人口数量与普通高校数量的比例来看,广东当地人口10 430万人,拥有125所高校,平均83.4万人才“拥有”一所高校,而在北京,只要23.3万人就能“拥有”一所高校。全国共有112所“211”学校,分布在31个省市,从各省市拥有的“211”高校数量看,北京有24所居首位,江苏11所和上海9所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而广东仅有4所“211”学校。全国共39所“985”高校,分布在18个省市,排在前四位的是,北京8所,上海4所,陕西和湖南均3所,而广东仅2所。以上数据表明,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地位难以匹配其经济地位。最近几年,广东省逐渐确立创强争先建高地(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3]的总体教育发展战略。其中,大力发展广东省的高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加快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无疑是提升广东省整个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个绝佳机遇,也是广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培养体制改革,提升广东省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
3 广东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取得的成效和不足
广东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与全国基本同步),经过十数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既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别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格局。
3.1 广东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取得的成效
(1)部分本科院校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明确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如:广东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素质教育改革为着眼点,以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积极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目标是:依托东莞,植根地方,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向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奋进。嘉应学院的办学定位表述为:学校坚持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延伸海外的办学宗旨,树立育人为本、服务为荣、特色为魂的办学理念,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大专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办学体系,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广东省确立走应用型本科发展道路的本科院校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2)近年来,广东省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9年11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高等教育协会协办、广东白云学院承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论坛”在广东白云学院举行。出席该论坛的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佐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等政界要员,以及多位来自全国的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教授、邬大光教授、赵炬明教授等。曾担任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的潘懋元教授在《高教探索》2010年第1期撰写题为“什么是应用型本科”的文章称:“本来我想谈的问题是应用型本科的建设,也就是如何通过应用型本科教育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后来观看了白云学院的文艺演出,我觉得白云学院已经用它的艺术语言解答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4]这是对广东白云学院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广东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高度肯定。2014 年11月,广东省“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在嘉应学院召开,来自德国、台湾、北京、上海等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代表和广东省50所本科高校的专家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合作与资源共享、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100余篇,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与成果案例75篇,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和参考价值,对广东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广东省在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改变了以往各自单打独斗的局面,逐渐走出了一条协同发展的道路。2013 年5月,“广东省普通本科应用型高校教务处长联盟”在广东韶关成立。其宗旨为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构建新机制、新制度、新平台,以共同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满足新需求。充分发挥和利用联盟成员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推进协同创新,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各联盟成员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增强广东省普通本科应用型高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做出重要贡献。东莞理工学院等27所广东省本科院校为广东省普通本科应用型高校教务处长联盟成员单位。广东省普通本科应用型高校教务处长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广东省应用型本科教育已发展至一个新阶段。
3.2 广东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广东省众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广东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1)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内涵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对强化实践教学以及如何强化实践教学还缺乏共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新理念还没有普遍形成。一些院校也因办学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表现出观望、等待甚至敷衍的现象,缺乏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的持续性的改革动力。
(2)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仍不完全明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过程中,应用型本科教育尚未能彰显应用性特色。具体表现在:学校本身发展目标定位不清,部分学校在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时,一味地贪大求全,动不动以全国大学一流综合性大学为追赶目标,把学校的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片面追求博士点硕士点的设置数、论文发表数、国家级课题数;部分院校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是传统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简单叠加,没有形成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有的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适应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师资力量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所谓协同育人,就是集聚各种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创立高校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5]。从目前广东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协同发展来看,校校合作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指的是应用本科院校与院校所处区域的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有待进一步扩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性特征还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4)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经验方面仍显滞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了经济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及其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发展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不像对科学技术创新那样进行保密。这对于我国借鉴国际上各种先进适用的教育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提出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急切需求,对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应用型教育的经验重视不够。积极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以使我国发展应用型人才教育少走弯路。
4 广东进一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对策思路
当前,全国范围内正在掀起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热潮,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普通本科高校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广东省理应发扬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闯敢试,积极探索,摸索出一条符合广东省情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道路。
4.1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加快树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科学的理念是人才培养的先导。广东省的本科院校要“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摒弃拼规模、比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及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5]。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概念上,而是要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使我们的高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办成社会满意的高等教育。
4.2 要把大力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当作广东省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既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也有别于高职高专。近年来,国内不少本科院校在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不少成效。西方发达国家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更是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这些都可作为广东省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借鉴。尤其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应努力借鉴国际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加快对应用型教育的标准化建设。这对大力发展广东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将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3 要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广东省加快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校地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校地合作既是学校开放办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地方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6]。其次,深化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合作机制是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获得共同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除“广东省普通本科应用型高校教务处长联盟”外,国内一些地区也成立了同类型的教育联盟组织,如“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联盟”等组织机构。学习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先进经验,深化“广东省普通本科应用型高校教务处长联盟”的合作机制,提升其规格与层次,直接将联盟升格为广东省普通本科应用型高校校(院)长联盟,以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既形成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整体优势,又彰显成员院校各自特色。这种应用型本科院校抱团发展的模式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35-38.
[2] 刘元春.保持定力,适应调控新常态[N].人民日报,2014-6-12.
[3] 罗伟其.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地位、定位与策略[J].高教探索,2013,(4):5-7.
[4] 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5] 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N].中国教育报,2014-7-24.
[6] 何根海,刘国庆.池州学院实施校地合作共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4):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