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简析
2016-03-17赵临
赵临
曾国藩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简析
赵临
清末名臣曾国藩通过终身不懈努力,在“修齐治平”等方面取得不凡成就。研究曾国藩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文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修身观、政治观等五个方面对曾国藩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进行了探讨,系统梳理了曾国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曾国藩;思想政治教育观;简析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名臣”,他一生治家治学、励志励行,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取得不凡成就,成为实现儒家所提倡的“三不朽”(功、言、德)、“内圣外王”理想的偕模。
一、世界观
曾国藩继承了程朱理学,是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主张“理一元论”的世界观。曾国藩说:“凡人一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1]他认为“理”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人只有顺应仁、敬、孝、慈等天理及“三纲五常”等规范才能生存,才能立足。每个人如果都能遵守“理”,服从封建道德,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由此可知,他将封建传统道德、伦理纲常看作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这些观点与朱熹的“人也,性也,天也,一理也”“在天日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的观点一脉相承。曾国藩生活在封建制度腐朽落后、统治阶级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挑战、农民运动不断爆发的晚清时代,他提倡忠孝廉洁、仁义礼智,主张通过修身养性、进德修业来挽救没落的时代。虽然他的世界观主张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脱离了物质世界的客观现实条件,但他的主张对改善当时的社会风气起到一定作用。当今社会,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可以借鉴古代传统教育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归属感、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提供精神支撑。
二、人生观
曾国藩虽然是一代理学大师,但是道家思想在其人生中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喜欢读《庄子》,向往庄子豁达恬淡的人生态度,追求不受外物拘束,听随内心的生活。从他的作诗“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资,多欲为患害”[2],可见他追求寡欲少求、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翻阅《曾国藩全集》可以发现,虽然他“有志学为圣贤”,有远大的人生追求,主张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又认为“好栽修竹一千亩,更抵人间万户侯”。或许是因为耕读的传统家风、或许是因为官场的勾心斗角、或许是因为政务的繁琐无聊、或许是因为心系田园风光、或许是因为羡慕耕田捕鱼,他追求人身和精神的自由,将功成身退、退隐山林作为人生归宿,反映在他的诗“小智徇声荣,达人志江海。咄咄张子房,身名大自在。国仇亦已偿,不退当何待,亦欲从之游,惜哉吾懒怠”[2]中足以体现。也折射出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以道补儒”的人生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公民的人生观教育,教育公民树立豁达的人生观,教育公民不为名利勾心斗角,教育公民追求身心和谐统一,避免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迷失自我。
三、价值观
曾国藩一生的价值追求可归纳为“内圣外王”,这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也是他的最高目标。“内圣”强调修身养性,做一个“明理君子”,追求理想人格。表现在“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3];“外王”主张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对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3]。曾国藩自小深受儒家传统道德影响,一生都在修身养德和劳心劳力中度过。他将自身所学儒家传统道德与治国治民完美结合起来,在实现“内圣外王”过程中,坚守的最重要的价值原则便是“内仁外礼”。“内守仁,外合礼”是儒家的立言宗旨,也是他的核心价值观。曾国藩强调“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就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要做到爱人,对人友善相亲;“仁”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准则,需要通过外在行动中的“礼”实现,即“克己复礼”。他认为,每个阶级都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如果每个阶级的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实际行动中按角色要求克制自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达到道德自觉的境界,便是“内仁外礼”。他还主张“求仁则人悦。”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爱自己,而不知道“仁民爱物”,是和天地之理相悖的。只有推己及人,才能立人达人,才能与民物同源。当今社会,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提高全民的道德修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修身观
曾国藩的修身观可概括为“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个字。其中,“勤”“俭”“刚”“明”是对己,“忠”“恕”“谦”“浑”是对人,这也是其所推崇的价值准则“内仁外礼”在人生修养上的体现。关于“勤”,他将“勤”放在第一位,认为这是个人立身、家庭兴旺、国家繁盛之本。“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居家、居官、行军,皆以勤字为本。[1]他一生以“勤劳”二字自勉,事无巨细,凡是都亲力亲为,以身作则。俭以养德,俭可养廉,俭可自立。他告诫家人,不要穿华丽衣服,不要多用仆婢雇工。这也是曾国藩去世后,曾氏家族能持续百年鼎盛的原因之一。人必须有阳刚之气、强毅之气。关于“刚”他认为,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圣贤都是通过修身达到刚强,以实现人生理想。关于“明”,曾国藩认为,“大抵临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1],凡事都要精细考究,多看、多做、多问、多想,才能洞察万物,成为有眼力、有远见的人。曾国藩崇尚忠于国家,选人用人时将“忠”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关于“恕”,他主张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这是他待人处事的基本方式。对于“谦”曾国藩认为,功成名就后,要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关于“浑”,则主张不要耍小聪明,以免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难得糊涂。
曾国藩在确立“八德”人生修养基础上,又提出“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1]的“八本”原则和“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1]的“三致祥”原则。“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主要涉及修身观(“勤”与“恕”在“八德”规范中已详述,不再赘述)。“立身以不妄语为本”主要指在言谈交际中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曾国藩传承了孟子“诚者,天之道也”的思想,认为立身、做人必须诚实无欺,言而有信。对“孝致祥”,则认为,子孝则家兴,孝友之家可以绵延十代八代。“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其可谓真孝者矣。”[4]这些都是他的修身观的重要内容。曾国藩修身观对今天我们践行党中央提出的“严以修身”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公民只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才能自觉远离低级趣味,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五、政治观
1.爱国爱民
曾国藩一生宣扬“内圣外王”,把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为官期间他勤于政务,提出了很多安邦定国的建议。他劝诫皇帝争取民心,关心民间疾苦,减免捐税。他还教育身边幕僚用兵之道在于安民,“古今之名将用兵,莫不以安民爱民为本”。曾国藩将仁心推之于仁政,认为“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5]曾国藩在营中亲自编写了一首《爱民歌》:“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瑞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账房,莫进城市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食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4]这首歌就是为了教育官兵,加强纪律性,以安民爱民得民心。这与当今执政者执政为民的理念相一致,充分体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激情。
2.廉洁从政
曾国藩生活在官吏腐败极其严重的晚清社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清末官场的真实写照。但是,曾国藩身逢残败末世,位居一品,却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他力挽狂澜于既倒,一生清廉成事业,是廉政文化传承发扬的典范。他在逐日检点、事事检点的自律自省中,以勤俭修身。以做官发财为耻,发誓不靠做官发财,不以宦囊积银遗子孙。做官几十年,位居一品,他在京城的寓所内却只有书籍和衣服。曾国藩教育子女要保持耕读的传统家风,勤劳俭朴。儿子结婚时,他只拿出少量的银两用于操办婚事,女儿出嫁时也只是用一些生活必须的物品随嫁。他还教育身边的幕僚要廉洁奉公,“欲学廉洁,必先知足”。曾国藩一生坚持以俭养廉的思想,为后人进德修业树立了榜样。曾国藩的廉政思想为我国反腐倡廉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可参考和借鉴的历史文化资源,当今的反腐倡廉工作可以借鉴曾国藩的思想,通过改进和强化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不断提高其拒腐防变能力,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承载者和弘扬者,他将儒家的传统道德贯穿于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中,为我们研究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素材,对加强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吸收曾国藩思想中的积极成分,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修身观、政治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4.
[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M].长沙:岳麓书社,1994.
[3]庄子·天下篇[M].出版单位不详.
[4]曾国藩.曾国藩全集:第14卷[M].长沙:岳麓书社,1995.
[5]曾国藩.曾国藩治家方略[M].北京: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