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在护理基础课教学中无菌观念的养成
2016-03-17周金梅
周金梅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护生在护理基础课教学中无菌观念的养成
周金梅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无菌操作贯穿于临床各科护理过程的始终,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保证。操作中无菌观念强弱与护生在练习无菌操作时所用物品均为非无菌物品且缺少消毒灭菌环节有关。学生进入实验室前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无菌观念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随意性较大。本文针对这些进行探讨,改变护生的学习态度,促使护生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
护生护理基础教学无菌观念培养
1 影响因素
在以往的护理操作实践中发现,无菌观念的培养受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效果。主要因素如下。
1.1环境因素
高质量实践教学效果与良好的学习环境密切相关。护生在校多数实践过程都是在学校实验室模拟进行,而学校实验室用物的消毒灭菌由于条件的限制并没有达到无菌标准。并且一个学生接一个学生反复进行操练,很多学生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就会松懈下来,潜意识当中会认为即使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也不会在模型上引起感染,再加上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淡化了无菌观念。
1.2教师因素
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言行、态度和行为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无菌观念的养成产生直接影响。教师需具有丰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又要具备教学的知识和方法,认识到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无菌观念养成并不简单,不是靠单纯记忆和模仿树立的,而是要最终灵活运用。这就需要教师指导护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职业素质,正确运用无菌操作原则,因而就需要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相反,教师不认真,造成护生护理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淡薄。有的护生甚至沾染个别临床护士、医生的不良习气,弱化了无菌观念。
1.3学生自身因素
中职在校护生大多处于14~18岁,身心等方面发展不够成熟,整体文化层次低,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依赖性强,主动性弱,自我管理能力弱,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 实施方法
2.1加强实验室环境管理强化无菌观念
实验室的建设应实现与临床接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护生每次进入实验室前,由实验员搞好地面、操作台的卫生并对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护生进实验室上课就必须要求护生在实验课上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进实验室必须穿戴整齐清洁,实验前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不得把非实验必须物品带入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不准吃东西。操作用物的规格、型号要完全符合医院临床要求,数量应充足,减少循环使用的次数。有了充足操作用物,无菌操作中就可避免每个学生自己准备物品然后进行操作,操作后自己马上整理刚刚操作的物品。这种方式会使在无菌操作中刚刚形成的无菌观念在整理非无菌物品的过程中淡化掉[1]。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理论和操作水平
护理教育不仅要符合护理专业培养的需要,而且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素质教育。为此,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淇,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刻不容缓。学校应重视引导护理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为每位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各教研室经常组织学习互相交流教学经验等,提高护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护理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护理教师应学会调控自身的心境、情绪和情感,使自已在学生面前始终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以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楷模,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护生无菌观念的培养,讲授一定要细致耐心,语言精炼准确生动,抓住重点和难点内容及关键问题。示教中,动作要慢,规范,准确,严谨,层次分明,一丝不苟,反复强调关键环节,使参与示教的每名护生都能看见看清看懂操作要领和程序。难度大的环节要反复示教或分解动作一步一步示范,使每名护生都能领会并掌握操作要领[2]。
2.3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调动主动学习因素
有效学习依赖于许多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怎样才能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教师的感召力人格魅力等,另一方面就是护生思想工作教育。因为护生特点,首先应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体贴并掌握护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关爱他们,以实际行动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培养护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解决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以及不适应集体生活的问题,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即由以往父母照顾她们,到自己照顾自己,不久的将来还要服务于他人的思想转变。针对护生普遍存在无菌观念不强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护生的责任意识,要求护生无论是在理论课堂上还是在实训操作中都要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学习时一定要刻苦认真,熟记知识要点,技术操作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养成操作规范、动作优美、沉着冷静、语言流畅、着装得体的良好习惯,尤其在无菌操作中更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自身修养。
2.4加强学习考核巩固无菌观念
每个人都有惰性,施行各种考核,有压力,才有动力。①随堂抽查。实验课结束临近下课前,留一点时间,随意抽查一名学生进行考核,由该组学生进行点评,指出操作中哪些无菌操作规范,哪些不到位或没做到。这样,一人考核,大家受益。②随时提问。无菌观念不是一次实验课就能建立的。单一的无菌操作训练不利于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也不能真正反应学生无菌观念的强弱。所以我们把对学生无菌观念的培养和无菌技术的考核贯穿于全学期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③实施考核。单元考核、期末考核、实习前考核。单元考核要求项目必须人人过关,期末考核是在期末作为考核项目之一进行抽签考核,实习前考核是在实习前再次强化训练再次作为考核项目之一进行抽签考核,而且每项无菌技能操作考核中破坏无菌扣分非常严格。通过多种考核的督促强化,不仅可以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操作技能,而且可以达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无菌原则的目的。
无菌技术应用于医疗和护理实践中,如注射、导尿、穿刺手术等都必须严格执行无菌。因此,护生在校时就应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从源头抓起,从在校生抓起,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1]战金霞,潘萍.护理技术教学中如何加强护生无菌观念[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5):97.
[2]何迎春.在护理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无菌观念[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