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思考
2016-03-17李恩亮陈茵李丽文
李恩亮 陈茵 李丽文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20)
中国梦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思考
李恩亮 陈茵 李丽文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20)
在中国梦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紧抓机遇以迎接挑战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大命题。发展现在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是方向。推动人才培养,创新改革机制是基础。体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公平公正,灵活招考是趋势。处理政府和学校的关系,自主办学是任务。
中国梦 高等教育 改革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五个有”: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1]。在实现中国梦的“五个有”中,贯穿始终的因素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高等教育的今天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是结合中国当代国情中探索壮大的。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2]。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也同样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和关系,考验着人民群众的智慧,也决定着改革发展的走向。
1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体系建设
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创建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形成由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有机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这个体系首次从国务院层面提出要“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这个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打破中高职作为成才“断头路”的旧局面,为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近几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关键名词——“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频频出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新型合作模式。所谓“校中厂,厂中校”,是指通过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资源、两个场所,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育人的目标。这种模式在于将企业实训基地引入校园中,实现产教结合及订单培养,基地所产生的合格产品归企业所有;同时,学校派遣学生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进入企业,使企业成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由企业承担学生的学习和工作。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更有机地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上来,能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自己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所以,职业院校不应是一味地闭门造车,更多地创新合作发展理念,更新职业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以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3]。”教师的成长关联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面和命运。学生的成长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和兴亡。人才培养的机制不仅局限于教师的培养,也覆盖学生的发展。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大命题。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4]。加快教师队伍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如何创新机制?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给教师内心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动机,推动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和专业发展,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实行教授治学。成立教授委员会或相应学术组织,负责起草学校人才发展实施规划与纲要,制订人才培养选拔、评聘、培训等方案,并对年度预算、发展规划等提出咨询意见。第三,打破校门国界,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修访学,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育理念、方法和技能,将学习的成果在校内进行交流推广,促进由个体成长到集体成长的过程,达到学以致用,推动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第四,实施协同育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鼓励教师放下教鞭和书本,步入行业和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再造,从实践中再学习,避免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更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最终将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的中心在于大学。大学应该培养什么的学生,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思考。教育要求我们培养身心健康、个性和谐、有修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受到扩招产生的巨大就业压力和国家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两个因素的影响,偏重于专业技术层面的培养,而忽视了与专业关联性不大的基础课程,尤其是人文课程的教育,出现“轻人文,重技术”的培养工具人的教育局势。学生按照经过慎重考虑的教学计划去学习,毕业后,即可以成为那一门的专家,立即可以担任起工程师或其他相当的职务[5]。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短期效应明显,但不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人文素质的缺失使学生在后续职业生涯中缺少自信,甚至暴露出个性上的缺陷。所以,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权衡比重,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人文素养等基础课程的培训,依托人文,推动专业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在高等教育改革当中,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无疑是最受人瞩目的。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经历了由统一到分化以及由内容到方式的发展轨迹。
高考的统一表现在全方位性,即不管是考试时间还是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的方式均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考试的制度要求必须做到公平,但也是公平性使高考的招生制度备受争议。公平性是指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唯一前提条件,其他因素如性别、种族、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居住区域等都不应发挥影响作用[6]。我国高考制度的特征是政府主导统一考试分省招生。这体现出制度的公平性,但这种公平性是相对的。如:分省招生导致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出现差异,出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分省招生变相地派生了“高考移民”现象,还出现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享有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一些经济发达、基础教育条件较好的省市的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偏低,使得这些地区的考生享受了“教育机会的双重优惠”(基础教育机会与高等教育机会)。
要想充分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全方位的统一,由内容到方式进行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招考制度是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趋势。从20世纪80年度末90年代初开始,北京、上海等地开始将高考地方化,少数学生可以取得不经统一考试而取得高校保送名额。20世界90年代,“3+1”、“3+2”、“3+X”、“3+大综合”、“3+小综合”等充分体现了高考科目与内容的变化。本世纪以来,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亦不同于统一高考。它最大的变化体现在高校招生的方式上,将高校招生考试的部分权利回归高校。
4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与高校
政府与高校是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在高校办学实践中遇到的一对矛盾。“从大约800年前的波隆那大学和巴黎大学起,欧洲的高等教育就面临着受国家和教会控制的问题”[7]。
我国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一对关系。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受一定的社会历史的影响,有其独特的特点。1949年建国以后,应当时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一套高度计划、统一、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央高等教育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制,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各项规定与指示,对全国高等学校(军事院校除外,以下同)实施统一的领导”[8]。政府与高校隶属行政上下级关系,政府对高校的领导覆盖从人事、财务到教学的全部领域,大学没有办学的自主权。
随着20世纪80年代体制改革实施之后,这种政府主导、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制度也逐步变化,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成为改革的焦点。但是,在我国的体制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下,如何进一步调整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以便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使高校真正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这种改革发展的趋势下,如何通过进一步探索研究,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中入手,从本质上打破传统的高等教育上的僵冰,圆中国高等教育自由民主发展的梦,为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培养更有力的生命军,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是教育应当深思的问题,也是教育在努力的方向。
[1]辛向阳.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五有”[N].北京日报,2013-4-15.
[2]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习近平.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人民日报,2013-09-10.
[4]张智.“传道”是第一位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责任和使命的重要论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2):40-43.
[5]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2):84-88.
[6]胡建华.步入深水区:高等教育改革的两难问题[J].江苏高教,2015,(2):1-5.
[7]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张维平,等编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8]上海高等教育局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79.