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语言幽默艺术研究
2016-03-17郑正平
郑正平
(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浙江杭州310053)
《围城》的语言幽默艺术研究
郑正平
(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浙江杭州310053)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从1946年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关注,此部作品奠定了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坛甚至是世界文坛的杰出地位。整部作品以诙谐幽默的格调著称,尤其是语言的幽默艺术,对后世其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围城》语言的幽默艺术主要表现在语音上的幽默,修辞格造成的幽默以及成语活用造成的幽默等等。
《围城》;语言幽默;艺术
《围城》被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外发行、出版,且成为了众多批评家与学者研究的焦点,《围城》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如若对《围城》这部小说深入细致地了解,我们能够发现《围城》在结构的安排上并不是一部值得夸赞的小说,它的结构就类似简单的游记,整部作品的重点并没有突出,仅仅以主人公方鸿渐的行踪为序,其情节既不曲折也不离奇,仅仅是对日常生活事务的简单连接。然而,《围城》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读者的关注,就在于它的语言,那种机智幽默的语言的确是本部作品的独特之处。
一、语音造成的幽默
1.押韵
钱钟书先生一生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在翻译这些作品的过程中,钱钟书先生特别注意中国化形象的表达,这些形象主要体现在翻译后的“译文和韵”上,语音中押韵的使用,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与节奏感。[1]钱钟书先生在描写鲍小姐纤腰时,写到“身围瘦,后部重,站立的时候沉得腰肢酸痛。”这句话中的“重”与“痛”字押韵,采用押韵的表现手法来体现鲍小姐整个人的身体特点,从整体上分析这句话,我们能够发现,这句话正是因为有了押韵的表现手法,才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吸引力,让广大的读者对鲍小姐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钱钟书先生易采用口语化的语言,将译文翻译得更加通俗化,有时甚至是庸俗的,如此描写十分贴近鲍小姐的特点,将鲍小姐庸俗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押韵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为人物的塑造打下了基础,此外,还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从整体上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语音借用
对《围城》这部作品进行全面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在文章写作过程中,钱钟书先生会使用一些英语,文中英语的使用,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从侧面上表现出了当时在一些留洋人物中存在的崇洋媚外的心态。例如文中“她(沈太太)眼睛下的两个黑袋……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说话常有‘Tiens!’‘Ola,la’那些法语感叹,把自己身躯摆出媚态柔姿。”此句话中引用了法语发音,主要是为了表现一位法国阔太太的形象,这位法国阔太太出场时,以浓妆艳抹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身价。然而效果却适得其反,非但没有显示出她的身价,反而却因为她浓妆艳抹的形象与她自己口中所发的语言不相称,成为了读者议论的笑点。钱钟书先生对沈太太的描写,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将这个自以为洋化的太太形象描写得生动、逼真。钱钟书除了借助外语的语音制造幽默之外,还经常借助汉语的语音来制造幽默。比如,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鲍小姐打她一下道:“你!苏东坡的妹妹,才女”……“东坡”两个字给鲍小姐南洋口音念得好像法语里的“坟墓”(tombeau)。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钱钟书通过强调鲍小姐的南洋口音,来和其它的留学生进行区分,这里也显示出苏文纨与鲍小姐的不同之处。很显然,对于苏文纨这样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她已经听出了“东坡”二字在法语里面的坟墓之意,心里面是非常介意的,但是又无法直接表现出来,于是内心就显得十分的别扭,这也使苏文纨与鲍小姐二人之间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同时也是二人矛盾的开端,为后文二人争夺方鸿渐埋下了伏笔。
纵观《围城》这部小说,我们能够发现写作过程中,钱钟书先生使用了很多的外语语音,文中存在大量的语音借用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偶然,它与钱钟书先生本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外国风土人情的了解,再加之钱钟书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底,使得钱钟书先生对语言的记录变得更加准确。阅读《围城》,我们能够发现,文中外语语音的借用大多引用在一些洋买办人物或是一些有留学经历的人士身上。这样的写作方法,一方面符合《围城》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也能够将那些崇洋媚外人的嘴脸描写得十分逼真与生动,在增强讽刺意味的同时,强化了语言的幽默感。
二、修辞格造成的幽默
1.比喻
