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2016-03-17吴淑贞
吴淑贞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广东东莞523186)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吴淑贞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广东东莞523186)
文化渗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开启学生对英语热情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本文就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关系,论述了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以及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内容,强调了必须重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文化背景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中职英语英美文化背景教学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文化课尤其是英语基础较差,对于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或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不知从何学起。笔者分析了当前中职教育中开设的不同英语课程如中职英语、计算机英语、酒店接待英语、饭店服务英语和文秘英语等课程,发现教材的内容几乎都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因此,笔者认为,中职英语教学中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更准确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1 融入英美文化背景教学的意义
英语教学是一种上跨文化的语言教学,要向学生传授有着不同生态环境、政治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的国家的语言,有着不小的难度。通过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背景知识,起到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发现英语的内在魅力,从单词、语法、音标和句型的学习转变到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而更好地达到技能与文化相融合的程度,而不单单是沦为语言的工具。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
1.1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首先是听。只有听得准确明白,才能将自身的信息传递给对方,才能谈得上交流。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对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对英语文化背景有充分了解,对听力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比较熟悉英美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对听力材料就会比较熟悉,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整个对话的内容。如在美国,使用率最高的一个电话号码是911,不论是发生火灾还是车祸都可以拨打这个电话号码。而英国的报警电话是999。中国分得比较详细,报警电话是110,火警电话是119。学生对这些背景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在进行听力时听到诸如此类的号码就能够集中注意力,向相关方向进行思考,就比较容易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并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日常交际是英语学习最实际的目的。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际。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日常交际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是依靠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不重视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以中国的文化习惯进行思考,就会在实际交流中出现问题。如在打电话时,汉语和英语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英语打电话时首先会说Could I speak to Jean please?和Is that Tom speaking?接电话时,一般说Hello,this is Jean.日常对话时,则经常说Are you Tom?和I am Jean.两者是有一些区别的。而中国打电话时与平时的讲话用语几乎一样。因此许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电话的对话时经常会犯错误,经常说Hello,who are you?这就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英美文化背景导致的交际错误。
1.3有利于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要表达“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不能说He's my a friend。而应该说He's a friend of mine.双重所有格准确地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又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看到if,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汉语则未必如此,“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毛泽东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看上去像是一连串动词的堆砌,几个短句之间无连接词语,但其上下文的语意使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学习英语语法,减少Chinese E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是有帮助的,可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1.4有利于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
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向来都有很大的问题。许多学生写出来的英语文章都像直接翻译汉语一样,缺少原汁原味的英语的感觉。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是因为学生掌握语言程度不足,另外是因为英语和汉语写作风格的差异。这也是由文化背景的差异带来的。因此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如在写简历的时候,中文简历是从最初学历逐渐写到最高学历;而英文简历先写最高学历,再写最初学历。中英文在简历的写作上是两种截然相反的风格。如果对文化背景知识没有深入的了解,在写作过程中就可能出现错误。深入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写作时的文化冲突,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出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
2 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中
虽然中职英语教学日益受到师生的重视,但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以及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和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都制约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些问题影响了中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2.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背景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本身的产生、延伸和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在意义上并不能一一对应。想要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尤其是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简单词汇,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只有中职学生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文化意义,才能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例如,英语中的dog并不是都要译成“狗”。lucky dog指幸运的人,big dog指大亨、要人,而clever dog则指聪明的小孩,Every dog has his day.的意思则是“人人皆有得意时”。而在一些汉语词汇中狗却带有贬义,如走狗、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另外,很多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我们说的“红茶”在英语中意义对等的词汇是black tea而非red tea,“红糖”是brown sugar,而非red sugar,black coffee是“不加牛奶的咖啡”,green hand指的是“新手”,He looks blue.的意思是“他看上去情绪低落”。因此,在学习时切不可望词生义,引起交际误会。
再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意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中国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2.2通过交际情境来进行口语文化的渗透
在口语教学中,要注重交际文化的导入。而中职英语教学要将实用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设法为其营造英语学习环境。英语课更适合于通过情境对话练习来辅助文化背景教学,进而达到较好教学效果。我国现阶段的中职英语教育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比较缺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自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身份的人所采用的不同表达方式。
另外,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条件。简单的英语问候,如How are you?可以用I'm fine.Thank you或者Fine,thanks。来回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I 'm OK.I'm all right.I'm not very well.I feel terrible.等来回答。在分发作业时,教师可以用Here you go!(你自己来拿)代替Here you are.还有No way(没门),I did it./I got it.(我得到了/我做到了/我成功了),Just kidding(只是开玩笑),You can make it.(你能行)等常用的口语表达,教师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开口说,久而久之,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文化理解力。
2.3多媒体技术呈现英美国家的历史艺术和风土人情
虽然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被广泛使用于社会文化知识教学中,如采用图画、照片、歌曲、广告与各种实物说明英语社会文化的特征,在计算机进入课堂后,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就成为了核心,对于英语文化背景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教So much to do before we travel!这篇课文时,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代表性建筑为切入点,如介绍北京的天坛、故宫时,可用幻灯放映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日本东京的富士山等著名的人文景点进行参照对比并带出一系列旅行要准备的各类物品。这样,学生通过与自身文化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就会熟悉中外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课文的兴趣,使记忆单词和理解课文变得轻松、有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到英美国家是如何开展社会活动的。
2.4其他形式的英美文化背景教学
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教学,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时文化导入内容的不足,学校可考虑开设“文化之窗”,对英语文化进行专题介绍。如“英美等国家的饮食习惯”、“英美等国家的重要标志物”、“英美等国家的传统文娱和体育活动”、“英美等国家的重要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等。
文化背景教学不但可以在语言教学中进行,而且还可以利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广。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文化学习渠道,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例如,用电教设备播放一些英语原版并配有字幕的电影,让学生们在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的同时得到对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更直观的认识。教师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查找资料,了解与课文和对话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和交流,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为学生记忆领会和接受。
3 结语
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应该认识到:在当今的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背景教学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英美文化的学习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英语教学在传授给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授其文化知识,使学生真正能够在理解相关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真正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1]魏志高.试论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4,(4:中旬刊):45.
[2]朗宏芳.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背景知识[J].广西轻工业,2008,(9):169-171.
[3]法磊.浅析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2,(1:中旬刊):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