比喻是钱钟书先生在书中常用的修辞格,纵观《围城》这个题目。我们发现这个题目就是一个比喻,它将婚姻比喻成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在这座围困的城堡中,城外的人一直想要冲进来,但是城里的人却一直想逃出来。在这部小说中,比喻的数量是极多的,而且比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明喻、暗喻、借喻,还有反喻、典喻等等。例如书中“假使她从帆布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书中的这句话就是明显的明喻,所谓的明喻就是显而易见的比喻,由本体、喻体以及喻词三者组合而成,常用的比喻词有“比如、好像、像、似、仿佛、好像”等等,此句话生动形象地将一个女人的形象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2]再比如,“她仿佛跟方鸿渐抢一条绳子,尽力各拉一头,绳子绷直欲断的时候,她就凑上几步,这绳子又松软下来”。通过这一段描述可以看出,钱钟书运用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夫妻二人吵架的一个朴实的生活画面,在这里钱钟书用一个“抢绳子”的比喻来生动地展现二人吵架时的一个具体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将二人之间的一个具体的情绪和内心活动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就让读者联想起作者在书中叙述的一个画面:每当方鸿渐真正生气或者发脾气时,孙柔嘉就会主动让步,使双方的关系趋向进一步的缓和,来维持二人的婚姻生活。通过这个比喻就可以看出,钱钟书非常善于进行女性和人物的刻画,并且十分生动地展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给读者留下完美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钱钟书先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在文中随处可见,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吸引读者阅读。不仅明喻,书中很多处还体现了其他比喻的类型,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
2.夸张
小说《围城》中除了大量使用比喻外,夸张的修辞格也被大量引用。从一定程度上讲,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就带有对人物或事情的缩小或是放大,来更加深刻的增强文章的感染力。[3]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这一修辞方法有助于增强文章的幽默感,同时也能够体现文章整体的艺术形象。例如书中写到“方鸿渐的脸红的像有103度寒热的病人”这句话就是夸张手法的应用,将方鸿渐的病进行了放大,说他的热度达到了103度,真是热到了极点,然而夸张背后,是对方鸿渐因说谎而脸红的囧态,其夸张的使用不仅突出了人物的心理特点,而且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感。再比如,书中有一段也是对方鸿渐的描写:方鸿渐以为是聘书,心跳得要冲出胸膛,里面只是一张信笺,一个红纸袋。这段描写就十分夸张地描绘出方鸿渐此时内心的激动程度,他迫切希望在这个红纸袋中见到自己梦寐以求的聘书,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令自己失望的。这种前面的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后文的失望的情绪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这段描写使读者读来,感到十分的滑稽有趣,从此也可以体会到钱钟书驾驭语言的精准性。除此之外,书中还有一处描写:方鸿渐忙说,菜太好吃了,吃菜连舌头都吃下去了。很显然此处是方鸿渐为了夸耀汪太太做菜好吃,而故意这样说的。钱钟书在这里采用故意夸大其词的描写,就是为了要突出方鸿渐的口才和做人的圆滑性。作者采用一个细小的细节描写,就将人物的基本形象与具体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十分的细致、生动。所以,善于把握语言,并且准确地运用语言,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人物形象与事件的刻画与分析,提高文章的细腻性。
3.通感
为了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钱钟书先生在《围城》这部作品中,使用了通感的修辞说法,将人体不同的感觉混杂在一起。通感能够使得颜色有了温度、声音有了形象、冷暖有了重量,通感的使用,对于增强文章的语言魅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围城》之所以影响中国文坛与世界文坛,其最主要的因素在于通感修辞格的使用。例如书中写到:“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这句话就是通感修辞方法的使用,是视觉与听觉的融合,此处使用通感的修辞方法,更能够体现出文章的主旨。同时,也使得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不缺乏诙谐幽默之感。
三、成语活用造成的幽默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使用了很多的成语,并对成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活用,包括成语的拓展、节缩以及易位等等。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一改传统的成语使用方法,对成语进行灵活的应用,使语言表达变得诙谐、幽默。从整体上看,《围城》中成语的活用涉及成语的换位、成语的引用以及成语的改换等,成语的活用,使文章的语言更加轻松诙谐,进而为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对几种成语活用的阐述:
1.语素替换
所谓的语素替换就是更换原有成语中的某些语素,打破原有成语的使用规范,使得语言的使用变得有新意。从整体上看,此种方法是在原有成语基础上,通过语素的替换来对成语进行创造性的改变,但是形式还与原有成语相似,不过是内容改变了。整部作品中,成语的替换是随处可见的。例如:“方鸿渐叹口气……假如再大十几岁,到了回光返照的年龄,也许又会爱得如傻如狂了,老头子恋爱听说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有救的。”此处将成语“如痴如狂”改为“如傻如狂”,将“痴”字改为“傻”字,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成语“如傻如狂”,并赋予了新的语言成分,语言的幽默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语序变更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对成语的活用不仅表现在语素替换上,而且还体现在语序变更上。所谓的语序变更主要是将成语内部的语素变换一下位置组成新的语言成分,变更后的语言,往往具有新的意义与情趣,与原有成语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语言更具幽默感。书中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两个人回来,头垂气丧,筋疲力尽,说中小学校全疏散下乡,什么人都没找到,‘吃了饭再说罢,你们也饿晕了。’此句话就是明显的语序变更,“头垂气丧”就是对“垂头丧气”语序的变更。我们可以发现变更后的语序,将原来的动宾结构换成了两个主谓结构的联合,读起来颇有幽默趣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钱钟书先生对“垂头丧气”语序的调整,使得成语中的宾语变成了主语,将被动状态转化成了主动状态,使得文章整体结构变得幽默、风趣,更能够吸引读者阅读。[4]
3.取字面意思
《围城》中对成语的使用还涉及取字面意思,取字面意思就是对成语中的语素成分不做改动,但是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要偏离成语通行的含义,仅仅采用其字面上的意思。书中:“鸿渐上床,好一会没有什么,正放心要睡去,忽然发痒,不能忽略的痒,一处痒,两处痒,满身痒,心窝里奇痒。……咬的体无完肤。抓得指无余力。”成语“体无完肤”通常是指人的全身皮肤都是伤,没有一块是好的。钱钟书先生在此处的应用,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足以见得旅馆的跳蚤与虱子是如此的多。同时也隐含了当时世界形势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取字面意思的成语不只这一处,文中使用的还有很多。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对成语的创造性应用,不仅显示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在书中,先生总是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而灵活地变动成语的使用规范,既不失成语本身的使用规则,而且还能够产生一些新奇幽默的语言成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吸引了读者的关注,同时也能够反映《围城》这部作品的戏剧性,体现其语言的幽默感。
四、结语
一直以来,《围城》被看做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其吸收了西方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语言表达上极具幽默感,用其深刻的思想与幽默的语言征服了全世界。《围城》是一部幽默的盛典,语言艺术的杰作,以其词语的变化与修辞格的应用营造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幽默典范。
[1]张景景.《围城》辞格中的幽默翻译研究——以凯译本为例[D].长江大学,2013.
[2]刘艳娥.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分析《围城》中幽默的翻译[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王瑞云.智慧的幽默深刻的批判——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J].名作欣赏,2012(29):106-108.
[4]李淑芬.玑珠妙语旷世美文——《围城》幽默语言艺术浅析[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2):46-48.
A Study of Language Humor in Fortress Besieged
ZHENG Zheng-ping
(Public Base Department,Zhejiang Police College,Hangzhou,Zhejiang310053,China)
Fortress Besieged”is the representative literary work of Mr.Qian Zhongshu,since it was published in 1946,it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This literary work established the outstanding position of Mr.Qian Zhongshu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circles and even the world literary circles.The whole work is famous for its humorous style,especially the humorous art of language,whic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ater writers'creation.Fortress Besieged language art of humor mainly humor in speech,figures of speech caused the humor and idioms to use humor and so on.
Fortress Besieged;Humorous Language;Art
H05
A
2096-0239(2016)04-0007-04
(责编:叶莉责校:明茂修)
2016-05-28
郑正平(1964-)男,浙江金华人,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现当代文学、警察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